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迅 > 保健新视点
编号:11495107
“致癌事件”后冷思“致癌恐慌”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8日 中国妇女报
     编者按

    致癌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由于化学物、电离辐射、特种病毒感染等环境因素是可预防的致癌因素,所以人们对化学物致癌的消息特别敏感,这也是近两年“致癌事件”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许多媒体的误导,报道时不经意地将环境致癌因素描述得非常可怕,让人们觉得生活中处处有致癌物,从而引发恐惧心理。本文让医学专家一桩桩、一件件地细细道来,教人们学会用数据评价“致癌恐慌”。

    2005年传出的致癌消息特别多,报道中的许多关键词如全氟辛酸、苏丹红、三氯生、PVC、DEHA等更是模糊一片。现在重点盘点,发现其中真正对人的致癌物却并不多,主要问题是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所谓“问题食品”,老百姓却被吓得够呛。可见懂得不为非致癌物所惑也同样重要。

    用不用特氟隆不粘锅

    所谓特氟隆,是美国杜邦公司对其研发的所有氟氯代烃树脂的总称。由于这种不粘锅独特优异的耐热、耐低温、自润滑性及化学稳定性能等,而被戏称为“拒腐蚀、永不粘”。美国环境保护署的一个工作组的研究报告称发现合成特氟隆的原料全氟辛酸可能有害,小鼠喂食含有全氟辛酸成分的食物后,生长发育明显缓慢,其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一些老鼠甚至出现肿瘤和过早死亡等现象,从而指控杜邦公司向公众隐瞒了原料有害的事实。
, http://www.100md.com
    这份尚无直接对人危害评估的报告轻易地使用了诸如“有害锅”一类的字眼,使人觉得全氟辛酸可能致癌,从而造成恐慌。好在经过质检部门检测均未检出致癌嫌疑物残留,风波逐渐平静。

    苏丹红有无致癌证据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发出紧急召回含有“致癌物”苏丹红Ⅰ号食品的公告,公布了包括香肠、泡面、熟肉、馅饼、辣椒粉、调味酱等474种产品可能含有苏丹红Ⅰ号,由此引发了英国、欧洲和全球市场一定程度的恐慌。消息传来,我国反应相当迅速,有关部门监控发现,在广东某地生产的美味辣椒酱中就含有“苏丹红Ⅰ号”,并已在市场上销售三年。3月16日有关单位宣布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和烤鸡腿堡“涉红”,其调料中被发现含有“苏丹红Ⅰ号”。

    1995年欧盟等国家已禁止用苏丹红作为食品色素添加剂;我国卫生部也早在1996年就出台了《食品卫生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食品中只允许使用名单内所列食用色素作为添加剂,这就意味苏丹红是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来使用的。违禁归违禁,是否“致癌”则是另一回事。
, 百拇医药
    苏丹红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工业染料,品种分别为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及苏丹红7B。加在食品中的苏丹红主要是苏丹红Ⅰ。由于其染色鲜艳,印度等一些国家在加工辣椒粉的过程中允许添加苏丹红Ⅰ。

    关于这种染料能否致癌,国际癌症研究组织早有评估,列为3类物质,命名为“不能分类为人类致癌物”,只有苏丹红Ⅲ的代谢产物4-氨基偶氮苯可能对动物致癌,但不在查检范围。我国卫生部就此发布苏丹红危险评价称,依据已知的可能摄入量进行的危险性评估,与苏丹红诱发实验动物肿瘤的剂量相差105倍至106倍,因此对人体的致癌可能性极小。最后,苏丹红事件以质检部门加强监管、卫生部门及时评估使群众释怀而结束。

    牙膏致癌是否解读不实

    英国一份小报《旗帜晚报》在2005年4月15日根据《环境科学与技术》网站4月2日提前发表的研究论文刊登了一篇标题为“牙膏致癌警告”的报道说,调查发现,高露洁等牙膏及包括洗洁精和洗手液等抗菌清洁产品在内的数十种超市商品均含有三氯生,而三氯生能够与自来水中的余氯生成致癌物质三氯甲烷。该报还援引毒理学专家的意见发出免用的警告。消息在国内迅速传播,甚至添油加醋。
, http://www.100md.com
    三氯生是三氯羟基二苯醚的商品名,具有高效、广谱杀灭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可溶于多种表面活性剂,对酸碱热具有高度稳定性。目前广泛用于制造高效药皂、卫生香皂、卫生洗液、消毒洗手液、伤口消毒喷雾剂、医疗器械消毒剂、空气清新剂等,使用浓度为0.05%至0.3%。刊登在《环境科学与技术》的论文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研究人员的一篇水处理的研究报告。报告中确实谈到某些洗碗剂中的三氯生与自来水中的余氯可以发生反应而生成三氯甲烷。

    考虑到三氯甲烷的生成受到温度、三氯生浓度、水中氯的浓度、水的酸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认为使用含三氯生的牙膏会出现致癌危害,是非常草率的。这本是件纯理论性研究,却被任意演绎出研究范围以外的结论。

    孔雀石绿是否致癌

    孔雀石绿风波也是从英国食品标准局在7月发布消息起的头,说某超市出售的鲑鱼体内被发现含孔雀石绿并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随后,全球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孔雀石绿问题,也出现我国出口欧洲及香港的鲮鱼罐头、鱼等水产品检出孔雀石绿而退货的事件。
, 百拇医药
    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又名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的染料,过去常用为杀真菌剂。渔民都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等,以延长鱼的生命。这种物质易溶于水及醇,溶液呈蓝绿色。急性毒性虽然不大,但缺点是高残留,对环境有影响。

    由于动物实验显示对实验品种有致突变作用,许多国家都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我国也于2002年5月将孔雀石绿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中。禁用是一回事,但能否致癌则需要有科学评估,目前科学实验并无明确动物致癌证据。

    甲醛有无必要零接触

    2005年7月间的“95%的啤酒中含甲醛可致癌”风波闹得很大。

    甲醛确实能致癌,在殡葬工、尸体防腐工及病理研究者中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鼻咽癌、鼻窦癌及白血病发病危险有所上升。其共同特点是他们接触了较高空气浓度的甲醛。因此,国际癌症研究组织在2004年将甲醛提升为1类人类致癌物。由于甲醛为机体代谢中常在物质,这种在特殊人群中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后产生的结果并不能引申说明人在日常低浓度接触时可以致癌。
, http://www.100md.com
    相反有非常多的数据说明,在低于3毫克/立方米浓度接触时,即使是长时期接触,对健康并无重大影响。我国对工作场所、大气及居室均有标准要求。自然界中包括蔬菜水果中甲醛广泛存在,我们吃的食物中也有一定浓度的甲醛,许多有机物可经代谢而产生甲醛。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发酵酒中的甲醛标准是0.9mg/L,我国啤酒标准亦与之接轨,总之甲醛虽是有害但并非碰不得的妖魔。

    讨伐聚氯乙烯保鲜膜之后的虚惊

    2005年10月讨伐PVC保鲜膜的风波来自韩国明确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制作保鲜膜,作为证明PVC保鲜膜致癌的证据,动静很大。老百姓对报道中的许多关键词如PVC、PE、DEHA等一头雾水,只剩下保鲜膜、癌及心头的疙瘩。

    这里需要解说清楚的是聚氯乙烯与氯乙烯“致癌”和聚氯乙烯增塑剂DEHA“致癌”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PVC是聚氯乙烯的简称,是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塑料品种之一。虽然氯乙烯是致癌的,但聚氯乙烯是无毒的。
, http://www.100md.com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密切接触氯乙烯可致肝血管肉瘤,但发病率极低,大约为0.1/百万;近来还有研究认为可能引致肝癌,但离定论甚远,因此氯乙烯并非碰不得。

    目前,我国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家庭用食品保鲜膜,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大多采用安全的聚乙烯(PE)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材料生产。而这两种材料生产的保鲜膜,不添加任何有毒化学物质,是被各国所公认的无毒产品,可以放心。有报道称不仅“PVC增塑剂乙基已基胺(简称DEHA)致癌”,甚至说它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引起妇女乳癌、新生儿先天缺陷、男性精子数减低,甚至精神疾病等,但却找不到明确科学依据或实验研究。那么这些说法的根据从哪里来的?

    乙基已基胺简称“DEHA”,确实曾用作聚氯乙烯增塑剂,现早已为其他配方所取代。但同时也叫“DEHA”的增塑剂却有三种:分别叫二乙基已基胺、己二酸二辛酯及二乙基羟胺。聚氯乙烯中用的最多的是己二酸二辛酯。在国际癌症研究组织的名单中,己二酸二辛酯也被称之为“不能分类为人类致癌物”。第三种物质二乙基羟胺则是另一种塑料PET的增塑剂,本与保鲜膜无关,其实也无致癌实验报告,但因为也叫“DEHA”因此背了黑锅。
, http://www.100md.com
    汽水不具备致癌条件

    2006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公布消息称,芬达汽水、美年达橙汁等软饮料含防腐剂苯甲酸纳和维生素C,二者可能反应生成苯构成致癌危险。消息传来,震动很大。

    苯的衍生物苯甲酸纳要用维生素C这样的还原剂将之还原成苯是需要条件的,而这种条件,汽水中并不具备。WTO《饮用水水质量标准》规定水质苯的安全限量为10μg/kg。事实上230种软饮料苯含量均有检测结果,为1μg/kg左右。这种一测即明的简单事理却酿成一场扰人风波。

    染发剂致癌有些危言耸听

    去年4月份中央电视台的一期每周质量报告谈到“染发剂含致癌物会诱发白血病”的论点引起社会关注。报告说染发剂含“国际公认致癌物”对苯二胺;还说记者调查发现,河南、陕西等地的医院都有类似染发致白血病的病例出现。这项调查是很吓人的。甚至于说到:“染发者患白血病是常人4倍”,“美国加州在调查了500多名美发师后发现,他们因肿瘤而死亡的几率是常人的6倍。”这种说法更是使人紧张万分。
, 百拇医药
    对苯二胺主要用于染料合成或化工中间体,属中等毒性化学品。这几年学术界对对苯二胺致癌性、致突变性以及与白血病发病的关系的研究确实引人关注。一些研究结果提示染发剂对动植物的细胞有致畸影响,但流行病学调查其对人致白血病、骨髓瘤及淋巴瘤的结果重复性较低,虽然一些调查结果也提示染发剂可能与白血病有某种不确定的关系。可以肯定地说:对苯二胺不是“国际公认”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近30年来对“对苯二胺”的致癌性多次评估,仍明确将其列为第三类物质(不能分类为人类致癌物)。可见,染发剂致癌之说有“危言耸听”之嫌。

    多宝鱼离癌相去甚远

    在台湾“卫生署”透出大闸蟹验出含致癌物质硝基呋喃代谢物的消息后。上海食品监管部门对30件多宝鱼样品的监测全部检出了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一时间,全国多宝鱼市场遭遇暴风雨般袭击,并很快殃及鳜鱼等其他淡水鱼,甚至老虎斑、杉斑及黄立仓3种海鱼也被点名。

    硝基呋喃类化合物是用于人类和动物的广谱性合成抗菌剂,现医用内服呋喃类主要是呋喃唑酮和呋喃妥因,同时也作为兽药主要用于猪、牛、家禽和水产品的抗菌消毒。硝基呋喃类药物是否致癌?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早有评估:用大剂量硝基呋喃类物质饲喂大鼠及小鼠可观察到动物胃癌、肝癌及乳腺癌发病率增高,但无对人致癌的任何证据,因此将它分类为2类B,即可疑致癌物。这个评估与现在媒体热炒中所说的“毒鱼致癌”的提法相差甚远。当然,鱼的体内残留兽药不是好事,但是恐慌却大可不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研究员 丁茂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