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3106
身体健康更要精神健康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1日 《当代健康报》 2007.10.11
     当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同样关注自身的精神健康了呢?当我们风风火火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时,我们是否也给了“精神疾病”足够的重视呢?如果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笔者认为,这就像迈着一条腿前进,不但走不快,而且是会摔跤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其一生中会出现精神或行为障碍,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八分之一会出现精神疾病。可见,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我国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当前,全国约有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精神或心理障碍、需要专业人员干预的达到1.9亿人。精神疾病占疾病总负担比例的20%左右,排在首位。更令人担忧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其增长的势头十分迅猛。这不但告诉我们医治精神疾病的需求广泛存在,而且提醒着我们:控制精神疾病的增长刻不容缓。

    与“需求”的“丰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供给”的“捉襟见肘”。目前,中国精神科医师的数量只有2万名左右,并且在这为数不多的精神科医师中,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只有20%左右。而精神病院的床位数也只有不足15万张,虽然并非1600万精神疾病患者都需要住院治疗,但不足1%的床位也实在是“供不应求”。

    不难看出,仅靠大型医疗机构、专科医院的力量解决精神疾病问题是力不从心的,更不用说长期的“精神疾病慢病管理”和前期干预了。

    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极力推荐精神病人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而从精神疾病所具有的种种特性来看,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精神病人的康复必须走社区防治的道路,将精神病防治、康复纳入初级卫生保健,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管理。

    虽然,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建设社区精神卫生体系还存在着诸如政府财力有限等等问题,但是我们很高兴地发现:中央和不少地方政府已经在进行有益的尝试。

    目前,我国已将开展精神疾病社区管理和居民心理健康指导列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工作范畴,并由政府提供工作补助经费。武汉市卫生部门已将是否设立心理卫生室、保证每个社区服务中心至少有1名专职“精防”人员,定为考评标准,并且将把精神疾病作为“第七种”慢病逐渐纳入“慢病管理”的范围;成都市卫生局也决定,将精神卫生服务增加到社区卫生站“六位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中。社区卫生站须对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进行建档和日常监护,至少让一半的精神病患者在社区得到防治和康复治疗。迈出原来拖在后面的那条腿,现在正是时候。, http://www.100md.com(百 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