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39期
编号:11497320
非那雄胺诱发前列腺癌可能性不大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39期
     两项新的研究表明,以前报告的非那雄胺(finasteride)增加高分级前列腺癌发生最有可能是检出偏因的结果,而不大可能是由非那雄胺诱发的。(J Natl Cancer Inst 2007, 99: 1375)

    前列腺癌预防试验(PCPT)结果显示,非那雄胺使总的前列腺癌发生减少25%,但高分级前列腺癌发生增加。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卫生科学中心Lucia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解释后一结果,共纳入142例Gleason评分8~10的前列腺癌标本,其中非那雄胺组90例,安慰剂组52例。

    结果显示,非那雄胺组前列腺体积小于安慰剂组,但两组激素变性改变相似;接受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较术前诊断性针吸活检,非那雄胺组高分级癌诊断增加不如安慰剂组显著(非那雄胺组为46.4%对42.7%;安慰剂组为38.6%对25.4%)。

    研究者认为,尽管不能完全排除,病理学证据显示非那雄胺诱发高分级前列腺癌的可能性不大。非那雄胺可以缩小前列腺体积,从而使高分级癌更易被检出。

    在第二项研究中,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Gann等假设非那雄胺缩小前列腺体积,使高分级癌采样密度增加。通过建立2个logistic模型来评估检出偏因的作用。

    结果显示,非那雄胺组平均前列腺体积较安慰剂组小25%;安慰剂组logistic模型显示,随着前列腺体积增加,高分级癌检出率下降。据模型预测,非那雄胺组将检出高分级癌239例,实际检出243例,但差异无显著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