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更多...
编号:11524902
吃柿子与胃石症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2日 《家庭医生报》 2007年10月22日(总第1132期)
     胃内长“石头”医学上叫“胃石症”,主要发生在多吃柿子时(吃柿子形成的胃石叫胃柿石),少数亦可由吃黑枣、野酸枣、带胶质的野果和桔子等引起。现正是柿子大量上市的时候,有必要谈谈这个问题。

    为何吃柿子会得胃柿石呢?这是因为生柿子的柿浆和成熟柿子的表皮内含有一种有收敛特性的物质(称为鞣酸),以及柿子内含有的果胶和树胶也有粘合作用。当人们吃了大量的柿子后,鞣酸可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与果胶、树胶及食物中纤维素等粘合在一起,并且越裹越大,最后形成胃柿石。

    为了预防胃柿石的发生,一是不吃半生柿子;二是不大量吃柿子(包括成熟的柿子)。得了胃柿石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1)内科保守治疗。口服胃蛋白酶、稀盐酸等,以逐渐消化和溶解胃石。如果胃石很小,也可采用洗胃法,将小胃石排出;(2)胃镜治疗。如胃石体积较小(直径小于3厘米),可在胃镜直视下,用活检钳将其夹碎,然后采用洗胃法将“碎石”去除;(3)激光碎石。如胃石较大(直径大于4厘米),可通过胃镜,将激光导丝送入胃内,再利用激光在胃石上烧灼一个小洞,在洞内装上一种特殊的微型“炸药”,采用激光引爆。一般经过一两次碎石后,胃石就可从幽门排入肠内,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如经上述诸法仍不见效,则可通过外科手术将胃石取出。, 百拇医药(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