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药有利必有害——读《本草害利》启示
药物安全性问题是全球性的热点问题。1978年美国FDA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品安全性评价的研究法规———《药品非临床安全研究工作质量管理规范》(简称GLP)。后来这一管理规范逐渐成为世界药品安全性评价的通行标准,目前已有约70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本国的相关管理规范。我国从1989年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开始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与评价。中药学作为世界药学体系中重要的一员,具有独特的理论与实践操作体系,正在引起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的兴趣。开展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必须基于大量历史文献的回顾。清代凌奂《本草害利》(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一书对中药安全性问题有诸多建树,带给我们的信息资料也十分丰富,非常值得一读。
该书的作者凌奂,字晓五,江苏吴兴人。清咸丰年间业医。他幼年时体弱多病,思阅方书,恰巧同郡乌镇的名医逸林僧留下很多医书,使他对轩岐、仲景乃至清代诸家的医学学术思想均有涉猎,并能心领神会。放弃科举考试后,他跟随吴郡吴古年老夫子研修医典、同时临证。吴先生独出心裁,把所施药物编程为“本草分队”,是取用药如用兵之意。凌奂对此阐释说:“盖脏腑,即地理也;处方如布阵也,用药如用兵也”。其学术理论喻趣横生,深入浅出。
, http://www.100md.com
全书罗列常用中药,合计300余种,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俱全;总以五脏六腑分队,大致以补泻温凉为序;如其中心部药队就包括了补心猛将、补心次将、泻心猛将和泻心次将四大类,其他的脏腑还增添了有关温凉的猛将和次将;六腑的药队是指胃部、膀胱部、大肠部、小肠部、胆部和三焦部之药队。对每味药的记载,是先陈其害,后言气味所利,同时并详述它的出产、形状、采摘和炮制方法等(合称之为“修治”之法);这样安排独树一帜而不同于其他各类本草,是凌氏对安全使用中药的突出贡献。这样的成书体例无疑是富有创见和时代前瞻性的。他在《本草害利·序言》中指出:“凡药有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前,不顾其后也。余业是道,二十余年,遇证则慎思明辨,然后下笔,补偏救弊,贻误者少。审识药品出产形状,亲尝气味,使药肆中不敢伪充而误人耳”。
近年来,许多报导说以往没有毒性的中药也发生了不良反应,如黄连、大黄、延胡索、泽泻、红花、怀菊花、血竭、三七、苦参、天麻、桔梗、陈皮等单味中药,藿香正气水、银黄口服液、银翘解毒口服液、川贝止咳露、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以及血栓通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双黄连粉针、清开灵等中药注射剂,其中相当一些还是我国《药典》的品种。这些情况的发生多是由于临床医生使用不当所致。二十年来,欧美媒体和研究报告对中药毒性存在一些不公正的夸大,一则是不懂,二则是蓄意。国内的医疗经济形势也处在转型之中,出现了西医生开的中药比中医生多、中医生开的西药比西医生多的怪圈。但当医生给病人开中药、中成药时,必须强化其对辨证论治体系的理解,必须加强对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
, http://www.100md.com
《本草害利》在中药的合理使用上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他对每味中药的阐释,不同于历代各家本草,是先言其“害”,并逐一加注。如茯苓之害在于“功专行水而伐肾。病人肾虚,小便自利或不禁,虚寒滑精及阴亏而小便不利者,皆勿妄投。”茯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无毒,久服可轻身;上品中药都有如此之害,更勿论其他。由此可见古人用心之审慎,联想起今日临床上利尿药使用过度导致的脏器衰竭的实例很多。又如柏子仁之害在于“仁体多油辛润,且滑肠、泄泻者勿服。”另外对膈间多痰,及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作泻,都不宜用。一则易泻元气,二则与药性不符。在现在来讲,中药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与适应人群。非适应人群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就象黄连素虽然能消炎杀菌止泻,可元气亏虚的腹泻就不能选用。再如,石菖蒲条载有“犯铁器,令人吐逆”之说,值得关注,并且它“恶麻黄,忌饴糖、羊肉、铁器,惟秦艽为使”。该书极大地扩展了中药相恶、相畏等七情的配伍,及时防止偏差流弊,旨在正确使用药物。所载内容丰富,应予深入研究。
此外,《本草害利》中列叙的品种均为常用之中药,亦为中医药修习入门的实用参考书,用于临证必能游刃有余。, http://www.100md.com(朱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该书的作者凌奂,字晓五,江苏吴兴人。清咸丰年间业医。他幼年时体弱多病,思阅方书,恰巧同郡乌镇的名医逸林僧留下很多医书,使他对轩岐、仲景乃至清代诸家的医学学术思想均有涉猎,并能心领神会。放弃科举考试后,他跟随吴郡吴古年老夫子研修医典、同时临证。吴先生独出心裁,把所施药物编程为“本草分队”,是取用药如用兵之意。凌奂对此阐释说:“盖脏腑,即地理也;处方如布阵也,用药如用兵也”。其学术理论喻趣横生,深入浅出。
, http://www.100md.com
全书罗列常用中药,合计300余种,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俱全;总以五脏六腑分队,大致以补泻温凉为序;如其中心部药队就包括了补心猛将、补心次将、泻心猛将和泻心次将四大类,其他的脏腑还增添了有关温凉的猛将和次将;六腑的药队是指胃部、膀胱部、大肠部、小肠部、胆部和三焦部之药队。对每味药的记载,是先陈其害,后言气味所利,同时并详述它的出产、形状、采摘和炮制方法等(合称之为“修治”之法);这样安排独树一帜而不同于其他各类本草,是凌氏对安全使用中药的突出贡献。这样的成书体例无疑是富有创见和时代前瞻性的。他在《本草害利·序言》中指出:“凡药有利必有害,但知其利,不知其害,如冲锋于前,不顾其后也。余业是道,二十余年,遇证则慎思明辨,然后下笔,补偏救弊,贻误者少。审识药品出产形状,亲尝气味,使药肆中不敢伪充而误人耳”。
近年来,许多报导说以往没有毒性的中药也发生了不良反应,如黄连、大黄、延胡索、泽泻、红花、怀菊花、血竭、三七、苦参、天麻、桔梗、陈皮等单味中药,藿香正气水、银黄口服液、银翘解毒口服液、川贝止咳露、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以及血栓通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双黄连粉针、清开灵等中药注射剂,其中相当一些还是我国《药典》的品种。这些情况的发生多是由于临床医生使用不当所致。二十年来,欧美媒体和研究报告对中药毒性存在一些不公正的夸大,一则是不懂,二则是蓄意。国内的医疗经济形势也处在转型之中,出现了西医生开的中药比中医生多、中医生开的西药比西医生多的怪圈。但当医生给病人开中药、中成药时,必须强化其对辨证论治体系的理解,必须加强对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
, http://www.100md.com
《本草害利》在中药的合理使用上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他对每味中药的阐释,不同于历代各家本草,是先言其“害”,并逐一加注。如茯苓之害在于“功专行水而伐肾。病人肾虚,小便自利或不禁,虚寒滑精及阴亏而小便不利者,皆勿妄投。”茯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无毒,久服可轻身;上品中药都有如此之害,更勿论其他。由此可见古人用心之审慎,联想起今日临床上利尿药使用过度导致的脏器衰竭的实例很多。又如柏子仁之害在于“仁体多油辛润,且滑肠、泄泻者勿服。”另外对膈间多痰,及阳道数举,肾家有热,暑湿作泻,都不宜用。一则易泻元气,二则与药性不符。在现在来讲,中药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与适应人群。非适应人群就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就象黄连素虽然能消炎杀菌止泻,可元气亏虚的腹泻就不能选用。再如,石菖蒲条载有“犯铁器,令人吐逆”之说,值得关注,并且它“恶麻黄,忌饴糖、羊肉、铁器,惟秦艽为使”。该书极大地扩展了中药相恶、相畏等七情的配伍,及时防止偏差流弊,旨在正确使用药物。所载内容丰富,应予深入研究。
此外,《本草害利》中列叙的品种均为常用之中药,亦为中医药修习入门的实用参考书,用于临证必能游刃有余。, http://www.100md.com(朱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