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08790
社区用药 一“目”了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29日 《医药经济报》 2007.10.29
社区用药 一“目”了然
社区用药 一“目”了然

     《参考目录》收录了更多的中药品种,这对社区中医药发展是一大支持。

    《参考目录》里的化学药品种比《征求意见稿》时增加不多,与中药品种“平分秋色”。(本报记者 李蕴明 摄)

    当去年10月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的时候,医药经济报记者迅速关注了药企的反应(参见本版2006年11月13日第三终端1版)。如果用略显紧张来形容药企当时的心情的话,那么,经过近一年的酝酿,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药参考目录》(以下简称《参考目录》)正式公布之后,企业的反应已变得更加理性。

    1

    社区反应:范围扩大 自主调整

    据了解,去年《征求意见稿》刚刚出台,就有学者和基层医务工作者对目录范围过窄、全国“一刀切”等问题提出了担忧,而我们看到,此次公布的《参考目录》不但品种增加了100多种,还明确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和中医药管理局可根据本地区疾病谱和用药习惯以及药品供应情况等因素,对《参考目录》的药物品种进行调整”。
, 百拇医药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心卫生院院长苏仁明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制定目录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在确定《参考目录》之前,相关部门确实认真征求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意见。他们当时提议,要尽量删除价格过于昂贵的品种,多增加廉价的品种。从目录最终出来的情况看,基层提的意见被采纳了。“现在,我所在卫生院的用药基本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价格普遍比较便宜,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稍贵一些。” 苏仁明表示。

    “我在《征求意见稿》公布的时候就表示,国家是想控制费用,出发点很好,但在具体运作上不能搞‘一刀切’,现阶段目录的范围也不宜设得过小。”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社区问题研究专家鲍勇指出,比如上海,医保卡是实现了“一卡通”的,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都可以刷卡,如果社区药品种类太少,就有可能把患者重新“逼回”上级医院。《参考目录》一是扩大了品种范围,二是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就能更好地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了。

    鲍勇进一步分析说,从长远看,社区的用药品种应该越来越少,因为社区应当逐渐转变为“以健康管理为主”的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也会渐渐地发展成为居民的健康管理师,社区的作用应该是将疾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将有需要的患者上转大医院。要达到这一步,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完善健全的“守门人制度”;第二,全科医生真正成为健康管理师。
, 百拇医药
    2

    企业姿态:中药激增 信号明确

    记者将《征求意见稿》与《参考目录》进行对比后发现,后者无论是中成药还是化学药的品种,都在前者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增加的比例有很大不同:中成药的品种由155种增加到243种,共增加80余种;化学药则只由243种增加到266种,共增加20余种。并且《参考目录》适用于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下属卫生服务站,《征求意见稿》则将社区中心的用药与卫生服务站的用药严格区分。

    对于这样的变化,鲍勇认为“信号非常明确”。他表示,有关部门就是要加强中医药在社区常见病、慢性病治疗中的使用,这是一个既定的方向,符合中国国情。中药物美价廉,尤其是在第三终端,更能发挥中药的优势效果。

    对于此,药企方面也持相近观点。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厂副总经理柯华松认为,中药在价格上还是很有优势的,效果也很好。有关部门希望在社区和农村市场上能有更多物美价廉的药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葵花药业集团综合部经理吴国祥也表示,《参考目录》新增加了许多中成药,这个消息令中药制药厂家振奋。
, 百拇医药
    另有药企管理层人士认为,《参考目录》中成药占比的加重,符合现今市场的实际情况——虽然中医药在过去几年“很受伤”,但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在第三终端特别是在社区的发展,对于广大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而言,中医药的疗效有目共睹。在此背景下,《参考目录》增加近百种中成药,也就不足为奇了。

    3

    市场现状:竞争面前 品质第一

    在与《参考目录》一同公布的通知中,有一条规定是药企十分关注的,那就是“西药除个别特殊情况外,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一般只准选一家企业生产的药品制剂品种,并且以国产或仿制药品为主。中成药主要是口服剂型,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只准选择一家企业生产的一个口服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或口服液)品种”。这条规定意味着,即使生产的品种进入了《参考目录》的“大名单”,药企面临的竞争仍然十分激烈。

    在《参考目录》新增品种中,不乏有护肝类、糖尿病类等在第三终端已经打开市场的品种。一些在新增品种上有较大优势的企业均表示,他们不担心竞争,并有信心做好。以护肝片为品牌产品之一的葵花药业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市面上生产护肝类产品的竞争企业有好几十家,但他们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也说明了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上的优势,因此不太担心竞争。而一家生产清热解毒类用药口炎清的大型制药企业则表示,当时《征求意见稿》中没有出现“口炎清”,但他们一直很有信心,后来该产品在《参考目录》中出现了。生产同类品种的其他企业要想在该领域分一杯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 百拇医药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一些竞争已近白热化的品种上,各企业都表现出谨慎的进取心态。例如,六味地黄丸不但生产厂家众多,还有北京同仁堂、仲景等极具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吴国祥坦言,作为普药产品,六味地黄丸的跟风生产企业很多,与品牌产品相比,它们在竞争中可能会处于劣势。“但我相信,最关键的是要让老百姓认可产品的品质,有了品质保证,企业就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柯华松则表示,那些竞争激烈的品种,企业应首先立足本地,然后才能面向全国。他认为,企业首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过产品质量关,并体现价格优势;其次,产品依托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效用;再次,要做到服务到位,保证分布在各地的经销网络畅通,确保“第三终端战线”在全国各地顺利延伸开来。

    4

    关注焦点:几大目录 尚需协调

    除了关注《参考目录》中的具体品种,药企更关注因此带来的宏观层面上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是由《参考目录》本身带来的,也是相关的几个目录共同引发的。
, 百拇医药
    “《参考目录》对药企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吴国祥坦言。柯华松认为,《参考目录》对药企是一种指引。去年以来,国家对社区的关注力度加大,药企必然会根据新出台的《参考目录》调整战略部署。“对白云山和记黄埔而言,不存在太多的调整。”柯华松说,“因为我们一直在做第三终端领域的开发和拓展。”

    与此同时,《参考目录》也给药企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困惑:《参考目录》与目前在各地推行的《社区药品统一配送目录》以及SFDA针对第三终端用药公布的《第一批定点生产的城市社区、农村基本用药目录》,三者之间如何协调统一?三类目录都是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企业自然希望严格执行,在相关目录的引导下搞好生产。同时企业希望相关部门能做好三类目录的协调统一工作,能够制定出相对统一的、覆盖面更大的、更方便企业操作的目录。

    记者随机从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了解到,三类目录不统一,对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影响并不是太大。因为现在很多地方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各社区还是依照《统一配送目录》向指定的配送商采购社区用药。

    尽管如此,社区和企业的疑虑依然存在:仅以北京为例,北京是全国首个尝试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施行药品统一配送的地区,目前,北京的《统一配送目录》包含的品种显然无法覆盖《参考目录》中的所有品种,换而言之,《参考目录》中的药品无法全部“配送”到基层。对此有专家呼吁,针对三类目录不统一的现状,希望各相关部门联动起来,在现有目录的基础上,协调多方关系,共同制定一个更为统一的目录。, 百拇医药(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