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1511032
《伤寒论》“摶”讹为“搏”举证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38期
     1.阴阳相搏,名曰动(《辨脉法第一》)。“搏”字误,当作“抟”(摶的俗体字,音tuán)。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北图本、中研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2.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辨脉法第一》)。“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3.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辨脉法第一》)。两“搏”字均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4.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噎,言胃气虚竭也。(《辨脉法第一》)。“搏”字误,当作俗体“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 百拇医药
    5.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辨脉法第一》)。“搏”字误,当作俗体“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6.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辨脉法第一》)。“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7.寸口卫气盛,名曰高;荣气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惵,荣气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损。卫气和,名曰缓,荣气和,名曰迟,缓迟相搏,名曰沉(《平脉法第二》)。三“搏”字均误,当作俗体“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皆作俗体“抟”。

    8.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平脉法第二》)。“搏”字误,当作“抟”字。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 百拇医药
    9.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平脉法第二》)。“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抟”。“浮虚相摶,肠鸣而转”为押韵之句,若作“搏”,则失韵矣。

    10.趺阳脉浮而芤,浮者胃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微衰,四属断绝(《平脉法第二》)。“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11.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平脉法第二》)。“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12.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辨痉湿暍第四》)。“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
, 百拇医药
    13.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辨太阳病脉证下第七》第174条)。“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成本皆作俗体“抟”。日本文政十二年(1829)《千金翼方·太阳病杂疗法第七》亦作俗体“抟”。

    14.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辨太阳病脉证下第七》第175条)。“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皆作俗体“抟”。《千金翼方.太阳病杂疗法第七》作繁体字“摶”。

    15.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辨阳明病脉证第八》第246条)。“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均作俗体字“抟”,《千金翼方.阳明病状第八》作繁体字“摶”。

    16.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濇则小便数,浮数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辨阳明病脉证第八》第247条)。“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均作俗体“抟”。《千金翼方。阳明病状第八》作繁体字“摶”。元刻本《伤寒论注解》、赵开美本《注解伤寒论》皆作俗体“抟”。
, http://www.100md.com
    17.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辨阳明病脉证第八》第259条)。日本翻刻元大德《千金翼方·阳明病状第八》“寒湿”二字下有“相摶”二字。“摶”字为规范化繁体字。疑宋版脱“相摶”二字。

    18.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食(《辨太阳病脉证中》第97条),“搏”字误,当作“抟”。日本本、安政本、台湾本、中研本、北图本均作俗体字“抟”。日本翻刻明大德《千金翼方·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作规范化繁体“摶”字。成无己本作俗体“抟”。

    附注:根据笔者考证,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伤寒论〉》(白文本)2005年8月版,已将“搏”字全部改为“抟”字。, http://www.100md.com(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