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10951
新农合遭遇农村医疗基础薄弱“瓶颈”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40期
     自2003年试点以来,目前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已覆盖农业人口7.2亿人,农民就医状况有所改善,医药费用负担有所减轻。

    但是,笔者在调研中也发现,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滞后,已很难满足农民多层次、多类型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成为制约新农合发展的“瓶颈”。这种滞后主要表现为:医疗卫生人才匮乏,“出不去,进不来”的现象严重制约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设备陈旧、基础设施落后,仍有相当一部分村卫生所只有“老三样”(听诊器、血压器、体温计);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和乡医负担重;非法行医现象时有发生。据报道,安徽某县参合农民中只有10%左右的患者选择乡镇卫生院治疗,绝大部分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这样势必增加农民的医疗负担,也给合作医疗基金支付带来风险。

    导致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税制改革后,各级财政实行“分灶吃饭”,卫生资源投放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农村医疗卫生基础建设滞后,卫生资源分配与需求形成“倒三角”。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新农合的载体,如果不尽快得到改善,农民享受合作医疗只能是事倍功半。为此,笔者建议:

    一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安排资金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条件,加强对防疫、妇幼保健、计生等公共卫生机构的投入,同时要防止无效投入和低效投入,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

    二是有效整合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村卫生所是基础,要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小伤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本县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仿效城市建立平价药店,把其列入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

    三是建立人才流入机制,抓好从业人员培训。积极创造有利于人才流入的环境,广揽技术人才;加强对农村现有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工作,每年对乡村医生轮训一次;建立城市医院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

    此外,要进一步加大对非法行医现象的惩治力度,彻底净化农村医疗卫生市场,使非法行医现象在农村没有生存土壤。, http://www.100md.com(龚 震 江苏省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