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临床护理 > 内科护理
编号:115200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5日 《现代护理报》 2007.12.0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下肢静脉疾患之一,多发于年老体弱、慢性心肺疾患、糖尿病、外科骨折、长期卧床者。轻者表现为患肢肿胀、色素沉着,重者溃烂、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由于栓子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PE)导致患者猝死。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对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十分关键。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放置Trapease下腔静脉滤器,结合局部用药及全身抗凝溶栓治疗,均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就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术前心理护理

    术前接触患者本人及家属,向其详细解释和说明治疗对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的原理及意义,使其了解腔静脉滤器的重要性,如能有效截获腔静脉系统的栓子,预防肺栓塞的发生等,消除患者对手术是否成功产生的紧张心理、对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产生的焦虑心理、对可能产生的并发症的恐惧心理等,并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使其消除疑虑,增加治疗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术前准备

    常规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胸部透视、心电图、出凝血时间,术前4h禁食,穿刺侧备皮,做碘过敏试验。

    术后常规护理

    术后常规抗凝及溶栓治疗,遵医嘱测血压、脉搏、呼吸,每4h测1次,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进行心电监护。注意观察穿刺侧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及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和血肿形成。

    观察与护理

    观察患肢大小腿周径;观察肢体肿胀程度及活动溶栓术后数小时内,患者自觉患肢是否胀痛减轻、麻木感消失、张力减低,出现皱纹,活动受限改善;观察皮肤颜色的改变;DIC各项化验指标的变化:每日重点复查出凝血全套及血小板,若时间延长至正常值15倍以上,应暂停抗凝及溶栓治疗,待次日复查后再用;溶栓过程中重点观察有无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气急等症状,若发现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必要时拍摄床旁胸片,以观察有无肺梗死;留置导管持续溶栓3~5天的患者,若发生低、中等度热,考虑原因为感染或因为导管本身为外源性致热源,应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更换导管及对症处理,一般3天左右逐渐好转;严密观察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出血、血肿,持续溶栓导致周围皮下组织淤血,未经特殊处理7~10天后好转;溶栓过程中如出现脑出血,立即停止溶栓并给予止血脱水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