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装置临床应用进展
胰岛素(Insulin,INS)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多肽类药物,因其易被胃肠道的酶所降解,迄今为止胰岛素的使用途径仍为皮下注射。自1921年Banting和Best发现并首次在临床应用胰岛素以来,胰岛素在注射装置方面不断革新,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就国内临床胰岛素注射器具的使用发展状况进行综述。
■注射器
玻璃注射器1ml玻璃注射器为最早的胰岛素注射方法,现已被1次性注射器所代替。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在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及居家老年患者仍有使用。玻璃注射器可以反复使用,但一定要严格消毒。
普通1ml一次性注射器用毕即弃之,使用方便,大大减轻了注射部位感染的几率和疼痛感,但由于仍需胰岛素剂量换算、针乳头处会滞留少量胰岛素等缺点而未被临床广泛应用。
一次性lml胰岛素专用注射器专为胰岛素注射而设计的注射器,目前国内许多地区糖尿病患者使用一次性胰岛素注射器,反映良好。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针筒上直接标有单位(U),需要多少剂量就抽吸到相应刻度处,无需换算;针头针身一体设计,无死腔,也不会漏液,使得注射剂量更为准确;针头细,有特殊的润滑剂,针头内径只有31G(普通lml注射器针头为29G),注射时无痛苦。但需注意:此类注射器只能抽取400U/10ml瓶装胰岛素,严禁抽取300单位/3ml装预混、短效胰岛素笔芯。
胰岛素笔胰岛素笔将胰岛素和注射器合二为一,携带方便,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迅速、准确地完成注射过程,剂量能精确调整到1个单位,针头短而细,注射痛苦小,降低了患者对针头的恐惧感。操作简单,剂量选择时有声音显示,视力障碍的糖尿病患者也可自行注射。胰岛素笔因以上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及长期家庭注射。
■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又称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系统(CSII),有闭环式和外置式。将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放置于储药器内,通过导管分别与针头和泵连接,将针头置于腹部皮下组织,用可调程序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胰岛素输注,模拟生理胰岛素的持续基础分泌(通常为0.5~2u/h)和进餐时的脉冲式释放,输注时间通过调整程序来控制。胰岛素泵是所有胰岛素治疗方案中最能模拟胰岛生理性分泌模式的方案。现已证明,胰岛素泵可以应用于婴幼儿1型糖尿病患者,并且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可被很好的接受并安全掌握。对于有频繁发生的不稳定的低血糖、在强化治疗过程中仍持续存在显著黎明现象的患者以及任何时候愿意和能够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精神状态稳定的患者都应鼓励其使用。
■新型胰岛素输注装置
胰岛素高压注射器又称无针注射器,是一种利用高压将胰岛素迅速注人皮下的装置,无需针头,对于惧怕针头而又必须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是一较好的选择。但这种装置价格昂贵,拆洗安装过程较复杂,且瘦弱的患者往往会造成皮肤青肿,临床上未广泛使用。
胰岛素埋植片胰岛素埋植片可以稳定释放胰岛素数天或更长时间,通常被植于皮下组织内,可以重复埋植。满足1型糖尿病患者12个月基本需要量的胰岛素被制成1个小丸埋植于皮下组织中,残余的聚合物能缓慢降解。此种方法国内尚未见使用。
皮下注射器又称内置胰岛素套管针,国内尚未见使用,这种装置是经过简单修饰过的针或套管,针置于患者皮下组织,可保留1周以上,患者只需用乙醇清洁套管的注射孔,就可将需要的胰岛素注入,置管的最佳部位是腹部,多选用脐下或脐两侧距脐至少25cm的部位。这种注射器比较容易被患者接受。
其他胰岛素输注装置生物敏感性胰岛素转运系统、自调式胰岛素释放系统、电渗应用器、手表式胰岛素发射器和葡萄糖胰岛素双向转运装置等,这些系统及装置正在研制或实验之中。
■小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胰岛素注射器具品种越来越繁多,越来越先进。由于不同患者经济承受能力不同,每一种器具都有其使用人群。迄今为止胰岛素给药的主要途径仍为皮下注射,因此医护人员应教会每一例糖尿病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具,严格进行皮肤消毒及轮换注射部位,同时密切监测血糖,警惕低血糖的发生。
(艾冬云王玉萍)
闁诲海鏁婚崑濠囧窗閺囩喓鈹嶅┑鐘叉搐濡﹢鏌涢妷銏℃珖鐟滃府鎷�
闂備胶枪缁绘鈻嶉弴銏犳瀬闁绘劗鍎ら崕宀勬煟閹伴潧澧い搴嫹
闂佽崵濮村ú銈団偓姘煎灦椤㈡瑩骞嬮敃鈧粈鍕煟濡绲荤紓宥忔嫹
闂備胶鎳撻崥瀣垝鎼淬劌纾奸柕濞炬櫅閸楁娊鏌℃径瀣劸婵☆垽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