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59593
健足养生方法多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6日 《家庭保健报》 2007.12.06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养生保健、防病均有一定益处。

    浴足养生 浴足与通常的洗脚相似,但不尽相同。开始时水不宜过多,浸过脚趾即可,水温在40℃左右。浸泡一会儿后,再逐渐加热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保持在60℃左右。同时两脚不停地活动或相互搓动,以促进水流动。每次持续20~30分钟,以身上感到微热为宜。若用冷热水交替浴足,还可收到防治头痛、失眠、心绞痛、鼻炎、支气管炎、足扭痛等效果。

    晒脚强体 早晨或傍晚脱掉鞋袜,将两脚心朝向太阳晒20~30分钟,医生称之为“脚心日光浴”。此法的妙处在于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脚心,促进全身代谢,加快血液循环,提升内脏器官的活力,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此法对佝偻病、鼻炎、贫血、低血压等疾病有较好疗效。
, http://www.100md.com
    摩脚美容 面部皮肤疾患一部分是由病原微生物导致,如扁平疣、毛囊炎、疖疮等,其余大多与人体内环境失调及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如痤疮、黄褐斑、湿疹等。研究表明,利用足反射的全足按摩美容法,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及局部器官、组织、细胞的自动调节,使机体内环境达到平衡,收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具体做法是每次先将全足按摩3~5遍,再有针对性地按摩,如痤疮多按摩足外侧的卵巢(睾丸)反射区;黄褐斑可按摩右侧足底的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生殖腺等反射区;湿疹则按摩足背部的面部、胸部淋巴腺等反射区。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30~40分钟。

    赤脚健美 在家中脱掉鞋袜赤脚行走,至少可获得以下好处:一是可锻炼脚心不着地的“部分”,而这部分又是人体平衡的重要支撑点,如果人体平衡功能不强,机体各部位负担不一,就会导致健康质量下降;二是打赤脚可使5个脚趾保持一定间隔自由运动,而不是像穿上鞋袜那样紧紧贴在一起。正是因为脚趾之间协调的动作,人的行走姿势才健美、自然,故赤脚锻炼不仅强身,而且健美形体。

, 百拇医药     动趾健胃 日本医学家研究发现,经常活动脚趾可健胃。经络理论认为,胃的经络通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故脚的二三趾粗壮有弹性。另外,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练习用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捶脚健身 用一根棒槌轻轻捶击脚心,每次50~100下,使之产生酸、麻、热、胀的感觉,左右脚各做一遍。通过捶击刺激脚底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可收到健身防病之效。

    晃脚解乏 取仰卧位,两脚抬起悬空,然后摇晃两脚,最后像蹬自行车那样有节奏地转动,每次做5~6分钟。此法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解除疲乏感。

    搓脚舒筋 坐在椅子上,脱掉鞋,把一个网球大小的球状物放在脚下、顶在脚心,来回滚动一两分钟,这样能够帮助防止足弓抽筋或者过度疲劳。

    暖脚防病 “寒从足起”,冬天要特别注意。脚掌远离心脏,血流供应少,但其表面与上呼吸道尤其鼻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所以忽视腿脚的保暖易伤风感冒,耐寒力差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

    修脚去病 趾甲只要略微与甲床脱离,该部位就可能受到真菌感染,解决办法就是勤剪趾甲,以免趾甲意外断裂。另外,趾甲尖向内弯曲生长并戳到肉里,通常是由于剪趾甲不当造成的,所以剪趾甲不要留下一个尖,而且两个边角处不要剪得太短,否则趾甲就会穿破皮肤而向肉里生长。明湖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