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孩子培养健康的心理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出走、自杀等极端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日前,笔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柏晓利。
柏晓利介绍说,到心理门诊来就医的人中,有54%的人年龄低于30岁,心理患者年轻化的趋势令人深感不安。柏晓利说,心理健康是幸福的基石,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成长。
柏晓利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的经验,介绍了一些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柏晓利指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不少与家长的行为有关,因此,她忠告家长,要学习心理知识,调整自己的言行,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善意的做法也会伤害孩子
一些工作繁忙的家长常常将孩子委托给别人照料,而频繁地转换孩子的依靠关系,容易使孩子产生分离的焦虑。幼小的孩子可能难以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他们可能随着一次次的被转移,会产生自己不可爱,没人喜欢自己的自卑心理。
, http://www.100md.com
患者小安从小就被辗转寄养在几位邻居家,她告诉笔者,她对自己的父母还不如对邻居家奶奶的感情深,她不理解父母的行为是为什么,因而家庭的概念也不深刻。
■谁造就了发号施令的孩子
一些家长强调家庭内部的“民主”,但是却忽略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别。孩子只关心自己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却从来不懂得尊重别人。有一位家长伤心地说,孩子让她买一瓶可乐,她买错了,孩子要罚她100元,第二次买错了东西,孩子要罚她1000元。对此,她无言以答。这种结果,其实正是家长对孩子长期溺爱造成的。
■不要把坏习气传给孩子
不少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不尊重他人、不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气带给了孩子,孩子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无视规范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能读懂孩子的心
, 百拇医药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变化有敏锐的感觉,从细微的变化中,从言谈举止中,去观察孩子的各种变化。有些家长只知道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下降了,就给孩子请家教。其实,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可能正是心理问题导致的。家长要能读懂孩子的心,尽一切可能去帮助孩子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许多带着孩子到心理门诊就医的家长其实也明白,孩子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反应,但是却不愿改变自己,使得家庭困境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作为家长,应该明白一点:父母的身上有着改变孩子精神世界的神奇力量。那么,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帮孩子建立健康的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反之,如果家长自己的言行不当,则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使孩子的心理健康遭到损害。一些家长总是说:“我供你吃,供你喝,掏钱让你上最好的学校,你还要什么?”这样的家长,应该认识到,用这种赎买式的方法来代替自己对孩子感情上的付出,这是极其错误的。
■控制自己的情绪
, http://www.100md.com
孩子会将自己的情绪在不经意时表现出来,比如愤怒、发火、不想上学、缺少礼貌等等。他会在和你交谈时将这种不好的情绪带给你,家长一定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传染,使自己失去冷静。门诊中,经常可看到这样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愤怒,使家长比孩子更愤怒,甚至甩手就走。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的。
■重新界定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养料,但是在现实中,一些父母却存在着种种畸形的爱,对此,家长们应该注意避免。
缺乏理智的溺爱。一些家长溺爱孩子,使孩子随心所欲,变成家中的小皇帝,自私、目中无人。
独断专行的爱。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自己做事情会出现失误,因此,各种事情都要管,一切都必须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孩子没有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权利。这种做法会使孩子感到压抑,并变得暴躁、执拗,这是家长滥用权威的结果。
赎买式的爱。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算是履行了家长的职责。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其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去尊重人、理解人。
柏晓利告诫所有的家长:父母犹如一道屏障,应对孩子起到保护的作用,将不安全的因素屏蔽在外,并帮助孩子获得生活的能力。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要关怀,但是不要干涉;要尊重,但不要放纵;要叮咛,但是不要唠叨。每一个家长都应该首先健全自己,然后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文/蒋月荣, 百拇医药
柏晓利介绍说,到心理门诊来就医的人中,有54%的人年龄低于30岁,心理患者年轻化的趋势令人深感不安。柏晓利说,心理健康是幸福的基石,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成长。
柏晓利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的经验,介绍了一些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柏晓利指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不少与家长的行为有关,因此,她忠告家长,要学习心理知识,调整自己的言行,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善意的做法也会伤害孩子
一些工作繁忙的家长常常将孩子委托给别人照料,而频繁地转换孩子的依靠关系,容易使孩子产生分离的焦虑。幼小的孩子可能难以理解家长的一片苦心,他们可能随着一次次的被转移,会产生自己不可爱,没人喜欢自己的自卑心理。
, http://www.100md.com
患者小安从小就被辗转寄养在几位邻居家,她告诉笔者,她对自己的父母还不如对邻居家奶奶的感情深,她不理解父母的行为是为什么,因而家庭的概念也不深刻。
■谁造就了发号施令的孩子
一些家长强调家庭内部的“民主”,但是却忽略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别。孩子只关心自己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却从来不懂得尊重别人。有一位家长伤心地说,孩子让她买一瓶可乐,她买错了,孩子要罚她100元,第二次买错了东西,孩子要罚她1000元。对此,她无言以答。这种结果,其实正是家长对孩子长期溺爱造成的。
■不要把坏习气传给孩子
不少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不尊重他人、不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气带给了孩子,孩子受其影响,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无视规范的行为习惯。
■家长要能读懂孩子的心
, 百拇医药
作为家长,要对孩子的变化有敏锐的感觉,从细微的变化中,从言谈举止中,去观察孩子的各种变化。有些家长只知道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下降了,就给孩子请家教。其实,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可能正是心理问题导致的。家长要能读懂孩子的心,尽一切可能去帮助孩子解决所面临的难题。
许多带着孩子到心理门诊就医的家长其实也明白,孩子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反应,但是却不愿改变自己,使得家庭困境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作为家长,应该明白一点:父母的身上有着改变孩子精神世界的神奇力量。那么,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帮孩子建立健康的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反之,如果家长自己的言行不当,则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使孩子的心理健康遭到损害。一些家长总是说:“我供你吃,供你喝,掏钱让你上最好的学校,你还要什么?”这样的家长,应该认识到,用这种赎买式的方法来代替自己对孩子感情上的付出,这是极其错误的。
■控制自己的情绪
, http://www.100md.com
孩子会将自己的情绪在不经意时表现出来,比如愤怒、发火、不想上学、缺少礼貌等等。他会在和你交谈时将这种不好的情绪带给你,家长一定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要被孩子的情绪所传染,使自己失去冷静。门诊中,经常可看到这样的家长,因为孩子的愤怒,使家长比孩子更愤怒,甚至甩手就走。这样的做法,是不利于与子女进行有效沟通的。
■重新界定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精神养料,但是在现实中,一些父母却存在着种种畸形的爱,对此,家长们应该注意避免。
缺乏理智的溺爱。一些家长溺爱孩子,使孩子随心所欲,变成家中的小皇帝,自私、目中无人。
独断专行的爱。一些家长担心孩子自己做事情会出现失误,因此,各种事情都要管,一切都必须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孩子没有自主选择和决定的权利。这种做法会使孩子感到压抑,并变得暴躁、执拗,这是家长滥用权威的结果。
赎买式的爱。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算是履行了家长的职责。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养育,其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去尊重人、理解人。
柏晓利告诫所有的家长:父母犹如一道屏障,应对孩子起到保护的作用,将不安全的因素屏蔽在外,并帮助孩子获得生活的能力。家长要注意,对孩子要关怀,但是不要干涉;要尊重,但不要放纵;要叮咛,但是不要唠叨。每一个家长都应该首先健全自己,然后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文/蒋月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