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59386
众人关注央视新主播的心理探源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8日 《家庭保健报》 2007.12.18
     从6日开始,央视《新闻联播》出现了少有的大动作,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一口气推出了海霞、李梓萌、康辉、郭志坚4位新主播。

    央视的这一举动,引起各大媒体以及众多网友的热议。各大网站关于新主播的评论一条接着一条,肯定的有,批评的也有,有的还在网上自发进行新主播表现评比调查,甚至有许多网友还给《新闻联播》“推荐”新人。

    诚然,《新闻联播》是一档收视率很高的节目,一些新的变化着实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但仅仅因为一档电视节目换主播就给予如此关注,这似乎又超出了节目换主播本身的意义,人们为什么对《新闻联播》推出新主播有这么大的兴趣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心理专家曲伟杰。

    “首先,看《新闻联播》已经成为中国大多数民众的生活习惯,主持人已经不完全是主持人,已经成为一部分人在新闻点上的情感寄托。”曲伟杰说,“主持人已经被人们当成一种形象符号,喜爱他们的观众把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及慰藉心依附在他们身上,原有主持人的突然‘消失’会让这些人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除此之外,曲伟杰认为,这种主持人的新旧更替既是一种必然,又会产生一种心理冲突。虽然,作为一档节目,主持人的更替是迟早的事,但一些人却不会因更替的自然性而在思想上认为这是一种必然,这种更替会让一部分人产生心理失衡感,就像我们告别老房子、老同事,虽然也是一件迟早的事,也是一种必然,但因为自己的感情已经深深地植根在其中,因此,一旦分离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衡感。

    网友们对这次推出新人的评价不一,对四位新人的表现也是各说各的理。“这一方面说明了人们接受新人的不容易。如果原来就是这四位主持人,人们对他们的评价可能就只是喜欢或不喜欢的问题,但他们是接替了一些老主持人而出现的,人们就会一方面从新主持人本身的素质、特点来观察,另一方面也会与老的主持人进行对比,用自己心中固定的主持人模子来套新主持人,这很容易让新主持人感到突出自己的特点不是,延续老主持人的特点也不是。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两个不同的人,实际上对新主持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曲伟杰说,“另一方面,有的人可能因为对老的主持人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因而对推出新主持人感到很兴奋。无论是哪种情况,人们对于新主持人的评定,都是不光用主持人的专业水平来评定,还掺杂个人的情感指标,是用多视角来看新主持人。”

    此外,对这件事予以高度关注,更是人们主体意识增强的表现。曲伟杰说,如果人们只对《新闻联播》这个节目感兴趣,那人们的角色只是受众,而热衷对节目主持人进行评价则是观众把自己当作主体,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这些观众会有一种“自居”心理,以自己喜欢的主持人主持得好,被大家认可度高作为自己的一种光荣,无意识中在精神上把“自”和“他”关系混在了一起,把主持人或明星与自己联结成一体,这种心理,适度是件好事,会增强自我参与意识,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把“自”与“他”混合,否则,就是幼稚、偏执的表现。本报记者 李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