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婴幼儿保健 > 信息 > 正文
编号:13076418
研究表明:发热可能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行为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20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美国马里兰科学家Curran等人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首次表明,孤独症(ASD)儿童的特征行为在其发热后会有所改善,甚至有时这种改善是很明显的。(Pediatrics 2007, 120: 1386)

    该前瞻性研究共纳入了30例正在发热和发热后的ASD患儿(年龄为2~18岁)。

    结果显示,量表中记录的发热者的兴奋、多动、刻板行为和不当言语等异常行为,与对照者相比较少。发热期间,患儿的嗜睡得分较高,且所有症状的改善都是一过性的。研究者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层分析。比较后发现,发热对疾病较轻和较重患者行为改善的影响持续存在。

    该研究提示,患者行为的改善可能不仅仅是发热时体质虚弱对行为一般性影响。这种“发热效应”可能提示,ASD患儿大脑中不同于正常人的管控联络和交流区域的存在,它能触发或加速这些区域的信号交流。 (程勇泉)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