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更多
编号:11516350
中国传统医药学根本不具有科学化的条件,不可能现代化——兼评《(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24日 新语丝
     司履生

    2007年,在中华大地上,关于中医药发展和如何发展的讨论,真是热闹非凡.用中国革命家经常说的话来说,”群众真正的发动起来了”,”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一方面,有人提出废除中医,也有人提出废医验药,即废除中医,验证中药;另一方面,则是政府推出了《(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这个纲要内容很多,并把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可见中国医疗卫生战线,尤其是中医药家任务之巨大,和国家政府希望之殷切。于是乎,给卫生部派了一位具有专家头衔的卫生部长,这个新任的卫生部长,科学院院士一上台,就提出了要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现代医学研究,创立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现代医学体系,也有人提出这将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体系。请注意,这又是一个中国特色。我们这个民族大概是世界上最会创新的民族,什么都要搞个中国特色。把那个德国都不要的主义拿过来,还要给加上个自己的特色。这医学当然也是一样。中国政府的这种雄心壮志,自然是对那些相信中国人真的能在建立于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现代医学体系之外,再建立一个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体系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民族狂热分子和出身于中医世家的名老中医的巨大鼓舞。这一号令一出,马上就有人立即改进,提出要重塑民族自信心,打掉民族虚无主义,并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然后引用格鲁夫的话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说由于目前中医药界太多温良恭俭让,太多奴才心态,缺少偏执狂的革命家。才使得中医药落到现在这种受人排挤的退出主流医学的地步,“中医药现代化已经深陷怪圈:用西医的模型要求中医,用西药的标准要求中药,中医院校培养的是二流的西医人才,中医院变成了二流的西医院。这样的现代化无异于缘木求鱼,聚沙成塔,说食不饱。”。怎么办呢?“我们要用革命家的心态,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去革西方医学"局部片面、单一靶点"的命,” 同时也要革奴才心态的命。以此来发展中医药学。
, http://www.100md.com
    当然,人民群众和政府官员中有一种强烈的发展和传承中医药学,使之成为一个全新的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使中华民族对于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特大的贡献,并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这本无可厚非。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各个方面都是第一的国家,谁不知道,作为这样一个中国人,是绝对的自豪。但问题是,做任何事情,都得考虑实际。良好的愿望是一回事,可行不可行,做到做不到则是另一回事。这在49年以后的新中国的历史上实在是太多太多,不可胜数了。

    今天,我想讨论的问题是中医药的理论是否具有科学的内核,以发展为现代的科学的中医药学。我们要发展现代化科学化的中医药学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和有没有必要以这样的代价去发展中医药学(这个后一部分,留到下次讨论)。

    中医药现代化的定义是什么,其标准是什么?自58年毛泽东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的最高指示以来,这一直是中国政府指导中医药现代化的根本政策的唯一根据。但发掘什么,他老人家没有,也不可能指出。出于中国的特殊环境,全国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医药卫生战线的工作者,即使是知名的头脑清晰的学者,只要不愿意当右派,也只能是天天口颂经文,谁也不会去鸡蛋碰石头,自然不会说个不字,只能是奉命执行。但对于什么是中医药现代化,如何现代化,和中医药能不能现代化,在现实条件下,即20世纪,乃至21世纪的今天,这样勉强搞中医药现代化值不值得,谁也不会去去诘问,也不能去诘问。今天既然是旧事重提,那我们一定得问个清清楚楚。到底什么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有没有个最低的最起码的标准。
, 百拇医药
    我通读了这个纲要,没有看到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完整定义,也没有看到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所能看到的只是空洞的口号,模糊的混沌的含糊不清的叙述性语言。例如,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中药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全面提高我国的医疗保健和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纲要提出,到2020年,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巩固和加强我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优势地位;重点突破中医药传承和医学及生命科学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争取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应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做出新贡献。为提高中医药创新发展能力,要努力完善中医疾病防治、养生保健和诊疗技术体系;健全中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建立国际认可的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国际科技合作网络体系。 不过,从摘录的上面这两段文字里,人们似乎还是能看到可以作为衡量中医药现代化的一点指标,一个是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而且要成为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突破口之一;一个是推动中医药进入国际主流市场。但是,究竟什么是中医药现代化仍然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
, 百拇医药
    李幼平等所撰写的《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关于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策略》一文也许是代表官方所写的一篇对中医药现代化政策进行全面诠释的重要论文。仅将其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定义摘录如下:中医药现代化的定义可简述为: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国际化。所谓标准化,是指按照现有全球统一标准、或具有被国际接受可能性的标准量化中医药领域中一切物化和非物化指标,包括药物原材料生产和制作、中药成药生产、中医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价。所谓科学,是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理论或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方法。当科学和糟粕并存时,摈弃糟粕保留科学就是科学化。国际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目标和标志。中医药国际化主要是指中医药被国际接受,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重要作用。标准化是科学化的前提,标准化和科学化是国际化的前提。

    在这里,作者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定义用了个简单的公式进行表述,提出中医药首先要循证医学的原理进行标准化,并说标准化是科学化的前提。而标准化和科学化是国际化的前提。这篇论文进一步指出了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和主要难点一是缺乏国际认可并能掌握的诊断最佳证据,二是缺乏国际认可并能推广的疗效最佳证据。
, 百拇医药
    这篇文章和那个发展纲要里都提到要对中医药进行标准化的问题,包括要对名中医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对民间的中医药单方验方通用方组织人力进行标准化验证整理……,要对中医的四诊标准化,中医的辩证施治标准化……,甚至于提出要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研究;研制具有中医特点的诊疗仪器设备;探索中医四诊客观化、规范化方法。重点研究人体功能与自觉症状评价客观化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的建立;个体化诊疗方案及其评价方法。……

    总之,这个中医药现代化的定义显然是错误的,对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和主要难点的结论也显然存在分析上的错误,中国传统医学不能进入现代的主流医学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不科学性。而且用这个公式搞中医药学现代化也明显缺乏可操作性。

    其实,所谓中医药现代化应当是要利用现代人类的一切科学成就对中国的传统医药学进行诠释,使之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或者说与现代科学的发展相适应,并能不断的吸取现代科学营养,不断进步。而上述的定义和发展纲要中,把标准化作为衡量中医药现代化的最高标准,说什么标准化是科学化的前提,让科学化处于标准化的从属地位。事实上,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进行任何科学研究之前,都预先提出根据自己发现的客观事实,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占有大量的资料,分析所发现的事实与已有理论的矛盾,并从已有的科学理论出发,提出假设,再经过实验进行证明,提出新的理论,或者对原有的科学理论进行修正和补充。而不是抛开现有的科学理论,不进行任何分析,先设计一套标准,从头开始试验,大海捞针,这显然是一个最不经济的办法。而科学的方法从来都是最直接最简洁明了,最经济的方法。另外,如果抛开科学去制定标准,一味蛮干,也未必能制定出一套合乎客观规律的标准,往往是劳民伤财,劳而无获。这在49年以后的中国,事实还少吗?
, http://www.100md.com
    话说到这里,还是回到老问题上,中国的传统中医药学到底有没有使之科学化,也就是现代化的内核,或者说,本身具备不具备使之科学化的条件。

    科学,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科学无国界。现代科学同样是人类的共有财富,在现代科学中,也有中华民族的贡献,尤其是20世纪以后,中华民族的贡献是越来越多。沙眼衣原体就是中国微生物学家首先证实的,……。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少了一点,但我们同样是地球人,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使用现代人的一切研究结果。现代医学是科学,也是人类的共有财富。我们同样有理由使用来发展我们中国的医药事业,而且这种发展也是对人类医药事业的贡献。

    医药学是建立在生物学和人体生理解剖学基础之上的科学,那么我们以人体的生理解剖来衡量一下传统中医药学到底具不具备现代化,即科学化的基本条件。

    传统中医药学的支持者和拥护者整天喊的最响的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当然现代医学也主张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一点上本来二者并无区别,只是他们非要说主张整体观是他们的专利不可。那么我们要问,中医的支持者和拥护者,人体是由各个部分,器官,组织,细胞组成的,这些不同的部分又是如何被联络为一个整体的呢?整体和各个局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调节的,那么各个部分之间,整体和局部又是通过何种机制进行调节和如何调节的呢?
, http://www.100md.com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谁都承认,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生命单位是细胞,由细胞组成组织,器官和系统,最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联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没有神经系统的相互联系,没有循环系统把各种体液因子,包括内分泌激素及各种细胞因子运送到全身的各个部分,人体就不可能作为一个统一体对内外环境的各种需要和各种刺激做出最适的反应。由此看来,现代医学的整体观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明确的,不是模糊的,是有物质基础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传统的中医药学。至今,中医药学还把黄帝内经奉为其圣经,对于整个人体的解剖生理没有清清楚楚的认识。人体解剖学除了五脏六腑,头,手,足,皮肤,骨骼和肌肉……的观念以外,没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任何记载。主张人体的各个部分是通过经络,靠的是血,气和津液联系的。为了这个无法证实的经络,新中国的科技部门组织了多少个专家,花了数以亿计的科研经费,使用了现代一切能用的仪器和方法,就是证实不了。至于“气”更是说的神乎其神,玄而又玄。谁也无法证实。倒是弄到气功师发了大财。……且不说这些经络理论是多么荒谬,我们自然不能苛求于古人,因为它是石器时代对人和自然的认识。但问题是到了现代文明时代,我们如何能理解,在身体任何部分受到内外界刺激作用以后,通过那个证实不了的经络,或者证实不了的“气”通过另一个证实不了的经络运行的吗?由此可见,中医药学的所谓整体观是模糊的,抽象的,没有物质基础的。这种整体观毫无科学基础,完全是建立在玄学基础之上的一派胡言乱语。这叫什么整体观?他能解释一个作为整体的人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吗?
, 百拇医药
    请看人体的任何部分受到任何物质的刺激,甚至人体受到精神的刺激后,只要强度足够的话,都会引起一个应激反应,严重时甚至可以发生休克。这是一个整体反应,现代医学通过实验证实,这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如皮层-皮层下中枢,垂体-肾上腺轴,引起的全身性反应。用现代医学理论可以解释得清清楚楚,而且按照这种理论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对于这种反应,用经络理论可以解释和指导治疗吗?究竟那个整体观更符合实际,更反映事物的本质呢,不言而喻,只要不受白痴,都会得出客观地结论。

    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说被认为是传统中医药学的核心的辨证施治理论,看看传统中医药学具有不具有科学化的条件。迄今为止,中医药学没有人体解剖的基本概念。几千年来,我们中国这些不屑的黄帝子孙,食古不化,不思进取,愚昧落后,墨守成规,不知发展与创新,没有认真地进行过人体解剖。观察细胞要有特殊的工具,当时的中医药从业者,办不到,情有可原。但是观察内脏和四肢的大体解剖仅仅用肉眼已经是完全能够做到的了,可是我们没有进行这些工作。甚至在今天的中医药学院里,从58年到现在,讲的依然是黄帝内经,伤寒,金匮,……所谓中医经典。人体有多少种细胞,多少种组织,多少个器官,多少块肌肉,多少块骨骼……,一律是糊涂帐。反倒要学生整天背诵那个五脏六腑,认为这是祖训,决不能违背。尤其是,现在的中医药学界,还有那么一部分人,认为这样的五脏六腑理论,决不能丢弃,否则,中医就不成其为中医,中药就无法研究,中医药学就有被现代医学消灭的危险。可问题的要害是,中医的五脏六腑既不能涵盖整个人体的内脏解剖,又不能反映人体的真实的相应内脏的功能。中医的心绝不是真正的解剖学意义上的心,是当时石器时代人们想象出来的一个抽象的心,中医的脾也不是真正解剖学意义上的脾,而是石器时代的人想象出来的,赋予了许多特殊功能的脾。 肾,肝和肺就不用提了,而那个六腑和五脏相表里的理论就更是荒唐至极。更奇怪的是,硬是要把人体的五脏和自然界的其他东西生拉活扯的连在一起,为了把五脏和四季连在一起,弄出了个长夏,甚至于五色,五味,五时,五方,五音……拉在一块儿,然后又弄出来个相生相克的怪论。这些东西有什么科学根据。中国人的肝脏病,主要是和乙肝病毒有关的肝炎及相关疾病发病率高,这主要是中国的医疗卫生水平落后的结果,然而,老中医怎么解释呢,说是肝属木,属苍色,脾属土,属黄色,中国人是黄种人,脾“气”生来亢进,土重木折,故而易患肝病。照这种说法,这中国人易患肝病就是不可改变的了,那么移民到美国欧洲的中国人为什么就较少患乙型肝炎。日本人,南韩人也是黄种人,为什么他们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明显低于我国。所以说,说因为中国人是黄种人,而易患肝病完全是无稽之谈,既不能指导肝病的预防,也不能指导肝病的治疗。这样的事例在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中比比皆是,足见中医脏腑理论,也像其经络理论一样,完全没有科学根据。更兼用周易的玄学理论一搅和,完全成了骗人的东西。
, http://www.100md.com
    最近还有一位院士著文说,可以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证实中医药学至今没有证实和阐明的某些内容。这位院士说:“像中医的经络理论,很多人做了不少研究,有人提出中医应自主地从现代科学的前沿直接汲取高科技养分来武装自己,以现代物理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的工具如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混沌、分形、非线性理论等方面来寻求答案。像这类问题,如果考察一下西医发展过程中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的研究历史,也许能得到有益的启示。像人体为何能针对外界入侵物(抗原)产生那么多种类繁多的抗体这一免疫学的难题,与中医医疗实践中的“经络”——确有其事但就是抓它不着,似乎有相似之处。免疫学者曾提出过无数的假说,其中不乏包含深邃哲理的甚至出自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大家的理论,但基本上多被证明是错误的。只有在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起来后,从基因表达的层次才出现合理解释这一难题的曙光。”据网上的信息介绍,这位院士是一位化学家,现在也涉猎于中药学的研究。我不知道他对医学,免疫学和生物学了解多少。只是觉得,他把免疫学和经络相比,多少有点荒唐。免疫学中的多样性是客观事实,而且是被实验室的大量事实一再证明了的,不仅人有,其它动物也有,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机制不清楚。利用了近代科学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组的研究成果,才使得人们对这种复杂的问题有了科学的理解。然而,经络是至今谁都无法证实的。经络既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调节生命活动的通路,那么就应当是生物界,起码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可是,不但在人身上证实不了,在其他动物也没有人发现。倒是朝鲜的金风汉,为这个出了个大风头,不过把小命给赔进去了。所以这位院士这样的类比方式实在是让内行人哭笑不得。不过,可怕的是,中国政府利用了这样一批人在这里制定中国医药学发展纲要,其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总而言之,中医药的传统理论根本就不具有任何科学的内核,不具有科学化的条件。既然如此,怎么能够发展,更不用说“中医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更何谈用其指导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医学,即高于西医也高于中医的现代医学体系呢?又何谈使其进入世界医学的主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