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黄帝内经》的神秘面纱(11)
作者:王力微
第一篇:《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和作者考证
五、《黄帝内经》的编撰过程
《黄帝内经》各篇既然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是谁在什么时候怎样把它汇编起来的?这是个需要考察的问题,也是个可以考察清楚的问题。因为既有此书存在,必有编书之人,人必有生存的年代,而这个人及其生存年代和身份,有史可征,有据可查,虽然并未直接书写(如果书写了,也就不用费如此大的力气考察了),但有旁证可据,通过正反推理,就能拨开迷雾,弄个水落石出,因此就能考察清楚。这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使然。
从《黄帝内经》中天人感应、五行、历法等方面看,此书成编于董仲舒提倡、汉武帝推行之前,决无可能。其中有少数篇目出自此前是可以的,也是存在的事实。天人感应,不是一提倡就马上深入人心,有个消化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到刘向父子时,已成主流思想了,王莽就是靠假造符命,上台的,封大官竟然是靠哀章假造的符命里的名单。按名单找人,有一个卖饼的名字和名单符合,就封了将军。
, 百拇医药
1.《黄帝内经》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写书,必须具备必备的条件。首先,必须要认识字,会写字。不会写字的,称为口述,要有会写字的代写。
其次,要有内容。或自身的经验、心得体会,或别人的。即使是抄书,也要有书可抄。
第三,要有纸笔,或相应的替换品,如:竹简、帛布、皮革、龟壳,纸草一类。需要者,也可同刀代笔,第四,要有经济实力。连饭都没的吃,第一要务是吃饭,才能活下来。
《黄帝内经》是作者以前(含本人)的作品汇编,内容多,范围广,所必备的条件需要更高。
1).必须占有广泛的医书,最好是天下所有的医书。
2).必须有医学功底,对当时的主流哲学思想,如: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应该熟知笃信,有相当的辨别、归纳和文字表达能力。
, 百拇医药
3).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因为这不是一般的汇编,是要有取舍、甄别良莠的汇编,篇幅浩大,要长时间静心费时才能完成,如果首先要考虑生计,就不可能专心编书。
前面提到,《汉书·艺文志》记载,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汉成帝雅令谒者陈农搜求天下遗书,统统汇集到皇室,命光禄大夫刘向总领校书,侍医李柱国校方技书。
在此之前,有没有可能有人来编此书?应该说:没有。
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秦汉时期一些主要著作的成书情况。
2.秦汉时期一些主要著作的成书情况:
1).《吕氏春秋》: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薨,太子政立,年少,以吕不韦为相国,事皆决之。当时,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此四君者,皆明智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宾客盈门,受益良多。如孟尝君田文借冯谖之力恢复相位,平原君赵胜借毛遂之辩结盟楚国等等。吕不韦自度以秦之强,自己反不如此四君,也尊贤致士,招来食客三千,待之甚厚。他借少年天才甘罗之机变把赵国收在旗下,还不费兵卒,白白扩大了地盘。此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多有著述布于天下。吕不韦想自己以相国之高位,必须要有著述以超过诸子,自己又有所不能,乃使其门客穷搜极索,把自己的所有的见闻都述出来或写下来,集思广益,明辩、归纳、升华,汇总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合称《吕氏春秋》,并把书摆在咸阳之门,同时放上千金,凡能改动一字者,就把金子取走。
, http://www.100md.com
《吕氏春秋》的写作,是大张旗鼓式的。在秦以前的诸子,能比较自由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写书,既不诡秘,也不伪托,也不把谁当成圣人,可以互相批评,也可互相辩论,实在是很好的学术风气。
2).《淮南子》:淮南王刘安,论辈分,是汉武帝的堂叔,好读书,不喜欢飞鹰走狗,想施阴德收揽百姓之心,传播名誉,确有窥视神器(皇帝宝座)之心。于是也招揽宾客、方士数千人,让他们把见闻写下来,再汇总,写成《内书》21篇,《外书》非常多,不好计算;《中篇》8卷。当时,武帝也好读书,刘安献上《内书》,武帝很喜欢。不过,刘安有野心而无良谋,做事幼稚愚蠢,最后自杀,不题。
《淮南子》包罗的范围很广,有些内容是来自《吕氏春秋》。无论如何,这部书的写作,不诡秘,不伪托。当时,黄老之术盛行,有些人写书,假托黄帝,这样才有人相信。在《淮南子·修务训》里,就有这样的描述:“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欲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为什么要让人相信?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方法或故事,如农家、小说家等。有的是为了挣钱吧?方士骗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方法说成是来自黄帝,以求被骗者深信不疑。如果说炼的仙丹,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有几个人会迷信?如果说这是黄帝传下来的古方,就是汉武帝,也未免大上其当,大受其骗。
, http://www.100md.com
除了前面已列举的医书以外,在《汉书·艺文志》里,假托神农、黄帝的书还有:
道家:《黄帝四经》4篇,《黄帝铭》6篇,《黄帝君臣》10篇,《杂黄帝》58篇。
农家:《神农》20篇。
小说家:《黄帝说》40篇。
阴阳家:《黄帝》16篇。
天文家:《黄帝杂子气》33篇。
五行:《黄帝阴阳》25卷,《黄帝诸子论阴阳》25卷。
术数:《黄帝长柳占梦》11卷。
房中:《黄帝三王养阳方》20卷。
神仙家:《黄帝杂子步引》12卷,《黄帝岐伯按摩》10卷,《黄帝杂子芝菌》12卷,《黄帝杂子十九家方》12卷,《神农杂子技道》12卷。
在六艺、诸子类里,也就是记实、为自己立论的书中,一部伪托神农黄帝的也没有。伪托的全部是神仙、方术一类的书,用神化了的人物来提高自己法术的可信度。道家四种,不是帖上道家的标签,就是道家了,道家崇尚无为,决不至于打着黄帝的旗号招摇撞骗。这几种书,恐怕荒诞不经,全亡失了。借树乘凉的方法,直到现在,仍有这样的痕迹:你迷信什么,骗子就包装什么,打什么旗号。真正的道理,却一点也讲不出来。
(待续), 百拇医药
第一篇:《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和作者考证
五、《黄帝内经》的编撰过程
《黄帝内经》各篇既然不是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是谁在什么时候怎样把它汇编起来的?这是个需要考察的问题,也是个可以考察清楚的问题。因为既有此书存在,必有编书之人,人必有生存的年代,而这个人及其生存年代和身份,有史可征,有据可查,虽然并未直接书写(如果书写了,也就不用费如此大的力气考察了),但有旁证可据,通过正反推理,就能拨开迷雾,弄个水落石出,因此就能考察清楚。这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使然。
从《黄帝内经》中天人感应、五行、历法等方面看,此书成编于董仲舒提倡、汉武帝推行之前,决无可能。其中有少数篇目出自此前是可以的,也是存在的事实。天人感应,不是一提倡就马上深入人心,有个消化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到刘向父子时,已成主流思想了,王莽就是靠假造符命,上台的,封大官竟然是靠哀章假造的符命里的名单。按名单找人,有一个卖饼的名字和名单符合,就封了将军。
, 百拇医药
1.《黄帝内经》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写书,必须具备必备的条件。首先,必须要认识字,会写字。不会写字的,称为口述,要有会写字的代写。
其次,要有内容。或自身的经验、心得体会,或别人的。即使是抄书,也要有书可抄。
第三,要有纸笔,或相应的替换品,如:竹简、帛布、皮革、龟壳,纸草一类。需要者,也可同刀代笔,第四,要有经济实力。连饭都没的吃,第一要务是吃饭,才能活下来。
《黄帝内经》是作者以前(含本人)的作品汇编,内容多,范围广,所必备的条件需要更高。
1).必须占有广泛的医书,最好是天下所有的医书。
2).必须有医学功底,对当时的主流哲学思想,如: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应该熟知笃信,有相当的辨别、归纳和文字表达能力。
, 百拇医药
3).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因为这不是一般的汇编,是要有取舍、甄别良莠的汇编,篇幅浩大,要长时间静心费时才能完成,如果首先要考虑生计,就不可能专心编书。
前面提到,《汉书·艺文志》记载,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汉成帝雅令谒者陈农搜求天下遗书,统统汇集到皇室,命光禄大夫刘向总领校书,侍医李柱国校方技书。
在此之前,有没有可能有人来编此书?应该说:没有。
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秦汉时期一些主要著作的成书情况。
2.秦汉时期一些主要著作的成书情况:
1).《吕氏春秋》: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薨,太子政立,年少,以吕不韦为相国,事皆决之。当时,魏有信陵,楚有春申,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此四君者,皆明智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宾客盈门,受益良多。如孟尝君田文借冯谖之力恢复相位,平原君赵胜借毛遂之辩结盟楚国等等。吕不韦自度以秦之强,自己反不如此四君,也尊贤致士,招来食客三千,待之甚厚。他借少年天才甘罗之机变把赵国收在旗下,还不费兵卒,白白扩大了地盘。此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多有著述布于天下。吕不韦想自己以相国之高位,必须要有著述以超过诸子,自己又有所不能,乃使其门客穷搜极索,把自己的所有的见闻都述出来或写下来,集思广益,明辩、归纳、升华,汇总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合称《吕氏春秋》,并把书摆在咸阳之门,同时放上千金,凡能改动一字者,就把金子取走。
, http://www.100md.com
《吕氏春秋》的写作,是大张旗鼓式的。在秦以前的诸子,能比较自由地张扬自己的个性。他们写书,既不诡秘,也不伪托,也不把谁当成圣人,可以互相批评,也可互相辩论,实在是很好的学术风气。
2).《淮南子》:淮南王刘安,论辈分,是汉武帝的堂叔,好读书,不喜欢飞鹰走狗,想施阴德收揽百姓之心,传播名誉,确有窥视神器(皇帝宝座)之心。于是也招揽宾客、方士数千人,让他们把见闻写下来,再汇总,写成《内书》21篇,《外书》非常多,不好计算;《中篇》8卷。当时,武帝也好读书,刘安献上《内书》,武帝很喜欢。不过,刘安有野心而无良谋,做事幼稚愚蠢,最后自杀,不题。
《淮南子》包罗的范围很广,有些内容是来自《吕氏春秋》。无论如何,这部书的写作,不诡秘,不伪托。当时,黄老之术盛行,有些人写书,假托黄帝,这样才有人相信。在《淮南子·修务训》里,就有这样的描述:“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欲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为什么要让人相信?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方法或故事,如农家、小说家等。有的是为了挣钱吧?方士骗人,往往会把自己的方法说成是来自黄帝,以求被骗者深信不疑。如果说炼的仙丹,是自己琢磨出来的,有几个人会迷信?如果说这是黄帝传下来的古方,就是汉武帝,也未免大上其当,大受其骗。
, http://www.100md.com
除了前面已列举的医书以外,在《汉书·艺文志》里,假托神农、黄帝的书还有:
道家:《黄帝四经》4篇,《黄帝铭》6篇,《黄帝君臣》10篇,《杂黄帝》58篇。
农家:《神农》20篇。
小说家:《黄帝说》40篇。
阴阳家:《黄帝》16篇。
天文家:《黄帝杂子气》33篇。
五行:《黄帝阴阳》25卷,《黄帝诸子论阴阳》25卷。
术数:《黄帝长柳占梦》11卷。
房中:《黄帝三王养阳方》20卷。
神仙家:《黄帝杂子步引》12卷,《黄帝岐伯按摩》10卷,《黄帝杂子芝菌》12卷,《黄帝杂子十九家方》12卷,《神农杂子技道》12卷。
在六艺、诸子类里,也就是记实、为自己立论的书中,一部伪托神农黄帝的也没有。伪托的全部是神仙、方术一类的书,用神化了的人物来提高自己法术的可信度。道家四种,不是帖上道家的标签,就是道家了,道家崇尚无为,决不至于打着黄帝的旗号招摇撞骗。这几种书,恐怕荒诞不经,全亡失了。借树乘凉的方法,直到现在,仍有这样的痕迹:你迷信什么,骗子就包装什么,打什么旗号。真正的道理,却一点也讲不出来。
(待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