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也是一种保健法
说到医疗保健,人们马上会想到很多种方法,比如,通过体育锻炼或者习练气功、武术强身健体,通过娱乐游戏放松身心,通过服用药物祛病延年,通过调节饮食来补充营养,等等;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朗读诗词文章也是医疗保健的一种好方法。
朗读,不同于阅读。阅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看书和默读;朗读则是通过抑扬顿挫的语音声调,清晰响亮地把诗词文章念出来,把作品所蕴藏的感情表达出来。
朗读诗词文章,实际上是在作一种精神体操。当一个人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全神贯注地朗读那些充满美感的诗词文章的时刻,虽然身居斗室,其心灵却能超越时空、摆脱束缚、观照六合、遨游八极,与先贤圣哲们的思想发生碰撞、产生共鸣,能够使人增进见识、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想品位、摆脱野蛮庸俗、贴近文明高尚、实现真正的修身养性。除此之外,大声朗读时,人的副交感神经会加快工作,大脑得到放松,郁闷的情感得以宣泄,烦乱的情绪得以收敛,精神的负担得以解除,免疫功能大大增强。其基本原理是,一旦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融为一体,就会不自觉地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分享着那个角色的喜怒哀乐;或如游客一般,饱览书中展现的美好景色,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之就能够产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宁静松弛、温馨惬意的美好心境。这种美好心境一旦占领了读者的精神家园,读者就会进入一种其乐融融的忘我境界,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枯燥乏味的岁月就会转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那些去国怀乡之寂寞,那些忧谗畏讥之恐慌,都会烟消云散;什么儿女情长之牵挂,什么失恋落榜之苦恼,统统都会被暂时丢到九霄云外,不期而遇的是一种身心健康的意外收获。假如是一个患者,在吟诵美妙诗文的时候,大脑皮层的兴奋得到激发,大脑神经调节物质分泌量增加,皮下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加之意念的重心发生转移,由原来老想着自身的病痛,转向倾心揣摩诗文的意境,仔细品评诗歌的韵味,渐渐进入一种超然物外、出神入化的境界。于是,疾病的痛苦就会得以淡化,甚至被完全忘却,身体的各种功能渐趋调和,免疫功能大大增强,曾经在体内肆虐的病毒就会得到有效抑制,某些疾病就能得以缓解,与其它疗法相配合,病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康复如初。
, 百拇医药
我们不妨从古人创建的文化宝库中找些名篇试读一下。比如,“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生,曾写下了很多颇具文学价值的优秀散文,《醉翁亭记》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在作者笔下,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祥和的社会风情,摆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山水画卷——
溪深而鱼肥,山高而水长,泉香而酒冽,风清而霜洁,水声潺潺,峰回路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太守醉也,禽鸟乐也。
——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声韵铿锵,摇曳生姿。朗读这篇散文,很容易对“太守”之所乐心领神会,陶醉于文章描绘的景色之美,精神上会获得一种美妙而不可多得的宁静和愉悦。这种宁静愉悦的感觉,不正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吗!
其实,有关朗读优美诗文能够健身疗病的论述,在我国早有记载。如清代《老异续编》中,就有一则杜诗祛病的临床病例:“白岩朱公患气痛,每当疾发时,便诵杜诗数首,习以为常。”杜甫的诗真能除病吗?南宋有个名叫胡仔的人,他在《苕溪渔隐》中,从诗歌能够调节读者情绪的角度,阐发了读诗可以调神祛病的道理。他说:“世传杜诗能除疟,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脱然,不觉沉疴之去体也。”他认为杜甫的诗,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药物,不可能具备直接除疟的功能;但是,胡仔承认朗读杜甫诗歌可以安神补气,可以调节情绪,对于治疗沉疴确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再如,宋代著名诗人陆游,80岁左右,在故乡(今浙江绍兴)闲居时,不仅经常骑着毛驴、背着药囊为山村百姓送医送药,而且还十分推崇朗读诗篇的祛病健身疗法。他在81岁时,写过《山村经行因施药》的一组诗,其中一首写道:“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这是一首叙事诗,说的是有个小伙子,搀扶着一位老人,站在一条小河边上,等候着前来送医送药的陆游先生。见面后,那位老人对陆游说,自己患头疼病好长时间了,一直没好,这次请陆老先生给看看,该吃点什么药?陆游一听,非常自信地对患者讲:“你不必再用川芎、白芷一类的药物来散风活血了,你回去好好读读我写的诗,你的头疼病很快就会消除。”陆游先生之所以对“诗到病除”的神奇效果如此自信,肯定有他的切身体验和丰富阅历寓于其中,否则,陆游所到之处,老百姓不会给他“村巷欢欣夹道迎”的隆重礼遇。
朗读,同中药和针灸一样,本来都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一直是文盲人口占着绝对比重,华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许多很有价值的东西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朗读诗文”这种健身疗病的方法,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至今仍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 http://www.100md.com
据说,朗读的医疗保健功能,近年来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看中,一些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相继发现,朗读优美诗文,能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有益于身体健康。日本人研究的结果显示,朗读20分钟,可以使全身增加10%的热量消耗,如果持之以恒,就能收到减肥的功效;朗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变浅显的“胸式呼吸”为深长的“腹式呼吸”,肌肉和血管都会得到放松,对降低血压有明显效果。欧洲不少国家专门开办病人图书馆,提供多种特色的书籍供病人阅读。美国心理学家勒纳昌,极力推广“诗歌疗法”。意大利的医学家和文学家,联袂成立了“诗药有限公司”,专门出版具有各种医疗功效的诗集,对不同的病人,分别开出主治功能各异的“处方”,把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诗文找出来,提供给患者对症选读。
纵然如此,但总的来看,人们对朗读诗文的医疗保健功能,认识得都还比较肤浅,对它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有待于医学界、文化界、心理学界的学者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发掘。朗读诗文的保健方法若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推介和普及,变为人们的一种兴趣和爱好,则是人类的福音,必将对人类的健康事业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百拇医药(zgsdlcb)
朗读,不同于阅读。阅读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看书和默读;朗读则是通过抑扬顿挫的语音声调,清晰响亮地把诗词文章念出来,把作品所蕴藏的感情表达出来。
朗读诗词文章,实际上是在作一种精神体操。当一个人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全神贯注地朗读那些充满美感的诗词文章的时刻,虽然身居斗室,其心灵却能超越时空、摆脱束缚、观照六合、遨游八极,与先贤圣哲们的思想发生碰撞、产生共鸣,能够使人增进见识、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思想品位、摆脱野蛮庸俗、贴近文明高尚、实现真正的修身养性。除此之外,大声朗读时,人的副交感神经会加快工作,大脑得到放松,郁闷的情感得以宣泄,烦乱的情绪得以收敛,精神的负担得以解除,免疫功能大大增强。其基本原理是,一旦将自己的情感与作品的意境融为一体,就会不自觉地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分享着那个角色的喜怒哀乐;或如游客一般,饱览书中展现的美好景色,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随之就能够产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宁静松弛、温馨惬意的美好心境。这种美好心境一旦占领了读者的精神家园,读者就会进入一种其乐融融的忘我境界,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枯燥乏味的岁月就会转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那些去国怀乡之寂寞,那些忧谗畏讥之恐慌,都会烟消云散;什么儿女情长之牵挂,什么失恋落榜之苦恼,统统都会被暂时丢到九霄云外,不期而遇的是一种身心健康的意外收获。假如是一个患者,在吟诵美妙诗文的时候,大脑皮层的兴奋得到激发,大脑神经调节物质分泌量增加,皮下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加之意念的重心发生转移,由原来老想着自身的病痛,转向倾心揣摩诗文的意境,仔细品评诗歌的韵味,渐渐进入一种超然物外、出神入化的境界。于是,疾病的痛苦就会得以淡化,甚至被完全忘却,身体的各种功能渐趋调和,免疫功能大大增强,曾经在体内肆虐的病毒就会得到有效抑制,某些疾病就能得以缓解,与其它疗法相配合,病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康复如初。
, 百拇医药
我们不妨从古人创建的文化宝库中找些名篇试读一下。比如,“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生,曾写下了很多颇具文学价值的优秀散文,《醉翁亭记》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在作者笔下,既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祥和的社会风情,摆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极其精美的山水画卷——
溪深而鱼肥,山高而水长,泉香而酒冽,风清而霜洁,水声潺潺,峰回路转,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太守醉也,禽鸟乐也。
——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声韵铿锵,摇曳生姿。朗读这篇散文,很容易对“太守”之所乐心领神会,陶醉于文章描绘的景色之美,精神上会获得一种美妙而不可多得的宁静和愉悦。这种宁静愉悦的感觉,不正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吗!
其实,有关朗读优美诗文能够健身疗病的论述,在我国早有记载。如清代《老异续编》中,就有一则杜诗祛病的临床病例:“白岩朱公患气痛,每当疾发时,便诵杜诗数首,习以为常。”杜甫的诗真能除病吗?南宋有个名叫胡仔的人,他在《苕溪渔隐》中,从诗歌能够调节读者情绪的角度,阐发了读诗可以调神祛病的道理。他说:“世传杜诗能除疟,此未必然。盖其辞意典雅,读之者脱然,不觉沉疴之去体也。”他认为杜甫的诗,不是现实意义上的药物,不可能具备直接除疟的功能;但是,胡仔承认朗读杜甫诗歌可以安神补气,可以调节情绪,对于治疗沉疴确有不容置疑的作用。
, http://www.100md.com
再如,宋代著名诗人陆游,80岁左右,在故乡(今浙江绍兴)闲居时,不仅经常骑着毛驴、背着药囊为山村百姓送医送药,而且还十分推崇朗读诗篇的祛病健身疗法。他在81岁时,写过《山村经行因施药》的一组诗,其中一首写道:“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这是一首叙事诗,说的是有个小伙子,搀扶着一位老人,站在一条小河边上,等候着前来送医送药的陆游先生。见面后,那位老人对陆游说,自己患头疼病好长时间了,一直没好,这次请陆老先生给看看,该吃点什么药?陆游一听,非常自信地对患者讲:“你不必再用川芎、白芷一类的药物来散风活血了,你回去好好读读我写的诗,你的头疼病很快就会消除。”陆游先生之所以对“诗到病除”的神奇效果如此自信,肯定有他的切身体验和丰富阅历寓于其中,否则,陆游所到之处,老百姓不会给他“村巷欢欣夹道迎”的隆重礼遇。
朗读,同中药和针灸一样,本来都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中国社会千百年来一直是文盲人口占着绝对比重,华夏文化在传承过程中,许多很有价值的东西被历史的尘埃所淹没,“朗读诗文”这种健身疗病的方法,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至今仍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 http://www.100md.com
据说,朗读的医疗保健功能,近年来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看中,一些心理学家和医学家相继发现,朗读优美诗文,能改善心理和情绪状态,有益于身体健康。日本人研究的结果显示,朗读20分钟,可以使全身增加10%的热量消耗,如果持之以恒,就能收到减肥的功效;朗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变浅显的“胸式呼吸”为深长的“腹式呼吸”,肌肉和血管都会得到放松,对降低血压有明显效果。欧洲不少国家专门开办病人图书馆,提供多种特色的书籍供病人阅读。美国心理学家勒纳昌,极力推广“诗歌疗法”。意大利的医学家和文学家,联袂成立了“诗药有限公司”,专门出版具有各种医疗功效的诗集,对不同的病人,分别开出主治功能各异的“处方”,把一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诗文找出来,提供给患者对症选读。
纵然如此,但总的来看,人们对朗读诗文的医疗保健功能,认识得都还比较肤浅,对它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有待于医学界、文化界、心理学界的学者专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发掘。朗读诗文的保健方法若能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推介和普及,变为人们的一种兴趣和爱好,则是人类的福音,必将对人类的健康事业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百拇医药(zgsdl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