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62352
莫让中药名企“金字招牌”蒙尘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7日 《中国医药报》 2008.01.17
     □崔昕

    因为未经审批擅自发布广告,因为编造功效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最近一段时期,多家中药名企的大名屡屡出现在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布的违法药品广告黑名单上。这里面不乏同仁堂、云南白药、吉林敖东等著名企业。

    同仁堂等企业在中医药界都是鼎鼎大名,他们,或代表着中医药的历史积淀,或展示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成果,甚至还承载着人们对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希冀。当有些人质疑、打压、批判中医药的时候,这些名企,都曾经是中医药品质的保障和疗效的代言。

    然而,当这些名企的大名一而再、再而三地因为违规违法而被曝光之后,这一块块“金字招牌”在人们心目中的美誉度,也打了折扣。毋庸讳言,是巨大的商业利益遮住了这些名企决策者们可持续发展的眼睛,仅将“诚信”二字写在了报告和发言当中。从小处说,这一切将对企业的前途不利;从大处看,影响的是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008年是中医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写进了十七大报告。而与此同时,取消中医药的声音仍时有抬头;由于缺乏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医药的疗效依然难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药安全性问题也时时敲打着人们的脆弱神经。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如果不珍惜中医药现在所取得的成绩,不爱护中医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用投机取巧游走于法令法规的边缘,用无限夸大的疗效和不负责任的吹嘘不断冲击公众的信任底线,公众因为文化和传统而建立起来的对中医药的信任,很有可能毁于一旦。

    经济规则里最浅显易懂又最难做到的就是“戒欺”(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祖训)。“金字招牌”得来不易。对这些上了违法药品广告黑名单的中药名企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自律,勇于承担责任,当前,最为恰当的做法就是重视被曝光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严防此类问题再度发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