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
好爸爸,保护女儿的兴趣
这是一位父亲讲述的家教故事——
我的女儿在洁净淡雅的新床罩上,用红、蓝圆珠笔涂上了“1、2、3”,还画了小鸡小鸭。妻子发现了,气得大声怒喝,双唇直抖;女儿吓得直哭,满脸泪痕地瑟缩在墙角,两只泪汪汪的眼睛怯怯地瞅着妈妈,神情既委屈又茫然。也难怪,这床罩是妻子顶高温、冒烈日,跑了好几家商场,几经艰辛买来的,无疑是一件“珍品”。看到它转眼间被女儿涂抹得面目全非,我不免同情起妻子来,也怒起心头,向女儿射去严厉的责备目光。女儿止住了哭声,静等着大难临头。
糟糕!孩子的兴趣将被扼杀,童心将被摧残。十分庆幸的是,这位父亲终于在床罩和女儿之间,选择了珍视童心、珍视兴趣。下面,您可以看到这位父亲是怎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女儿的兴趣的。
当看到床罩上那似像非像、张着小嘴蹒跚前行的小鸡小鸭时,我的火气不由得消了一大半。叫出妻子劝说几句后,走进卧室,卷起床罩泡在盆里。女儿仍站在墙角,但惊恐的情绪已经消失。我走近她,低声说:“你把妈妈的床罩弄脏了,咱们帮她洗干净好吗?”女儿顺从地跟我出来,蹲在洗衣盆旁边。我边洗边问女儿:“妈妈买的床罩你喜欢吗?”女儿点点头。“你在床罩上乱画,妈妈能不生气吗?”女儿瞅瞅床罩,再瞧瞧闷坐不语的妈妈,眼里又涌出泪水。“看,这小鸡小鸭画得多像。看来它们也喜欢这漂亮的床罩,赖在上面不走了。”女儿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头向前伸了伸,盯着我手中的床罩。“这小鸡小鸭如果画在纸上,爸爸、妈妈和幼儿园老师都会很喜欢。”说着,我又打了一次肥皂搓洗,展开床罩,涂抹的痕迹还是依稀可见,我叹了口气,面呈难色。女儿的脸上也露出内疚不安的神色,她站起身用胖乎乎的小手拉住妈妈,乖巧地说:“妈妈别生气了,我长大给您买一床很大很大的床罩好吗?”我接着说:“真乖,明天爸爸给你买个图画本,你在上面画好多好多的动物,这多好啊!明天你上幼儿园时画一幅好看的小鸭子送给妈妈,妈妈就不生气了。”女儿点点头。第二天,女儿果真给妈妈画了一幅画,我也给她买了蜡笔和图画本。
, 百拇医药
后来,在家长会上,我惊讶地看到女儿在“床罩事件”后画了许多画,有三幅还参加了幼儿园的“娃娃画展”。
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能够如此珍视和保护孩子的兴趣,着实令人钦佩!
兴趣作为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并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特征,对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有始动、定向和调节的作用。它可以推动孩子充满热情地认识研究有关事物,从事有关活动,着迷,上瘾,废寝忘食,从而获得极大满足,进而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是孩子成才的先导。
日本心理学家木村久一特别强调:“千万不要忘记,毅力、勤奋、入迷和忘我的出发点实际上在于兴趣。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会入迷,入了迷自然会勤奋,有毅力,最终达到忘我。因此,我特别想说的是‘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 百拇医药
针对孩子的特点培养兴趣
正确对待 有的孩子好画,放了学画起来就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孩子对虫啊鸟啊等等产生兴趣,有的孩子对手上的电动玩具内部构造上了心,偷偷把玩具拆开……对此,也难免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不写作业为什么瞎画?玩虫玩鸟耽误学习!好好的玩具竟给你拆坏了!而在孩子看来,自己笔下五颜六色的图案多么美妙,花鸟虫鱼多么引人入胜,电动玩具里面的秘密多么令人着迷……瞧,对孩子们兴趣的萌芽,家长该多一些理解,正确对待。那位父亲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兴趣做出了榜样。
无形感染 孩子有兴趣了,正确对待;孩子没有兴趣,怎么办?日本的铃木博士的做法对咱们也许很有启发。铃木开办幼儿小提琴班。孩子刚开始来小提琴班的时候,随便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故意不给他小提琴。没多久,他就安安静静坐下来,观看别的孩子拉提琴。不出两三个月,他自己就想拉了。老师一直等待,直到孩子再也抑制不住羡慕的心情时,才给他上第一节小提琴课。这就是用感染的方法使其潜移默化,无形中诱发孩子的兴趣。这有点像孩子的食欲,越命令他“快,快吃”,他越没“胃口”。让他看见别人吃得津津有味,却故意不给他吃,他反而食欲大增。这种方法对家庭教育很有启示。一般说,家长酷爱读书,勤于笔耕,孩子总会对书本发生点兴趣;而孩子小小年纪就乐于“码长城”,家长也多精于此道。这道理是很明了的。
, http://www.100md.com
引导迁移 孩子背起书包上学了,应该以学为主。面对孩子的课余兴趣怎么办?家长可以把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健康兴趣巧加引导,使之迁移到学习功课上来。比如,孩子喜欢在大盆里玩水,什么东西都往水盆里扔。家长可以引导他:看看什么东西漂浮着,什么东西下沉?为什么?从而让他把兴趣迁移到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上来。
拓宽广度 孩子的兴趣范围是广泛一些好,还是狭小一些好?有人提出过“定向培养”的方法,认为该从小培养孩子的中心兴趣,以便确定方向来着意培养。一般说这是不可取的。孩子的兴趣越广泛越好。当然,广泛的兴趣中能有一个中心就更好。但对七八岁的孩子来说,重点是开拓兴趣的广度,而不是培养中心兴趣。因为小时候是一个人最初打基础的时候,过早地强调培养中心兴趣,弄不好容易使孩子的发展基础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不利于日后的发展。塔尖越高就越需要加宽塔基,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中心兴趣才可高度发展。片面地讲求中心兴趣,容易使孩子形成狭窄的兴趣范围。孩子一生的道路还那么长,影响发展的因素又是那么多,过早地“定向”,难免事与愿违。而拓宽孩子兴趣的广度,无论孩子日后朝哪个方向发展,都是有益无害的。
巩固强化 孩子容易对各种事物发生兴趣,但低年级孩子跟学龄前儿童一样,兴趣缺乏持久性,正如井深胜先生所说:“兴趣的蓓蕾可以迅速开放,也可以立即枯萎。”因此,孩子一旦表现出某种健康的兴趣,家长应及时给予强化,使之持久巩固。让孩子尽可能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巩固兴趣的最好办法。比如,孩子对您讲:“爸,我的作业又得一个优。”此刻您千万别冷淡他,而应该鼓励他:“真棒,字写得好,老师才给优,努力学习就会得到更多的优。”如此,孩子对课业的兴趣才会越来越强。只有持久地巩固和强化兴趣,才能引导孩子在成才路上不断前进。, http://www.100md.com
这是一位父亲讲述的家教故事——
我的女儿在洁净淡雅的新床罩上,用红、蓝圆珠笔涂上了“1、2、3”,还画了小鸡小鸭。妻子发现了,气得大声怒喝,双唇直抖;女儿吓得直哭,满脸泪痕地瑟缩在墙角,两只泪汪汪的眼睛怯怯地瞅着妈妈,神情既委屈又茫然。也难怪,这床罩是妻子顶高温、冒烈日,跑了好几家商场,几经艰辛买来的,无疑是一件“珍品”。看到它转眼间被女儿涂抹得面目全非,我不免同情起妻子来,也怒起心头,向女儿射去严厉的责备目光。女儿止住了哭声,静等着大难临头。
糟糕!孩子的兴趣将被扼杀,童心将被摧残。十分庆幸的是,这位父亲终于在床罩和女儿之间,选择了珍视童心、珍视兴趣。下面,您可以看到这位父亲是怎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女儿的兴趣的。
当看到床罩上那似像非像、张着小嘴蹒跚前行的小鸡小鸭时,我的火气不由得消了一大半。叫出妻子劝说几句后,走进卧室,卷起床罩泡在盆里。女儿仍站在墙角,但惊恐的情绪已经消失。我走近她,低声说:“你把妈妈的床罩弄脏了,咱们帮她洗干净好吗?”女儿顺从地跟我出来,蹲在洗衣盆旁边。我边洗边问女儿:“妈妈买的床罩你喜欢吗?”女儿点点头。“你在床罩上乱画,妈妈能不生气吗?”女儿瞅瞅床罩,再瞧瞧闷坐不语的妈妈,眼里又涌出泪水。“看,这小鸡小鸭画得多像。看来它们也喜欢这漂亮的床罩,赖在上面不走了。”女儿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头向前伸了伸,盯着我手中的床罩。“这小鸡小鸭如果画在纸上,爸爸、妈妈和幼儿园老师都会很喜欢。”说着,我又打了一次肥皂搓洗,展开床罩,涂抹的痕迹还是依稀可见,我叹了口气,面呈难色。女儿的脸上也露出内疚不安的神色,她站起身用胖乎乎的小手拉住妈妈,乖巧地说:“妈妈别生气了,我长大给您买一床很大很大的床罩好吗?”我接着说:“真乖,明天爸爸给你买个图画本,你在上面画好多好多的动物,这多好啊!明天你上幼儿园时画一幅好看的小鸭子送给妈妈,妈妈就不生气了。”女儿点点头。第二天,女儿果真给妈妈画了一幅画,我也给她买了蜡笔和图画本。
, 百拇医药
后来,在家长会上,我惊讶地看到女儿在“床罩事件”后画了许多画,有三幅还参加了幼儿园的“娃娃画展”。
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能够如此珍视和保护孩子的兴趣,着实令人钦佩!
兴趣作为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并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特征,对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有始动、定向和调节的作用。它可以推动孩子充满热情地认识研究有关事物,从事有关活动,着迷,上瘾,废寝忘食,从而获得极大满足,进而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是孩子成才的先导。
日本心理学家木村久一特别强调:“千万不要忘记,毅力、勤奋、入迷和忘我的出发点实际上在于兴趣。有了强烈的兴趣,自然会入迷,入了迷自然会勤奋,有毅力,最终达到忘我。因此,我特别想说的是‘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
, 百拇医药
针对孩子的特点培养兴趣
正确对待 有的孩子好画,放了学画起来就忘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孩子对虫啊鸟啊等等产生兴趣,有的孩子对手上的电动玩具内部构造上了心,偷偷把玩具拆开……对此,也难免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不写作业为什么瞎画?玩虫玩鸟耽误学习!好好的玩具竟给你拆坏了!而在孩子看来,自己笔下五颜六色的图案多么美妙,花鸟虫鱼多么引人入胜,电动玩具里面的秘密多么令人着迷……瞧,对孩子们兴趣的萌芽,家长该多一些理解,正确对待。那位父亲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孩子的兴趣做出了榜样。
无形感染 孩子有兴趣了,正确对待;孩子没有兴趣,怎么办?日本的铃木博士的做法对咱们也许很有启发。铃木开办幼儿小提琴班。孩子刚开始来小提琴班的时候,随便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故意不给他小提琴。没多久,他就安安静静坐下来,观看别的孩子拉提琴。不出两三个月,他自己就想拉了。老师一直等待,直到孩子再也抑制不住羡慕的心情时,才给他上第一节小提琴课。这就是用感染的方法使其潜移默化,无形中诱发孩子的兴趣。这有点像孩子的食欲,越命令他“快,快吃”,他越没“胃口”。让他看见别人吃得津津有味,却故意不给他吃,他反而食欲大增。这种方法对家庭教育很有启示。一般说,家长酷爱读书,勤于笔耕,孩子总会对书本发生点兴趣;而孩子小小年纪就乐于“码长城”,家长也多精于此道。这道理是很明了的。
, http://www.100md.com
引导迁移 孩子背起书包上学了,应该以学为主。面对孩子的课余兴趣怎么办?家长可以把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健康兴趣巧加引导,使之迁移到学习功课上来。比如,孩子喜欢在大盆里玩水,什么东西都往水盆里扔。家长可以引导他:看看什么东西漂浮着,什么东西下沉?为什么?从而让他把兴趣迁移到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上来。
拓宽广度 孩子的兴趣范围是广泛一些好,还是狭小一些好?有人提出过“定向培养”的方法,认为该从小培养孩子的中心兴趣,以便确定方向来着意培养。一般说这是不可取的。孩子的兴趣越广泛越好。当然,广泛的兴趣中能有一个中心就更好。但对七八岁的孩子来说,重点是开拓兴趣的广度,而不是培养中心兴趣。因为小时候是一个人最初打基础的时候,过早地强调培养中心兴趣,弄不好容易使孩子的发展基础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不利于日后的发展。塔尖越高就越需要加宽塔基,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中心兴趣才可高度发展。片面地讲求中心兴趣,容易使孩子形成狭窄的兴趣范围。孩子一生的道路还那么长,影响发展的因素又是那么多,过早地“定向”,难免事与愿违。而拓宽孩子兴趣的广度,无论孩子日后朝哪个方向发展,都是有益无害的。
巩固强化 孩子容易对各种事物发生兴趣,但低年级孩子跟学龄前儿童一样,兴趣缺乏持久性,正如井深胜先生所说:“兴趣的蓓蕾可以迅速开放,也可以立即枯萎。”因此,孩子一旦表现出某种健康的兴趣,家长应及时给予强化,使之持久巩固。让孩子尽可能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是巩固兴趣的最好办法。比如,孩子对您讲:“爸,我的作业又得一个优。”此刻您千万别冷淡他,而应该鼓励他:“真棒,字写得好,老师才给优,努力学习就会得到更多的优。”如此,孩子对课业的兴趣才会越来越强。只有持久地巩固和强化兴趣,才能引导孩子在成才路上不断前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