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爬就会走,是喜是忧
七滚、八爬、周会走,是人们对孩子成长发育一般规律的通俗概括。可是,有些年轻的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都八九个月大了,还是趴在地上,抬不起胸腹,挪不动手脚,只会原地蠕动。
原来,这些父母平时对孩子呵护有加,尤其是不让孩子学爬,怕把孩子弄脏、怕累着孩子,更怕孩子摔着、磕着、碰着。孩子刚想爬,就立刻抱起来。除了抱着,就是把孩子放在婴儿车内或床上。不少家长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爬”这一环节,喜欢将孩子早早放进学步车中,让他们自己“骑”着车学习走路,看起来既安全又卫生,父母也省心省力,而且孩子没有学爬就会行走了,自以为找到了育儿捷径。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特别是在入学之后,才发现与多爬行的孩子比较,这类孩子动作不够协调,差距一下子显露出来了。
爬行,促进脑部发育
美国一些医生在探索脑瘫的治疗方法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爬行对脑发育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治疗脑损伤的病儿中,采用以爬行为主的疗法效果相当满意,爬得好的走起路来好,学说话快,认字与看读的能力也强。
, 百拇医药
从脑的解剖结构看,中脑是脑干(人的生命中枢所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传外界信息,下达大脑命令,上面排列着视觉与听觉两大反射中枢,是主管听声音与看东西的司令部,由此可知中脑地位之重要。促进中脑的功能,无疑会使整个脑功能“更上一层楼”。通过爬行与知觉方面的双重刺激,可促使有缺陷的中脑功能逐步康复。
小脑是主管人体运动平衡的,而爬行属于全身运动,可训练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促进神经纤维相互缠绕形成网络,有利于脑神经系统结构的完善,必然会对孩子学习语言与阅读发挥良好影响。
再者,爬行动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经过抬头、翻身、匍行等中间环节,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经历多次的学习、实践,每一次学习与实践都是一次对大脑的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因此,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对于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促进宝宝爬行的策略
, 百拇医药
从发育进程来看,宝宝长到八个月左右就能够爬行了。不过,作为父母可不能只做旁观者,应当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并促使宝宝学会爬行。具体可从以下细节做起——
首先是合理喂养,既不能营养不良,又不能肥胖超重。如果宝宝太沉,双臂的力量难以支撑,自然难以爬行。特别是有些宝宝还有了“将军肚”,趴着的时候肚子太大,短短的小胳膊撑起来也不够高,想要爬行就更难了。
多让宝宝俯卧,并用玩具、游戏、声音等引逗宝宝抬头、转头,锻炼宝宝的颈部肌肉。只有颈部肌肉足够强壮,才能在爬行时支撑起头部。方法是:出生后几天内开始,每天洗澡抚摩后,将他置于俯卧位,用手心抵住其足底,促其呈爬行反射。训练时要托起宝宝的头部与前胸,以保持呼吸通畅。每天做1~2次,每次1~2分钟。
勤做翻身动作。生后五六个月时,让宝宝仰卧于床上,用玩具等吸引其注意力,引导他由仰位→侧位→俯位,再由俯位→侧位→仰位翻身,为爬行做准备。
, http://www.100md.com
匍行拿物。六七个月后,令宝宝俯卧,用前臂支撑前身,腹部着床,父母用双手推其足底,前面用玩具逗引他向前尝试做爬行活动。
手膝爬行。七八个月时,可从匍行逐渐向爬行转变,多训练宝宝让腹部离开床面,让他手膝着地爬行。前面用彩色皮球等玩具逗引,并不时变换方向,诱导他向前爬动。
训练宝宝爬行时,最好有专门房间,在房间里铺上地毯;大床周围加上护栏,防止宝宝会爬之后不慎掉到床下。此外,将房间里宝宝容易拽倒、摔碎的危险物品拿走,如热水瓶、花盆、玻璃器皿,容易歪倒的家具,剪刀、水果刀,以及针线、塑料薄膜、气球等收起来,以免伤及宝宝。家里的药品(尤其是糖衣片),不适合宝宝吃的食品等,都要放到安全的地方。
寓爬行于游戏之中
为了增进宝宝的爬行兴趣,不妨把爬行与游戏结合起来。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学爬坡法 父母将被子与枕头叠成高低不同的各种形状,堆放在床的中央,然后让宝宝由床的一头爬向另一头。父母可在床的两边帮助宝宝,并给宝宝加油。若宝宝爬得好,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救小动物法 将棉被或席子卷成筒状,父母各在一头,扶住棉被或席子,不让棉被或席子塌下来堵塞“山洞”。在“山洞”的一头放一只小白兔或其他动物玩具。游戏过程中,家长可模仿老虎、狮子等凶猛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不怕黑暗,爬过山洞,将可怜的小白兔救出来。, http://www.100md.com
原来,这些父母平时对孩子呵护有加,尤其是不让孩子学爬,怕把孩子弄脏、怕累着孩子,更怕孩子摔着、磕着、碰着。孩子刚想爬,就立刻抱起来。除了抱着,就是把孩子放在婴儿车内或床上。不少家长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爬”这一环节,喜欢将孩子早早放进学步车中,让他们自己“骑”着车学习走路,看起来既安全又卫生,父母也省心省力,而且孩子没有学爬就会行走了,自以为找到了育儿捷径。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特别是在入学之后,才发现与多爬行的孩子比较,这类孩子动作不够协调,差距一下子显露出来了。
爬行,促进脑部发育
美国一些医生在探索脑瘫的治疗方法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爬行对脑发育意义重大,特别是在治疗脑损伤的病儿中,采用以爬行为主的疗法效果相当满意,爬得好的走起路来好,学说话快,认字与看读的能力也强。
, 百拇医药
从脑的解剖结构看,中脑是脑干(人的生命中枢所在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上传外界信息,下达大脑命令,上面排列着视觉与听觉两大反射中枢,是主管听声音与看东西的司令部,由此可知中脑地位之重要。促进中脑的功能,无疑会使整个脑功能“更上一层楼”。通过爬行与知觉方面的双重刺激,可促使有缺陷的中脑功能逐步康复。
小脑是主管人体运动平衡的,而爬行属于全身运动,可训练小脑的平衡与反应联系,促进神经纤维相互缠绕形成网络,有利于脑神经系统结构的完善,必然会对孩子学习语言与阅读发挥良好影响。
再者,爬行动作由最初的爬行反射,经过抬头、翻身、匍行等中间环节,最终发展成真正的爬行,需要经历多次的学习、实践,每一次学习与实践都是一次对大脑的积极性的调动与激发。因此,学习爬行其实就是对脑神经系统功能的一次强化训练,对于脑的发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促进宝宝爬行的策略
, 百拇医药
从发育进程来看,宝宝长到八个月左右就能够爬行了。不过,作为父母可不能只做旁观者,应当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并促使宝宝学会爬行。具体可从以下细节做起——
首先是合理喂养,既不能营养不良,又不能肥胖超重。如果宝宝太沉,双臂的力量难以支撑,自然难以爬行。特别是有些宝宝还有了“将军肚”,趴着的时候肚子太大,短短的小胳膊撑起来也不够高,想要爬行就更难了。
多让宝宝俯卧,并用玩具、游戏、声音等引逗宝宝抬头、转头,锻炼宝宝的颈部肌肉。只有颈部肌肉足够强壮,才能在爬行时支撑起头部。方法是:出生后几天内开始,每天洗澡抚摩后,将他置于俯卧位,用手心抵住其足底,促其呈爬行反射。训练时要托起宝宝的头部与前胸,以保持呼吸通畅。每天做1~2次,每次1~2分钟。
勤做翻身动作。生后五六个月时,让宝宝仰卧于床上,用玩具等吸引其注意力,引导他由仰位→侧位→俯位,再由俯位→侧位→仰位翻身,为爬行做准备。
, http://www.100md.com
匍行拿物。六七个月后,令宝宝俯卧,用前臂支撑前身,腹部着床,父母用双手推其足底,前面用玩具逗引他向前尝试做爬行活动。
手膝爬行。七八个月时,可从匍行逐渐向爬行转变,多训练宝宝让腹部离开床面,让他手膝着地爬行。前面用彩色皮球等玩具逗引,并不时变换方向,诱导他向前爬动。
训练宝宝爬行时,最好有专门房间,在房间里铺上地毯;大床周围加上护栏,防止宝宝会爬之后不慎掉到床下。此外,将房间里宝宝容易拽倒、摔碎的危险物品拿走,如热水瓶、花盆、玻璃器皿,容易歪倒的家具,剪刀、水果刀,以及针线、塑料薄膜、气球等收起来,以免伤及宝宝。家里的药品(尤其是糖衣片),不适合宝宝吃的食品等,都要放到安全的地方。
寓爬行于游戏之中
为了增进宝宝的爬行兴趣,不妨把爬行与游戏结合起来。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学爬坡法 父母将被子与枕头叠成高低不同的各种形状,堆放在床的中央,然后让宝宝由床的一头爬向另一头。父母可在床的两边帮助宝宝,并给宝宝加油。若宝宝爬得好,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救小动物法 将棉被或席子卷成筒状,父母各在一头,扶住棉被或席子,不让棉被或席子塌下来堵塞“山洞”。在“山洞”的一头放一只小白兔或其他动物玩具。游戏过程中,家长可模仿老虎、狮子等凶猛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不怕黑暗,爬过山洞,将可怜的小白兔救出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