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6期
编号:11561175
创伤与获益之间的决择 “药物支架时代”冠心病外科治疗回顾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4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6期
     不论药物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或介入干预,都有各自的适应证,互补而不可相互替代。目前,三种治疗方式并举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冠心病治疗始终在朝着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和微创。天平总是在使患者接受最小创伤和获得最大受益之间摇摆。

    CABG是目前唯一经过20余年临床应用,得到证实的治疗方法

    上世纪60年代,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成为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措施, 是已经得到证实的,长期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美国,仅有18%的患者在患有左主干和(或)三支病变时选择支架置入。国内方面,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例,近几年接受CABG治疗的病例大多是无法进行介入干预的病例,或是估计疗效不佳的病例。以上现象说明,在复杂病变血运重建中,CABG仍占有主导优势。尽管接受外科治疗病例的危险程度越来越高,但CABG实际手术死亡率却越来越低。

    然而,谈起CABG,人们往往联想到大创伤和大出血,而感到恐惧。因此,人们也对CABG产生了“移情别恋”的想法,开始寻找下一位“女神”。

    药物支架非“潮流”,切勿盲从应用。药物洗脱支架进入临床应用时间短,临床安全性及远期疗效仍有争议

    上世纪70年代,医务工作者发现,血管被扩张后置入金属支架能很好防止血管再次“塌方”。为了避免“不安分”病变血管发生再狭窄,聪明的研究者给裸金属支架穿上一层化疗药物“外衣”,称之为药物洗脱支架。人们似乎在这场冠心病治疗的拉锯战中看到了胜利。但实际情况是,药物洗脱支架只是较裸金属支架而言,可降低术后早期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但其远期疗效尚未认定,也难以摆脱再狭窄和再次支架置入或手术的梦魇。此外,对于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的中国,广泛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带来的巨大医疗开支,值得慎重考虑。药物支架“女神”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般完美无瑕,选择药物支架治疗冠心病需要谨慎和小心,不能盲目跟从“潮流”。

    综上所述,对于简单的血管病变(单支局限血管病变)置入支架是较好的适应证,而对于复杂病变如多支弥漫病变,尤其合并糖尿病、左主干病变或心功能不全等,CABG仍是最佳选择。

    冠心病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药物治疗和危险因素控制依然是目前冠心病治疗基石

    相对于“治标”的支架和CABG治疗来讲,药物治疗仍然是基本且非常重要的“治本”方法。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既要依据循证医学和指南的规定,制定切实有效的治疗原则,又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随访过程中进行调整。另外,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如戒烟、控制饮食,以及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并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这样才能真正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