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60623
什么是病毒性感染?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14日
     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及病毒寄主和侵袭组织器官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人类的病毒性感染十分普遍,如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成人几乎都感染过单纯疱疹病毒;其他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很普遍,几乎人人都患过此病。人体的病毒性感染多数呈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不出现症状,但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少数为显性感染(指人体感染病毒后,出现症状)。显性感染中多数病毒性感染表现为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多在1~2周内自愈,少数表现为潜伏性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等)和慢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此外,尚有一类慢感染或称慢病毒感染,如库鲁病等。其中一部分病原明确为病毒,还有一类可能是其他因子(如蛋白质感染因子)。少数病毒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先天性感染,引起死胎、流产、早产及先天性畸形,是当前优生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多数的研究证明,某些病毒感染与肿瘤的发生有关,如伯基特氏淋巴瘤及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有关,原发性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子宫颈癌与有关等。病毒性感染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眼及泌尿生殖器和胎盘传播。在病毒性感染病人中,儿童多于成人。病毒性感染的病人,多数均能自愈。严重感染的病人可发生死亡及遗留后遗症。
, http://www.100md.com
    病毒的侵入途径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呼吸道。含有病毒的空气飞沫由口,鼻吸入呼吸道。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有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②消化道。含有病毒的粪便通过污染的水、食物、用具、手和苍蝇传播,由口进入消化道。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有甲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等。③皮肤。病毒通过皮肤外伤、注射处、节肢动物叮咬伤口和动物咬伤创口等进入人体。通过这种途径传播的如狂犬病毒、乙型肝炎病毒、 HIV、虫传病毒等。④眼、口和泌尿生殖道。含有病毒的分泌物直接接触这些部位(如阴道性交、口淫、手-生殖器-口接触等)从而引起感染。通过这些途径感染的病毒有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 HIV等。⑤胎盘。病毒经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病毒的传播方式 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水平传播是指病人和健康人个体之间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节肢动物叮咬、直接或间接接触等的传播方式。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胎盘由母体传给胎儿或于分娩时经产道由母体传给胎儿的传播方式,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均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
, http://www.100md.com
    类型:有两种,多数为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少数则发生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可分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两型。

    急性感染:发病急,进展快,病程一般为数日至数周。除少数在急性期死亡及发生后遗症者外,多数病例最终以组织器官中病毒被清除而痊愈。

    持续性感染:病毒长期存在于寄主体内,可达数月至数年,造成慢性持续性感染,又可分以下3型:①潜伏性感染。当病毒与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人体组织内,不引起症状。一旦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可重新繁殖而引起症状。例如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潜伏性感染。②慢性感染。病毒长期存在人体组织器官中,造成慢性持续性病变,如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③慢病毒感染。潜伏期长,可达数年,病变逐渐发展,最后导致死亡。

    分类:根据传播途径和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型。
, 百拇医药
    呼吸道病毒性疾病 ①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等的感染。②流行性感冒。③流行性腮腺炎等。

    胃肠道病毒性疾病 ①脊髓灰质炎。②库克萨基病毒感染。③ECHO病毒感染。④病毒性胃肠炎。包括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诺瓦克病毒性胃肠炎、腺病毒性胃肠炎、星状病毒性胃肠炎、冠状病毒性胃肠炎和杯状病毒性胃肠炎等。

    肝脏病毒性疾病 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EB病毒性肝炎和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等。

    皮肤和粘膜病毒性疾病 包括麻疹、风疹、幼儿急疹、水痘及带状疱疹、天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狂犬病和口蹄疫等。

    眼病毒性疾病 包括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和疱疹性角膜结膜炎等。
, http://www.100md.com
    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疾病 包括流行性乙型脑炎、西方马脑炎、东方马脑炎、圣路易脑炎、委内瑞拉马脑炎、墨累山谷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森林脑炎和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等。

    亲淋巴细胞性病毒性疾病 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

    虫传病毒性疾病 有以下多种:①病毒性出血热。包括流行性出血热、黄热病、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裂谷热、阿根廷出血热、玻利维亚出血热、拉萨热、鄂木斯克出血热、马尔堡病和埃波拉出血热等。②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③西尼罗热。④科罗拉多蜱传热。⑤白蛉热等。

    慢病毒感染:包括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库鲁病、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和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等。

    免疫: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免疫反应。首先引起的是非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反应天然存在人体,不是针对某一种异体物质(包括微生物),而是针对一切入侵的异体物质,故名。这包括病毒入侵部位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体液中的抗微生物物质,如补体、备解素和溶菌酶等,干扰素和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在病毒侵入和感染早期(尤其是特异性免疫反应尚未形成前)时,对防止病毒入侵、杀灭和清除病毒、终止感染,起着主要的免疫作用。病毒感染后,人体还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有抗原性的异体物质包括微生物进入人体,经过诱导期(约1周)后,引起的针对该种异体物质特有的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体液免疫反应(人体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活性细胞如T淋巴细胞、K细胞(杀伤细胞)等产生的免疫反应〕。病毒的体液免疫反应是针对该种病毒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如人体感染麻疹病毒后产生麻疹特异性抗体。病毒引起的特异性抗体有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上述抗体可清除细胞外及体液中的病毒并防止病毒侵入健康细胞。同时,也正因如此,检测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方法(如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才可作为病毒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方法。病毒性抗体主要是IgG、IgM和IgA。IgM在病毒感染早期产生,持续3~6个月后逐渐下降及消失,故检测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可作为早期和现症病毒性疾病的特异性诊断方法,如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等。IgG抗体出现较晚,持续较久甚至可达终身。IgA为分泌性抗体,由粘膜(如消化道及呼吸道粘膜)分泌,存在于粘膜表面,可防御病毒侵入。感染病毒同时也可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可以通过T细胞直接溶解和破坏感染病毒的细胞而消除病毒;或通过它分泌的淋巴因子,增强T细胞和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如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等对病毒的免疫反应也可以通过抗体依赖性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ADCC)反应,此种细胞毒反应是特异性抗体一端和感染病毒的细胞结合,另一端和K细胞结合,K细胞依赖抗体而杀伤和破坏感染病毒的细胞由于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特异性抗体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内,故抗病毒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破坏感染病毒的细胞,释出病毒后,抗体及噬细胞才能中和、吞噬及杀灭病毒。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相辅相成的,是抗病毒免疫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综上所述,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病毒性感染的免疫中,各有各的作用,不可缺少,但又是互相促进,共同组成抗病毒免疫。
, 百拇医药
    病毒感染的免疫除能保护人体、抵御病毒侵入、清除体内病毒及消除感染外,也能由于免疫反应造成人体的免疫性损害,称为免疫病理。病毒感染人体后,引起体液免疫反应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病毒的抗原结合再摄取补体,形成免疫复合物,一方面可以被吞噬细胞吞噬或由尿排出体外,清除病毒。但另一方面免疫复合物可沉着于组织,产生组织损伤引起免疫复合物病,如血清病样反应(表现有发热、荨麻疹、关节炎等)、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和肾小球性肾炎等。如乙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出现免疫复合物病。此外,病毒引起的细胞免疫,免疫活性细胞可以大量破坏感染病毒的细胞,出现组织损伤及临床症状,如乙型肝炎的发病和病情轻重与免疫病理有关。人体感染病毒后,常可产生免疫功能的异常,一般多引起免疫(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低下。也可由于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不能识别自身组织,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引起自身正常组织的损伤和破坏,称为自身免疫反应。引起临床症状者,称为自身免疫病。如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发病,目前认为有自身免疫反应参与。

    诊断:须依靠流行病学史、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注意当地有无病毒性疾病流行、接触史及预防接种史等。病毒性感染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但临床表现均有畏寒、发热、全身倦怠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及受侵组织器官炎症的表现。受侵组织器官不同而可引起不同症状。此外,还须注意一些有诊断意义的特殊体征,如麻疹病人的麻疹粘膜斑(科普利克氏斑)、狂犬病病人的恐水征等。常规实验检查,末梢血白细胞一般均降低,在3000~4000/l(微升)左右,淋巴细胞增多。同时多数病毒性疾病均为自限性,即病程1~2周后可不治自愈。根据以上特点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依靠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可用组织培养、鸡胚和动物接种。应用电镜、免疫电镜、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等可直接检查标本中的病毒颗粒及病毒抗原,常用作快速和早期诊断,如粪便中的甲肝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颗粒可用电镜和免疫电镜检出。血清学检查可用免疫扩散法、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法(间接血凝法和反向被动血凝法)、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法及放射免疫法等测定血清和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抗原有助于早期诊断。检测抗体,一般须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较急性期血清升高4倍以上才有诊断意义。检测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早期和现症病人的诊断。近年来,应用分子杂交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诊断病毒性疾病,不仅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可以诊断不同型和株的病毒感染。此外,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抗原,也大大提高了诊断病毒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用作对病毒抗原结构的研究。
, 百拇医药
    治疗:多数病毒性疾病均能自愈,少数严重感染者可致死亡。尚缺乏特效治疗,仍以全身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为主。用抗生素或磺胺治疗无效,一些抗病毒药物如碘脱氧尿嘧啶核苷(疱疹净)、阿糖腺苷、无环鸟苷对疱疹病毒感染等有一定疗效。干扰素为广谱抗病毒药,对DNA和R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对某些病毒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金刚烷胺可以预防流感。中草药对减轻一些病毒性疾病的症状、缩短病程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预防:除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外,免疫预防是重要而有效的措施,有人工自动免疫如接种减毒活病毒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牛痘疫苗和麻疹疫苗等)及灭活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狂犬病疫苗等)。尤其是减毒活病毒疫苗的应用,常能获得持久、有效的预防效果。其次是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病人恢复期血清及免疫球蛋白,可短期预防,如麻疹病人恢复期血清和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预防乙型肝炎等。近年来已研究应用多肽疫苗及基因工程疫苗,有高效、安全、可以大量制备等优点,但尚须进一步研究及完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