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李时珍
编号:11560811
《大明医圣李时珍》剧名不妥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890期
     由贵报2月28日刊登的消息得知,电视连续剧《大明医圣李时珍》正在拍摄中,以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播。对其内容和效果,笔者不敢妄加言说,但出自对该剧,更主要是同样出自对中医药文化的关爱,笔者以为,剧名的“医圣”二字似宜免去,可直接名为《李时珍》,就像大到如《武则天》、《周恩来》,小至如《张思德》等影视剧,剧名前边没加冠语,一点不影响其主题表现。退一步说,如果觉得一定要加上冠语才更突出行业特色便人记忆,则叫《药圣李时珍》或《大医李时珍》,比叫《医圣李时珍》可能更好,理由有三:

    其一,按照中国文化传统,行业名圣者,一则其人在该行业造诣居于顶级且于行业文化有着奠基之功,获行业与历史认可,二则行业中以此为尊,余者虽成就再高,也只能另予尊号,如儒家之孔子,其后孟子乃至因儒成家者代不乏人,名圣则惟孔而已,虽孟子也叫亚圣,却毕竟多了一个亚字。又如诗界之杜甫,虽世人公认与其同时并稍早的李白与之成就伯仲难分,但诗界一经认可杜甫为“诗圣”后,李白的诗名便绝无冠“圣”之称的。

    至于中医药行业,则早在李时珍出生之前,张仲景便已获“医圣”之称,并由后人在其故乡南阳建有医圣祠供人景仰,传习千年,至今仍为稍涉中医药知识之海内外华人所共知,此时若再推出个《医圣李时珍》来,则不但可能混淆于中医药史知识较少者对张仲景、李时珍的认识,更有可能直接导致多数文化层次偏低,主要通过影视途径了解各科文化常识的人(包括众多忙于自身功课无暇顾及更多格外知识的大中小学生),今后提到医圣就以为是李时珍,而不再知道比李时珍早上千年就已有将中医药理论大体奠基了的张仲景了。若真这样,则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将遭遇不该有的人为的腰斩。

    其二,综观李时珍的一生成就及其对于行业的突出影响,主要在于药而不是医。也正由于此,全国中医学院通用教材的(中医各家学说)中,将李时珍列在了本草学家范围,如将李时珍称“药圣”可谓有据,而称“医圣”则是有些离谱的。

    其三,李时珍虽在医学理论上的建树远低于其药学成就,但其始终不渝地奉行至精至诚之医德,不贪名利、不畏劳苦,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济人无数、活人无数、纠偏无数,则与中华医道之“大医”精神无差毫厘,而尤贴合于当今先进文化建设中,卫生行业大医精诚先进文化建设的需要,如剧名改作《大医李时珍》,既符合李时珍的实际,又不至于产生前述称圣的负面影响。

    以上浅见,不知能否为该剧更好实现助推中医药文化传播初衷起点毫厘之助,尚望同道批评。, 百拇医药(蒋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