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63847
“全民医保”彰显政府角色回归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6日 《中国妇女报》 2008.03.16
     自2008年4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城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将正式施行。从具体内容来看,最大的亮点就是医保制度的“全民覆盖”,如在“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具体规定中,特别提到,对短期聘用和雇用的农民工,用人单位或雇主必须为其参加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且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实行低费率,以保当期、保大病为主。这意味着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民医保”已有法可依。

    备受关注的全民医改已经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现行城镇医疗保障是以行政及企事业单位为主体,主要覆盖劳动就业人口。国内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实际上是把依附在国家体制上的劳动力不断剥离出去的过程,也使得这些群体不断地被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这也是医疗改革一直被诟病的地方。而“全民医保”直接回应的是目前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农村合作医疗无法满足目前高度流动的社会现状,另一方面,旧有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度设计也存在问题,如个人缴纳的保险部分可以由个人购买药品,而由单位缴纳的部分将用来承担住院费用,这样的设计使得“无病消费”的冲动相当强烈,反而失去了医保的真正含义。

    按照“全民医保”的制度设计,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仍然属于“广覆盖,低水平”的阶段。但从人文角度来看,新的“全民医保”方案的确满足了过去被排除在医疗保障体系之外的那些弱势群体的公平诉求,从制度设计来看,它意味着政府公共服务的角色日益明朗化。即公共服务必须尽最可能实现普遍化,而不应以户籍或就业来区分公共服务的对象,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新的医保方案仍然受困于政府监管角色与社会化筹资这两大难题之中。尽管商业医疗保险在中国已经起步,但是这些保险门槛仍然很高,获益者寥寥无几。而新的医保方案实际上是在原来体积并不大的蛋糕上,又划分出更多的份数,尽管获益群体增加,但个体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却难以有效提高。

    应该说,这些问题并不足以构成诋毁“全民医保”的理由,全民医保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以制度的形式抹平旧有体制内与体制外享受公共服务的差别。但新的医保方案在制度技术层面仍需要有所突破,比如着力解决社会化保险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不然的话,未来医保的方向,仍然囿于旧有的“拆东墙,补西墙”框架下的修补修补,而走出这一制度困局似乎并非是易事。值得欣慰的是,新的医保方案将过去公共服务范围的遗漏群体纳入医疗保障制度,实行真正的“全民医保”,意味着政府在公共政策设计的理念中,公开性的身份歧视正在逐渐减少。虽然,医疗保险改革任重而又道远,但是它表明政府管理服务的角色正在悄悄发生转变,人们有理由为“全民医保”渐行渐进而喝彩。(吴学安),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