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编号:11581073
遣药组方 继承创新——《方药临证技巧70例》评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08期
     古云:“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遣药组方是辨证论治的必然条件,也是衡量疗效的关键所在。最近笔者有幸获读杨增良教授编著的《方药临证技巧70例》一书、深有感触。书中分为解表、清热、和解、泻下、温里、祛湿、化痰、理气、理血、固涩、平肝息风、安神、补益类13章,共70节,采用一药带一方,一方带一案的形式对方药临床应用予以阐述,既有继承名医经验,又有发挥和创新,理法方药尽括其中。

    详论配伍技巧

    杨教授先后拜王光昇、谢海洲两位名医为师,耳濡目染,得其薪传。我深知他曾整理过《谢海洲用药心悟》一书,此次可谓驾轻就熟,历经年余努力而问世,果然不负众望。

    该书对于配伍用药技巧论述详尽:一是阐发药物效用,言简意赅,如麻黄为发汗散寒解表第一要药;桂枝可外可内,能散能补,无论外感或内伤杂病均可广泛应用;石膏为清热泻火之首药,伤寒阳明经病非此不能除,温病气分高热舍此莫能退;代赭石有镇肝熄风、降胃止冲、顺肺纳气、摄元固脱、坠痰通结、宁心健脑六大功效等。二是叙述方剂运用,抓住要点,如白虎汤为强有力的清热剂,凡热病具有气分热盛者,凡大叶性肺炎、重型流感、流脑、乙脑、病毒性感染均可使用;桂附八味丸为肾阳不足所设,应以下半身常有冷感,甚或形寒肢冷,舌质淡胖,脉虚弱尺部沉微为使用要点等。三是掌握两方异同,据证选择,如银翘散与桑菊饮同为辛凉解表剂,但前者为平剂,主治在卫,解表清热力强,而后者为轻剂,主治在肺,肃肺止咳功胜;木香顺气丸与木香顺气散两方药味略同,但主治有别,前者治腹中食积,证属血瘀,后者治腹中气聚,病属气滞,其病机均为肝郁气滞所致。四是热悉方药禁忌,中病即止,如川芎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黄连解毒汤大苦大寒,易于化燥伤阴,只宜短期使用,不宜反复应用等,均需在临证时予以重视,方保无虞。
, 百拇医药
    解析相关病案

    该书列举的典型病案,皆为杨教授跟师侍诊所记,其资料翔实,内容完整,既可从中反映出老师的辨证思维和治疗经验,又可在解析和按语方面看出学习体会和独特见解。如风寒湿邪袭表一案,以羌活胜湿汤为主方,其立法用药擅用升举清阳法,方中羌活、白芷、蔓荆子升太阳、阳明、厥阴之清气,引之上行于脑,直达病所,有事半功倍之效;偏头痛一案以川芎茶调散化裁,药物剂量最大为川芎30g,最小为柴胡3g,二者相差10倍之大,因主攻当用重兵,侧翼当用轻巧,用兵之妙,神机变通;闭经一案以三棱丸为主方,重在破血祛瘀通经,辅以越鞠丸合苍附导痰丸化裁,共收气血、痰瘀并治之功;前列腺增生一案以五子衍宗丸滋补肝肾固其本,辅以通关丸清热利湿治其标,久病入络,故佐以化瘀散结、升清降浊,诸法相合,以收全功等等。解释清楚,分析得当,叙法论方,别开生面。

    展现名医经验
, 百拇医药
    该书主要引述施今墨、焦树德、谢海洲三位现代名医的遣药组方经验,使后学有所遵循,有利于提高诊治水平。三位名医在用药方面各有千秋,如施今墨先生认为,苍术与玄参配伍,一润一燥,相互制约,降低血糖甚妙,亦用于伴胆固醇增高、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病;乌药与香附伍用,直奔下焦,共奏行气消胀、散寒止痛之效;沙参与冬虫夏草共用,一阴一阳,阴阳互生,润肺平喘之力增强等。焦树德先生治疗肠功能紊乱用苓桂术甘汤加炒白芍、木香、吴茱萸、肉豆蔻等;胃溃疡、慢性胃窦炎用良附散、百合汤、丹参饮三方合而为“三合汤”;长期胃痛用百合、丹参各30g,乌药、草寇、高良姜、香附各9g,檀香、川楝子各6g为基础方加减等。由于谢师终生从事中药方剂、疑难病研究,尤对脑髓病有所建树,该书引用较多用药经验,如认为大黄一味实兼止血、消瘀、宁血三功;黄连清热泻火、解毒作用较为全面,且以泻心火、胃火较为突出,夏季应多食一些苦味食品和蔬菜,治暑黄连最宜等。还介绍了谢师治疗脑髓病、血液病等的自创方,如三黑荣脑汤、补肾荣脑汤、化瘀通络汤、癫痫康、柴胡枣仁汤、仙翘饮、再生障碍性贫血方等。这些既是名医精湛医术的体现,也是他们洞悉药性达到炉火纯青的展示。
, http://www.100md.com
    着重临证发挥

    该书除展现以上名医经验外,在“发挥”项中,对于药物特性、传统配伍及方剂化裁均有涉及,其引证丰富,加减灵活,观点明确,发挥精当,如藿香辛散发表而不峻烈,微温化湿而不燥热,为和中止呕之要药,又为暑令之佳品;白芍具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止汗和平抑肝阳之功,既能补肝,又能泻肝,补肝血、滋肝阴以补肝体,疏肝气、泻肝热、平肝阳以泻肝用;“三黄”常相须为用,但各具特点,有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之说,是谓同中有异等。对于方剂常见兼证的化裁,如四君子汤为治疗脾胃虚弱的基础方,可视证加味为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七味白术散、参苓白术散等,扩大了治疗范围;四物汤为补血调经的基础方,可视证加味为桃红四物汤、胶艾汤、圣愈汤等,成为妇科疾病的常用方。另如羌活升清、升麻升清、柴胡劫肝阴、火麻仁毒性、汉防己与木防己的鉴别、牛黄清心丸与安宫牛黄丸异同等,均有论及,使人耳目一新。

    总之,本书论述遣药组方,继承创新结合,经验技巧并举,是一部方药理论与临床实践相联系的佳作。, 百拇医药(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