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快讯 > 新书评介
编号:11580827
博极医源 寓教于乐——《仲景临证传知录》读后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12期
     拜读福建张喜奎教授新作《仲景临证传知录》,觉其文字清新,流畅优美,诠解伤寒,博极医源,寓教于乐,令人拍案。愚以为主要有如下特点:

    1.构思巧妙,叙事生动

    作者文思敏捷,构筑精巧,将繁复之伤寒学理,寄寓于生动的故事之间。其以南阳馆藏仲景资料为线索,结合自己有关考证,虚构相关人物与故事情节,主以六经病脉证治为架构,采以业师及作者本人典型病例为素材,依据书中故事情节变化,再将其诊治过程,穿插于小说的各章回之中,并以师徒问答形式,说明辨证思路,分析用药特点,阐明配伍规律。让人得其要领。喜奎君祖籍南阳故里,深知南阳方言。故在小说章回演义之时,杂有不少方言趣味,重要的是对仲景书中方言的诠释,一改过去理论家望文生义、随文顺释的种种不到。如其说“白饮”,今多作“白米饮,即米汤”解。经过考证,喜奎书中认为是家乡南阳的一种饮食,又叫白汤、饮汤。盖南阳人喜食捞面条,进食前将面条加入白开水煮熟后捞出,配菜食用,而煮面条之汤,即为白汤,又称白饮,可以养胃气,滋胃阴。愚在医院工作期间,也接触过从河南来的不少病友,询问河南方言如“白饮”说法等事,回答也正如喜奎所言,然学术界还有人不予认同,吾意凡事当以事实为准,理应尊重当地的方言说法。
, http://www.100md.com
    2.六经病证,贯穿始终

    六经病证,是《伤寒论》的灵魂,而六经病证的辨治方法,则是掌握灵魂的关键所在,知书、达理、思辨、明治,是学好《伤寒论》的成功要诀。《仲景临证传知录》以宋版条文顺序,分章二十二回,依六经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构成主体。凡伤寒原文,均以大号黑体字标出,以与今日通行教材相衔接、印证。全书集录主要方证六十二首,围绕方证,编写故事,叙述病案,刻画人物。

    无论是患者自觉症状诉说,还是患者体征、医生诊治过程,皆描述清晰,生动活泼。最难能可贵者,是遵循六经病证的发生发展规律,依疾病的浅深发展的不同层次,来合理辨证并选用不同的方药。如“第一回 众人苦患不同病 仲师妙用桂枝汤”,先示人以纲领,再明确其证治,凭脉辨证,处方用药,暗合法度。例案“赵三娘,三十余岁,家住博望。六年前因新产之后,婴儿夜啼,无法安寐,白日忙于纺织,亦难睡眠,渐致阵发性发热、汗出,初时每日一二次,现每天夜半子时、平旦辰时、正午午时,定时而发,作时先有周身烘热,继之汗出湿衣浸被,无论冬夏,日日如是。”“六年来,在当地虽迭经更医,先是汤药,后用针灸,再后针药并用,”“竟无寸效”。请仲景治,处方桂枝汤,并嘱要在疾病发作之前半个时辰服药。第二天午后即病解身爽。仲景弟子不解,疑是“气虚之证”,谓当“予参、芪之类”。而师父为何用桂枝汤获效呢?仲景答曰:赵三娘之病,时时发热,汗出,历久不愈,检查又无其他脏腑病变,这是卫气不和而致,故用桂枝汤。但服药方法应予变通,因其病发作有定时,故应在发作时提前半个时辰服药,待药物吸收,药力内蓄,适逢疾病发作,药力自能起作用,疗效才好。这种提前用药的方法,不仅对本证适用,其他定时发作性的疾病服药,都当仿效之。此即《伤寒论》54条所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诸如此案,书中比比皆是。或一方一案,或一方数案,方证相印,案方相合,证案相通,活泼玲珑,不一为拘,太阳如此,六经如此,前后一贯,实具匠心。
, http://www.100md.com
    3.学术探讨,发人未发

    《仲景临证传知录》是通过故事描写,展现了仲景时代的历史背景、民风、民俗、民情、地理、环境、医学、饮食、礼仪、文化等多方面知识,娓娓读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作为小说读可也,作为历史读可也,作为传记读亦可也,但此乃一般见识。其真正目的,在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寓学术性于通俗性之中”。是利用小说的形式来探讨伤寒学术,让学者在轻松愉悦阅读小说的同时,可领略伤寒学术的博大精深与奥妙所在。书中许多的学术探讨,乃喜奎君多年来研究伤寒的结晶,有独到的见解,其中不少有发人所未发者。如释《伤寒论》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言脉缓者,当是浮缓,虽古缓,但非指脉率,而是指脉体宽松;如释太阳腑证来路,言“太阳之病,本为表证,若失治误治,表证不解,循经入里,变化多端,然就所谓腑证而言,要有两端;一则邪入气分,影响膀胱,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每见小便不利,口渴欲饮等,治当通阳化气利水,方用五苓散”。“若表邪不解,入里化热,深入血分,瘀热互结,是谓太阳蓄血’。本证热与血结,但有轻重缓急之不同,治法大同而小异。可酌情选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之类。其将太阳经腑关系从发病学角度阐释得明白入微,使人对太阳腑证中五苓散证、桃核承气汤证类之发病原由认识清楚。特别是对抵当汤之“抵当”的注释,称是南阳方言,即水蛭的别称。抵当汤和麻黄汤、桂枝汤等命名方法一样,是以主药命名的,抵当汤即水蛭汤。当属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之论。

    再如《第九回 见财起意思作仇 触景生情义灭亲》论131条:“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小说中通过仲景与叔和答问的形式,说明“病发于阳”、“病发于阴”,其阴、阳二字,非指男女,亦非阴经阳经,更非胃阴、胃阳,实指体质而言的。阳即指实,即其人素有有形邪实;阴是指虚,即体内无有形之邪。同是误下,因体质不同,而造成的疾病也不同。素有水饮者,下后表邪内陷,与之相结,即病结胸;若素有无形之邪,下后表邪内陷,不能与有形之邪相结,只是无形之气结于中脘,则谓之痞,按之软,但气痞耳。至于大陷胸丸证,其性质仍属水热互结之证。综其所述,确实贴合临床实际,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有释疑、解惑之用。凡此不一一枚举。, http://www.100md.com(李家庚 湖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