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小肠、结肠疾病 > 肠癌 > 大肠癌
编号:11594947
要重视大肠癌的普查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5日 《家庭医生报》 2008年5月5日(总第1160期)
     近二十余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西方化,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大肠癌发病率都有增加的倾向。专家们认为,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与高脂肪饮食和运动不足等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关。大肠癌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变细、黏液便或脓血便、便血、贫血、腹部包块、指检直肠包块、腹胀和肠梗阻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大肠癌相关检查。但是,许多情况下大肠肿瘤已经发生而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因而普查显得特别重要。由于相当一部分大肠癌来自大肠腺瘤性息肉,普查发现息肉后肠镜下摘除能显著减少大肠癌的发生。以下疾病状态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或高危因素,容易发生大肠癌,要特别重视:

    1)大肠息肉,特别是腺瘤性息肉伴有异型增生者(或称为上皮内瘤变)。 一般认为大部分大肠癌起源于腺瘤,因此将腺瘤性息肉视为癌前病变。

    2)家族遗传性息肉和息肉病。

    3)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病程越长,癌变的几率越大。

    4)胆囊切除术后。

    5)有大肠癌家族史者,主张应至少在先发者发病年龄早10岁进行大肠镜检查。

    大肠癌普查主张在40岁以上人群中积极推广,在日本,目前普查一般先行粪便潜血试验2次, 反应阳性者则进一步接受大肠精密检查, 精密检查则包括全结肠镜,乙状结肠镜或钡剂灌肠X线摄影检查。

    专家简介

    汪芳裕
医学博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主攻方向为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早期诊断;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胃和大肠癌以及癌前病变;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内科综合诊治;炎症性肠病的内镜诊断与药物治疗等。咨询电话:024-80861126 80860020, http://www.100md.com(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汪芳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