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8年第19期
编号:11605110
创伤外科麻醉注意要点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8年第19期
     术前评估和准备

    由A(Airway)、B(Breathing)、C(Circulation)开始,以控制气道为前提。与外科医师、病人及家属、抢救人员交流。一些简单的问题,如 “深吸气”,“脖子痛吗” 会给你提供一些大概资料。

    要注意看不见的损伤,注意整体概况:气胸(呼吸音)、神经损伤和休克表现(四肢冷)。

    面部外伤常常伴有颅底骨折和颈椎损伤。在通常情况下,所有患者都要高度怀疑脊柱损伤可能。在搬运过程中,要颈部和整体固定。

    胸外伤患者要注意有无气胸、反常呼吸、心肺挫伤和心包填塞发生。

    尽可能进行如下检查:胸片、颈椎片、心电图、红细胞比容和尿血等检查,同时急送交叉配血。其他检查(如凝血、生化等)可以送,但不要干等结果。

    术前镇静药物尽量少用。手术室升温,液体加温,输血器准备就绪。运送病人时,常规给氧,并固定颈椎。应特别注意挤压综合征发生,事先要抢救休克。

    气道管理

    按饱胃处理,快速诱导。但遇到紧急情况时,喉头加压给氧也有必要。避免缺氧是关键。诱导剂须减量,因为病人多有休克或血容量不足情况。

    考虑用对心血管系统抑制小的药,如氯氨酮、依托米酯。地震挤压伤、血钾高、用罗库溴铵比较安全,但不要用(氯琥珀胆碱(司可林)。

    插管时,尽量减少搬动颈部,用颈部固定法(in-line fixation)。并将光导纤维插管(FOI)、插管喉罩、食管气道联合导管准备好。

    监护

    除监测心电图、氧饱和度、袖带血压外,要尽量使用潮末二氧化碳监测,动态观察呼吸、肺死腔和肺栓塞等。

    趁病人脉搏消失前,插动脉管。小血管插不进的,插大血管(肱、腋、和股动脉)。

    尽可能上大号中心静脉管(如Cordis 鞘)。操作失败的话,最好等到胸片显示本侧无气胸后,在开另一侧。如果患者出现腹腔、盆腔内出血,勿行股静脉插管。

    液体管理

    病人一般都存在脱水和失血情况。应先后补充容量、红细胞和凝血因子。补充容量应先晶体后胶体,然后补充血细胞、凝血因子、血小板等。晶体是第一步,宁多勿少。

    对大量输血患者,别忘记补钙。交叉配型来不及时,可给予O型血和ABO兼容血,先挽救生命。

    保温

    强调保温重点是避免死亡三角(低温、酸中毒、凝血功能异常的恶性循环)发生。应加高手术室室内温度,以及液体、血制品(血小板除外),可使用电热毯、灯和电热炉。

    其他注意要点

    在纠酸或碱化尿液时,要保证足够通气,不然细胞内二氧化碳蓄积会更严重。

    单纯休克患者,不要使用利尿剂 “催尿”,在纠正循环后,其肾功能会恢复。真正发生肾功衰患者,使用利尿剂也没有用。地震损伤导致挤压综合征较多,肾功能保护与利尿措施要斟酌考虑。抢救休克,补液在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