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10133
脊髓损伤者应早期投入康复训练和支具学习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26日 《家庭医生报》 2008年5月26日(总第1163期)
     急性脊髓损伤的基本处理原则首先是抢救生命,早期的手术减压,是预防和减少脊髓功能丧失的关键;而及时、系统的早期康复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是决定患者能否顺利地预防并发症,能否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通过代偿重新站起来的重要一步。脊髓损伤患者由卧床到使用轮椅,是个跨越;从使用轮椅到借助矫形支具或助行器,进而利用双拐蹒跚学步,同样是个新的飞跃,而且是个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伤残者体力、耐力、适应能力、代偿能力、协调能力、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总和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用支具,一般需经历如下五个过程——

    爬行与侧身翻滚练习:在此阶段,截瘫者犹如匍匐前行的婴幼儿,不断地增强自身本体感觉,这不仅仅是体力与耐力的训练,更主要的是本体感觉、位置感觉、协调感觉的提高过程。

    站立训练:这项最基本的练习内容是保护关节功能、防止挛缩和骨质疏松、维护基本骨代谢的最有效的过程,也是脊髓损伤者使用矫形器和助行器前最主要的基础训练,可通过平行杠和站立床来完成。

    平行杠内的早期练习:矫形器和助行器的早期使用,必须是在平行杠内进行,这是初期配带矫形器和助行器者平衡与重心移动训练的必经过程,由平行杠内达到伤残者的平衡调整体验与平衡本体感觉的提高。

    手扶式四点助行器的学习使用:在通过平行杠内的阶段训练后,病人可利用四点助行器进行移动训练,这种助行器是通过四边形变形的原理,在向前移动时可始终保持使用者左右移动时重心的稳定,随之变化向前移动。

    双拐的学习使用:经过上述的学习、训练过程,患者便进入拄拐练习走路的阶段,其前提是必须借助矫形器和助行器,真正实现脊髓损伤后的重新再行走。, 百拇医药(黑龙江 张俊(教授) 衣晓峰(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