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成化皇旁有心理医生
紫禁城奉先门旁的文华殿,窗明几净,上首端坐着朱元璋第六世孙——成化皇帝朱见深,地上匍匐着三位重臣阁老,正嚅嚅嗫嗫地向皇上启奏着什么。说也不信,朱见深当了七年皇帝,可还是第一次亲自召见内阁辅臣哩。
“皇上,彗星进犯紫微垣,恐有灾害降临。”
“是!”
“皇上应早做防备,祈求消灾免祸。”
“照例!”
“皇上,昨日御史有疏,请减京官俸薪。”
“是!”
“皇上,……”
“是!”…… ……
, 百拇医药 怎么啦?这皇上只会吐一字两字,究竟是字字珠玑,还是惜话如金?其实,这位皇帝自有难言之隐——口吃。他说起话来结结巴巴,既不体面又惹人暗笑,使自己越说越乱,越说越着急而灰心丧气,于是干脆来个不召见。在他治理国家的23年内,单独召见大臣真可谓屈指可数。
患口吃的人并不少见,口吃也算不上什么病,但它常会影响人际间的语言交往,影响社交。而社会环境常不能正确对待口吃,口吃者往往被作为取笑对象。在文艺作品中,也不时将口吃者作为笑料,并且多数是描写反面角色。这无形中给口吃者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试想,老师提问,口吃的学生站在那里结结巴巴,憋得脸红脖子粗,已经够受罪了,而同学的阵阵笑声,更增加其惶恐感,严重伤害他的自尊心。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扭曲其心灵,使其变得孤独、胆怯、怕羞,随之而来的是自卑。
口吃现象的本质是语言发音肌的痉挛,造成了发音的中断。心理因素显然起了很大作用。不少患者还会伴有一些精神症状,如易兴奋、情绪不稳定、胆小、容易惹恼,或伴恐惧感。上面所提的成化皇帝就有这种心理障碍。据说他坐久了或见了生人心里便不自在,非得让万贵妃陪伴他,替他呵护按摩才觉得舒服些。万贵妃比他大10岁,他会恋上她大概也反映了他有心理问题。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连他自己也觉得难堪,作为九五之尊又不能公开,太医中也没有心理医生可以开导他,可怜他惟有暗暗向生母皇太后倾诉自己的烦恼。
, 百拇医药
口吃是怎样形成的?口吃多数是在2~5岁时形成的,在此阶段小儿语言发育最快,但因为掌握的词语不足而难以表达清楚意思,于是常出现叠词现象,如吃饭叫“吃饭饭”,吃肉叫“吃肉肉”;用词也不当或出现倒装,穿衣成了“衣穿”等。此阶段如果受了严重心理打击,像受惊、环境突然变换、父母亡故,或讲话被突然打断、追逼、强迫说话,就会造成日后的口吃。朱见深就是在这个年龄段倒过大霉。
朱见深的生活本来十分顺当,1岁10个月就被册封为皇太子,这在明朝16个皇帝中绝无仅有。但时隔不久,他的老爸正德皇帝朱祁镇听信奸臣王振的话,效法他的曾祖父永乐大帝率50万大军去扫荡元蒙后裔,结果在土木堡遭到惨败,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蒙古兵抓去当了俘虏。相反,蒙古大军乘胜追击,所向披靡,锋芒直指京畿。可想而知这时明廷受了多大的惊吓,要多乱就有多乱。试想,朱见深虽说是皇太子,但在此环境中难免受到惊吓或得不到很好的照料;更倒霉的是他叔叔朱祁钰被拥立为新君即景泰帝后,为使自己一脉香火绵延不绝,又立他的长子见济为太子,而见深则降为沂王。史书虽未提及当时见深的心情与处境,但笔者认为这一剧变很可能是造成见深口吃的重要原因。
, 百拇医药
朱见深做了23年皇帝始终结巴着过日子,但只要不涉及讲话,其他方面的才能还不算差,从现今留下来的绘画或书法作品看,都很不错。他还精于射骑。但当时太医却怎么也没治好他的口吃。这里提请有口吃的读者注意,千万别相信什么治疗口吃的宫廷秘方之说。治疗口吃主要靠解除环境中的压力,治疗心理障碍和进行语言训练。造就良好的治疗环境是指千万不能嘲笑患儿或模仿患儿的口吃。模仿者得小心,虽说你是闹着玩取笑别人,一不留神你也很可能患上口吃,难以脱身,因为一些口吃患者往往是“自学成材”的。教口吃儿要耐心细心,说话速度要慢,尽量要有节奏感,让他们多学习朗读,或练唱歌。因为朗读或唱歌时可以顺顺当当不结巴。史载成化皇帝讲话不行,但“临朝宣旨,则琅琅如贯珠”。因为临朝宣旨,犹如背诵课文,朗读已熟,自然不会结巴了。
在本文结束前我想提醒读者的是,要注意预防口吃。当今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甜水中,优生优育,独生子女,家长与社会舆论把孩子捧为“小皇帝”。在这种优越环境下,口吃当然不多,但也存在着产生口吃的隐患:一是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太高,逼孩子学这学那,软硬兼施,使幼嫩的心理承受压抑,有可能造成说话结巴。二是父母离异增加,这种家庭剧变,犹如当年朱见深的遭遇,“小皇帝”的地位可能一落千丈,沦为受气包、倒霉蛋,若发生在2~5岁,那么口吃发生的危险就很大。愿天下父母者慎之,防之。, 百拇医药
“皇上,彗星进犯紫微垣,恐有灾害降临。”
“是!”
“皇上应早做防备,祈求消灾免祸。”
“照例!”
“皇上,昨日御史有疏,请减京官俸薪。”
“是!”
“皇上,……”
“是!”…… ……
, 百拇医药 怎么啦?这皇上只会吐一字两字,究竟是字字珠玑,还是惜话如金?其实,这位皇帝自有难言之隐——口吃。他说起话来结结巴巴,既不体面又惹人暗笑,使自己越说越乱,越说越着急而灰心丧气,于是干脆来个不召见。在他治理国家的23年内,单独召见大臣真可谓屈指可数。
患口吃的人并不少见,口吃也算不上什么病,但它常会影响人际间的语言交往,影响社交。而社会环境常不能正确对待口吃,口吃者往往被作为取笑对象。在文艺作品中,也不时将口吃者作为笑料,并且多数是描写反面角色。这无形中给口吃者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试想,老师提问,口吃的学生站在那里结结巴巴,憋得脸红脖子粗,已经够受罪了,而同学的阵阵笑声,更增加其惶恐感,严重伤害他的自尊心。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扭曲其心灵,使其变得孤独、胆怯、怕羞,随之而来的是自卑。
口吃现象的本质是语言发音肌的痉挛,造成了发音的中断。心理因素显然起了很大作用。不少患者还会伴有一些精神症状,如易兴奋、情绪不稳定、胆小、容易惹恼,或伴恐惧感。上面所提的成化皇帝就有这种心理障碍。据说他坐久了或见了生人心里便不自在,非得让万贵妃陪伴他,替他呵护按摩才觉得舒服些。万贵妃比他大10岁,他会恋上她大概也反映了他有心理问题。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连他自己也觉得难堪,作为九五之尊又不能公开,太医中也没有心理医生可以开导他,可怜他惟有暗暗向生母皇太后倾诉自己的烦恼。
, 百拇医药
口吃是怎样形成的?口吃多数是在2~5岁时形成的,在此阶段小儿语言发育最快,但因为掌握的词语不足而难以表达清楚意思,于是常出现叠词现象,如吃饭叫“吃饭饭”,吃肉叫“吃肉肉”;用词也不当或出现倒装,穿衣成了“衣穿”等。此阶段如果受了严重心理打击,像受惊、环境突然变换、父母亡故,或讲话被突然打断、追逼、强迫说话,就会造成日后的口吃。朱见深就是在这个年龄段倒过大霉。
朱见深的生活本来十分顺当,1岁10个月就被册封为皇太子,这在明朝16个皇帝中绝无仅有。但时隔不久,他的老爸正德皇帝朱祁镇听信奸臣王振的话,效法他的曾祖父永乐大帝率50万大军去扫荡元蒙后裔,结果在土木堡遭到惨败,全军覆没,他本人也被蒙古兵抓去当了俘虏。相反,蒙古大军乘胜追击,所向披靡,锋芒直指京畿。可想而知这时明廷受了多大的惊吓,要多乱就有多乱。试想,朱见深虽说是皇太子,但在此环境中难免受到惊吓或得不到很好的照料;更倒霉的是他叔叔朱祁钰被拥立为新君即景泰帝后,为使自己一脉香火绵延不绝,又立他的长子见济为太子,而见深则降为沂王。史书虽未提及当时见深的心情与处境,但笔者认为这一剧变很可能是造成见深口吃的重要原因。
, 百拇医药
朱见深做了23年皇帝始终结巴着过日子,但只要不涉及讲话,其他方面的才能还不算差,从现今留下来的绘画或书法作品看,都很不错。他还精于射骑。但当时太医却怎么也没治好他的口吃。这里提请有口吃的读者注意,千万别相信什么治疗口吃的宫廷秘方之说。治疗口吃主要靠解除环境中的压力,治疗心理障碍和进行语言训练。造就良好的治疗环境是指千万不能嘲笑患儿或模仿患儿的口吃。模仿者得小心,虽说你是闹着玩取笑别人,一不留神你也很可能患上口吃,难以脱身,因为一些口吃患者往往是“自学成材”的。教口吃儿要耐心细心,说话速度要慢,尽量要有节奏感,让他们多学习朗读,或练唱歌。因为朗读或唱歌时可以顺顺当当不结巴。史载成化皇帝讲话不行,但“临朝宣旨,则琅琅如贯珠”。因为临朝宣旨,犹如背诵课文,朗读已熟,自然不会结巴了。
在本文结束前我想提醒读者的是,要注意预防口吃。当今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甜水中,优生优育,独生子女,家长与社会舆论把孩子捧为“小皇帝”。在这种优越环境下,口吃当然不多,但也存在着产生口吃的隐患:一是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太高,逼孩子学这学那,软硬兼施,使幼嫩的心理承受压抑,有可能造成说话结巴。二是父母离异增加,这种家庭剧变,犹如当年朱见深的遭遇,“小皇帝”的地位可能一落千丈,沦为受气包、倒霉蛋,若发生在2~5岁,那么口吃发生的危险就很大。愿天下父母者慎之,防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