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遗尿,事出有因
只因尿床遭遗弃
广州消息:廖伦先,10岁,因为尿床,被 认为“是一个讨债的种”,爸爸将他赶出家门,在广州流浪了一年多。
廖伦先被赶出家门那年不满8岁,妈妈生下他就死了,爸爸成了光棍,好吃懒做。更不幸的是,廖伦先有尿床的毛病,晚上睡着了控制不住,早上起来床单就是湿的,因此他天天挨打挨骂。一次与爸爸斗闹时,爸爸说他是讨债的种,叫他滚,病好了再回来。
小伦先盼望着晚上不尿尿,病能好。可是,他每天抱成一团蜷缩在墙角边时,屁股下面的水泥地上总是一摊湿的。
摘自《广州日报》
(编者按:屋漏偏逢连夜雨,小伦先出生后母亲便离他而去。失去母亲的他,又天天尿床,难道他真是“讨债的种”?尿床是失去母亲关爱所致,还是事出有因?尿床能治吗?请看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陈述枚教授的分析文章。)
, http://www.100md.com
孩子遗尿,事出有因
看到这则新闻,在同情小伦先不幸遭遇的同时,我也为之愤愤不平。我以前在《家庭医生》中谈过小儿遗尿问题,多次谆谆告诫父母应善待遗尿儿,因为遗尿决非孩子顽皮、懒惰、不听话或故意与父母过不去的行为。除非痴呆儿,孩子是决不会以遗尿为乐,或拿遗尿闹着玩的。他们心理上多数已存在自卑、怕羞和紧张不安,打骂、责罚不仅无效,更会扭曲他们不成熟的心理,从而走向两个极端——或桀骜不驯或委琐迟钝。像小伦先的爸爸这样把遗尿孩子赶出家门,更是一种错误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遗尿发生率是相当高的,据国外统计,5岁小孩仍有15%遗尿,10岁有7%,在成人甚至已为人父母者,也有个别会遗尿。因此遗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决非个别孩子的身心问题。
众所周知,人刚生下来是不会控制屎尿的,就像新生婴儿不会拿筷子吃饭,不会唱歌吟诗一样,排尿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建立的。有些孩子很快能自己掌握排尿,有些却较迟,若超过5~6岁还未掌握排尿能力,就算遗尿症。
, 百拇医药
人类控制排尿能力不成熟的原因多种多样,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与遗传关系密切。父母狠心责怪孩子遗尿时,必须扪心自问,病根是不是在自己身上。据统计,双亲一方有遗尿,其子女有40%也会遗尿。若父母双方都是“濑尿虾”(粤语,即遗尿),那他们的子女几乎80%会有遗尿的毛病;相反,父母均非“濑尿虾”,那么其子女仅有15%会遗尿。近年来,丹麦医生已从“濑尿”家族中找到遗尿的遗传基因,是在第13对常染色体长臂13~14.3上。因此,父母必须认识这一点,从而关心、善待遗尿的孩子。有条件者可请有经验的医生诊治,无条件者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遗尿儿控制和减少遗尿次数。
1.晚饭后不再饮水和吃多汁水果,临睡前吃一点干食。
2.若孩子遗尿有比较固定的时间,如半夜1点或3点,那就在半夜12点或两点唤醒孩子把尿排尽。
3.白天和临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
, 百拇医药 4.不要吃太凉性的食物,不得病不要喝凉茶。
5.用图表记录每天遗尿的情况,在不遗尿的当天即对孩子给予红星或红花表扬鼓励,增强孩子克服遗尿的信心。
将小孩唤醒排尿必须持之以恒,坚持数月会有好处,当然这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耐心。而像报导中的那位父亲把遗尿的孩子看做是“讨债的种”,并逐其离家,那是谈不上什么爱心的,只不过是借用迷信来摆脱自己的困境而已。
当然在有条件的家庭,如离医院较近,能时时获得医生的照看,可以用治遗尿的药如丙米嗪、阿密替林、弥凝等治疗,但药效也并非百分之百,而且多数要服药至少3个月或1年。
遗尿儿并不少见,但如廖伦先的父亲那种不通情理的做法却是十分少见的。仅从新闻来看,笔者觉得小伦先不像是单纯的尿床问题,好像有尿失禁的表现,即自己无法控制或忍不住要排尿。医学上的遗尿症主要是指睡眠时出现排尿现象,至少每周一次。若在清醒状态下,不管白天、黑夜忍不住会尿在裤子里,或在不知不觉中尿漏出洒在裤子里,不能算单纯的遗尿症,应诊断为尿失禁。小伦先是否属于尿失禁,因笔者未亲自诊察难以定论。尿失禁多有器质性病变,如控制膀胱的神经和控制该神经的中枢有病变,或先天性腰骶脊柱裂,后天的腰骶神经损伤,膀胱、尿道尤其是尿道括约肌病变等。这类疾病很多,无法一一列出。不言而喻,治疗是十分困难的。, 百拇医药
广州消息:廖伦先,10岁,因为尿床,被 认为“是一个讨债的种”,爸爸将他赶出家门,在广州流浪了一年多。
廖伦先被赶出家门那年不满8岁,妈妈生下他就死了,爸爸成了光棍,好吃懒做。更不幸的是,廖伦先有尿床的毛病,晚上睡着了控制不住,早上起来床单就是湿的,因此他天天挨打挨骂。一次与爸爸斗闹时,爸爸说他是讨债的种,叫他滚,病好了再回来。
小伦先盼望着晚上不尿尿,病能好。可是,他每天抱成一团蜷缩在墙角边时,屁股下面的水泥地上总是一摊湿的。
摘自《广州日报》
(编者按:屋漏偏逢连夜雨,小伦先出生后母亲便离他而去。失去母亲的他,又天天尿床,难道他真是“讨债的种”?尿床是失去母亲关爱所致,还是事出有因?尿床能治吗?请看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陈述枚教授的分析文章。)
, http://www.100md.com
孩子遗尿,事出有因
看到这则新闻,在同情小伦先不幸遭遇的同时,我也为之愤愤不平。我以前在《家庭医生》中谈过小儿遗尿问题,多次谆谆告诫父母应善待遗尿儿,因为遗尿决非孩子顽皮、懒惰、不听话或故意与父母过不去的行为。除非痴呆儿,孩子是决不会以遗尿为乐,或拿遗尿闹着玩的。他们心理上多数已存在自卑、怕羞和紧张不安,打骂、责罚不仅无效,更会扭曲他们不成熟的心理,从而走向两个极端——或桀骜不驯或委琐迟钝。像小伦先的爸爸这样把遗尿孩子赶出家门,更是一种错误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遗尿发生率是相当高的,据国外统计,5岁小孩仍有15%遗尿,10岁有7%,在成人甚至已为人父母者,也有个别会遗尿。因此遗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决非个别孩子的身心问题。
众所周知,人刚生下来是不会控制屎尿的,就像新生婴儿不会拿筷子吃饭,不会唱歌吟诗一样,排尿控制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建立的。有些孩子很快能自己掌握排尿,有些却较迟,若超过5~6岁还未掌握排尿能力,就算遗尿症。
, 百拇医药
人类控制排尿能力不成熟的原因多种多样,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与遗传关系密切。父母狠心责怪孩子遗尿时,必须扪心自问,病根是不是在自己身上。据统计,双亲一方有遗尿,其子女有40%也会遗尿。若父母双方都是“濑尿虾”(粤语,即遗尿),那他们的子女几乎80%会有遗尿的毛病;相反,父母均非“濑尿虾”,那么其子女仅有15%会遗尿。近年来,丹麦医生已从“濑尿”家族中找到遗尿的遗传基因,是在第13对常染色体长臂13~14.3上。因此,父母必须认识这一点,从而关心、善待遗尿的孩子。有条件者可请有经验的医生诊治,无条件者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遗尿儿控制和减少遗尿次数。
1.晚饭后不再饮水和吃多汁水果,临睡前吃一点干食。
2.若孩子遗尿有比较固定的时间,如半夜1点或3点,那就在半夜12点或两点唤醒孩子把尿排尽。
3.白天和临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
, 百拇医药 4.不要吃太凉性的食物,不得病不要喝凉茶。
5.用图表记录每天遗尿的情况,在不遗尿的当天即对孩子给予红星或红花表扬鼓励,增强孩子克服遗尿的信心。
将小孩唤醒排尿必须持之以恒,坚持数月会有好处,当然这是一件苦差事,需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耐心。而像报导中的那位父亲把遗尿的孩子看做是“讨债的种”,并逐其离家,那是谈不上什么爱心的,只不过是借用迷信来摆脱自己的困境而已。
当然在有条件的家庭,如离医院较近,能时时获得医生的照看,可以用治遗尿的药如丙米嗪、阿密替林、弥凝等治疗,但药效也并非百分之百,而且多数要服药至少3个月或1年。
遗尿儿并不少见,但如廖伦先的父亲那种不通情理的做法却是十分少见的。仅从新闻来看,笔者觉得小伦先不像是单纯的尿床问题,好像有尿失禁的表现,即自己无法控制或忍不住要排尿。医学上的遗尿症主要是指睡眠时出现排尿现象,至少每周一次。若在清醒状态下,不管白天、黑夜忍不住会尿在裤子里,或在不知不觉中尿漏出洒在裤子里,不能算单纯的遗尿症,应诊断为尿失禁。小伦先是否属于尿失禁,因笔者未亲自诊察难以定论。尿失禁多有器质性病变,如控制膀胱的神经和控制该神经的中枢有病变,或先天性腰骶脊柱裂,后天的腰骶神经损伤,膀胱、尿道尤其是尿道括约肌病变等。这类疾病很多,无法一一列出。不言而喻,治疗是十分困难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