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孤儿病重现都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出现了许多孤儿,政府把这些孩子收容到一个条件非常好的孤儿院里。孩子们在孤儿院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是当时一般家庭所不能比拟的。然而,人们惊奇地发现,那里的孩子身心发育状况并不太理想。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孩子们身上的不正常现象,是缺乏母爱所致。
前些年,有一位经营房地产的老总,夫妇俩都在一个公司里上班,工作非常忙碌,经常出差,简直是“来无踪,去无影,居无定所”,无法顾及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于是夫妇多方打听后,认为我家条件好,非要把他们的女儿寄托在我们家不可,我们只好答应“试一试”。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试就是5年多。这5年内,孩子与我们关系融洽,相处得非常好,给我们这个“空巢家庭”增添了难得的乐趣,我们这临时组织起来的老少三口之家,生活得十分愉快,她的父母也非常放心。
到了五年级,有一天放学后,女孩正在做作业。突然,我发现她哭了起来,还哭得很伤心。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紧问:“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她摇摇头。我摸摸她的头,一点儿也不热。我又问:“是谁欺负你了?”她还是一个劲儿摇头。那究竟是怎么啦?我很着急。经我再三追问,女孩竟然哭泣着说出了这样一番让人震惊的话:
, 百拇医药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她的爸爸妈妈)就把我送到全托幼儿园,一星期才能见到他们一面。现在,我上小学了,他们又把我送到了你们家,还是一星期接我一回。”女孩觉得委屈得不得了。她稍稍停顿了一下,就狠狠地说:“他们这样对待我,等他们老了,我也把他们送到敬老院,也一个星期接他们一次!”
这最后的话,几乎是大声喊出来的!足见她这番话,已在心里憋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了,那天不知因为什么事而突然爆发了出来。我们也真是太大意了,怎么就没有觉察到呢!
我赶紧给她的妈妈打电话,让她赶快接孩子回家。
她的父母把孩子放在我家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保证她能上学。我们把孩子接受了下来,同样也是为了孩子。万万没有想到,她的父母和我们夫妇,都是怀着一颗好心,办了一件错事。
父母之爱,是一种天然的爱,是由血缘关系滋生的一种爱。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说过:“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就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爱,都不能超过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之爱,是精神食粮中的“精品”和“极品”,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是金钱买不来的,是别人不能替代的。
, http://www.100md.com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有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把他放在祖父母或别人家里,时间久了,孩子就不认得父母了;有的交给保姆看护,由于保姆精心照料,孩子把保姆叫“妈妈”,而对母亲叫“阿姨”,有的甚至把亲生母亲看成是“狼外婆”,惟恐避之不及。
孩子小时候独立生存和生活能力差,对成年人依赖性很大,对父母的依赖性尤为强烈,因为他们觉得父母是最可信、最可靠的依靠者和保护者。在父母身边,他们最放心、最安心、最顺心、最舒心,最具有安全感。他们心情舒畅、轻松,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有了父母之爱,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旦离开他们的父母,他们就觉得被父母“抛弃”了,产生很大的失落感,似乎父母不再爱他们了。认为连亲生父母都不再爱自己的孩子,就会觉得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什么真情的。他们对别人也就会变得冷漠、无情,甚至防范、敌视、报复一切人。
有的父母说:“我们离开孩子,不论去深造还是经商,还不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我相信这话是真实的。但是,孩子们不会想得那么长远,未来的父母之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们最需要的是现实中的父母之爱。
为了孩子的幸福和身心健康发育,做父母的有责任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孩子。父母要深造,要挣钱,要享受,要实现“个人价值”,不能以牺牲对孩子的爱为代价。有了孩子,当然就不能再像没有孩子时那样潇洒轻松、“无孩一身轻”了,就该累点、忙点、苦点。
奉劝父母们,要是只顾自己,不顾孩子,你们会得不偿失、后悔莫及的。, http://www.100md.com
前些年,有一位经营房地产的老总,夫妇俩都在一个公司里上班,工作非常忙碌,经常出差,简直是“来无踪,去无影,居无定所”,无法顾及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于是夫妇多方打听后,认为我家条件好,非要把他们的女儿寄托在我们家不可,我们只好答应“试一试”。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试就是5年多。这5年内,孩子与我们关系融洽,相处得非常好,给我们这个“空巢家庭”增添了难得的乐趣,我们这临时组织起来的老少三口之家,生活得十分愉快,她的父母也非常放心。
到了五年级,有一天放学后,女孩正在做作业。突然,我发现她哭了起来,还哭得很伤心。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紧问:“怎么啦?身体不舒服?”她摇摇头。我摸摸她的头,一点儿也不热。我又问:“是谁欺负你了?”她还是一个劲儿摇头。那究竟是怎么啦?我很着急。经我再三追问,女孩竟然哭泣着说出了这样一番让人震惊的话:
, 百拇医药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她的爸爸妈妈)就把我送到全托幼儿园,一星期才能见到他们一面。现在,我上小学了,他们又把我送到了你们家,还是一星期接我一回。”女孩觉得委屈得不得了。她稍稍停顿了一下,就狠狠地说:“他们这样对待我,等他们老了,我也把他们送到敬老院,也一个星期接他们一次!”
这最后的话,几乎是大声喊出来的!足见她这番话,已在心里憋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了,那天不知因为什么事而突然爆发了出来。我们也真是太大意了,怎么就没有觉察到呢!
我赶紧给她的妈妈打电话,让她赶快接孩子回家。
她的父母把孩子放在我家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家庭生活环境,保证她能上学。我们把孩子接受了下来,同样也是为了孩子。万万没有想到,她的父母和我们夫妇,都是怀着一颗好心,办了一件错事。
父母之爱,是一种天然的爱,是由血缘关系滋生的一种爱。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说过:“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就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爱,都不能超过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之爱,是精神食粮中的“精品”和“极品”,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是金钱买不来的,是别人不能替代的。
, http://www.100md.com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有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把他放在祖父母或别人家里,时间久了,孩子就不认得父母了;有的交给保姆看护,由于保姆精心照料,孩子把保姆叫“妈妈”,而对母亲叫“阿姨”,有的甚至把亲生母亲看成是“狼外婆”,惟恐避之不及。
孩子小时候独立生存和生活能力差,对成年人依赖性很大,对父母的依赖性尤为强烈,因为他们觉得父母是最可信、最可靠的依靠者和保护者。在父母身边,他们最放心、最安心、最顺心、最舒心,最具有安全感。他们心情舒畅、轻松,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有了父母之爱,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旦离开他们的父母,他们就觉得被父母“抛弃”了,产生很大的失落感,似乎父母不再爱他们了。认为连亲生父母都不再爱自己的孩子,就会觉得人与人之间是没有什么真情的。他们对别人也就会变得冷漠、无情,甚至防范、敌视、报复一切人。
有的父母说:“我们离开孩子,不论去深造还是经商,还不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我相信这话是真实的。但是,孩子们不会想得那么长远,未来的父母之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们最需要的是现实中的父母之爱。
为了孩子的幸福和身心健康发育,做父母的有责任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孩子。父母要深造,要挣钱,要享受,要实现“个人价值”,不能以牺牲对孩子的爱为代价。有了孩子,当然就不能再像没有孩子时那样潇洒轻松、“无孩一身轻”了,就该累点、忙点、苦点。
奉劝父母们,要是只顾自己,不顾孩子,你们会得不偿失、后悔莫及的。,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