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维生素,随心所欲不得益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药物,俗称“抗菌消炎药”。抗生素用得好,病就好转得快;用得不当,会延误病情或诱发各种合并症。下面是常见的几种不正确用法。
服用方法不正确 某日笔者听到两位妇女的一段对话,妇女甲:“我的孩子这几天发烧,医生说是细菌感染,开了消炎药口服,我按时给孩子服药。为了好得快些,我还加了凉茶,与消炎药混合后一起喂,但就是不见好,不知是不是医生的药不对症?”妇女乙:“是你搞错了,大嫂子!西药与中药不能一起服,会影响效果的。应该将消炎药用热水溶开,然后再喂。”其实这位好心的妇女乙也错了。中药与西药不能一起服用是由于中药的某些化学成分可影响西药的吸收。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等多数西药亦不宜用热开水拌和,过高的温度可破坏其有效成分,影响疗效。现时有些小儿剂型的口服抗生素可溶在牛奶中给婴儿喂服,不会有明显的药味,这的确大大方便了家长。值得注意的是,要待牛奶降至温热时才加药。
疗程不当 曾经有一患儿,咽炎合并颈淋巴结炎,当时医生开了三天抗生素口服,并嘱服完后再诊。家长也按时给孩子服药,三天后咽痛减轻,颈淋巴结也缩小了,家长以为病好了,就没有再找医生。结果两天后颈淋巴结再次肿大,压之有痛感,家长这才慌了手脚,带着患儿来找笔者。笔者继续给予抗生素口服,直到肿大的淋巴结消退后三天才停药,以后未再复发。这是一例典型的抗生素疗程不足的病例,由于疗程不足,病菌未清除,导致疾病复燃。上述那位医生的交待是正确的,先服药后再复诊,如有效,继续服药直至症状体征消失后三天。与上述情况不同的是,有些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多数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但当感冒症状较重或病程较长时,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给些口服抗生素预防,这时用抗生素主要是预防性质,症状好转即可停药,不必继续服用下去。
, 百拇医药
滥用抗生素 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消炎药,家中备用数种抗生素,有病就随便服一种,一两次无效后又改另一种,毫无目的和规律。曾有一小孩出现低热、刺激性干咳,由于家长是双职工,没时间带小孩看病,将家中存有的羟氨苄青霉素给小孩服,病没好,皮肤还出现了较多的皮疹。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支原体肺炎,药物过敏性皮疹”,停用羟氨苄青霉素,给予阿奇霉素(一种抗生素)和抗过敏治疗后好转。其实抗生素并不是对所有感染性疾病都有效。平时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上面曾提到的抗生素对病毒感染就无效,对其他病原微生物,所用的抗生素亦应有所选择。该例是支原体感染(并不少见),应该用红霉素一类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而家长为贪图方便给了羟氨苄青霉素,病没治好还引起过敏反应,可谓雪上加霜。
打针必然比口服好得快 不少家长都持有这种心态,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医院要求打针、静脉用药。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支原体肺炎等确须静脉用抗生素,然而一般的感染口服抗生素就足够了。笔者在上一期的《家庭医生》中已提到过这个问题。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有些家长在孩子患病时带去医院每日静脉注射抗生素一次,这也是不妥的。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是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都要将一天的总量分次给予,才会有好的效果,无论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都是这样。
总之,口服抗生素须遵循医嘱,合理应用。近年来由于制药工艺的进步,儿童剂型的口服抗生素多带有水果香味,容易服用,副作用也小,这本来是好事,但又会成为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一些药店惟利是图,随便出售抗生素,亦为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正确应用抗生素会引起致病菌耐药,耐药致病菌的流行不仅仅危害到个人,还会危害到某个地区乃至全球,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将口服抗生素列为处方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百拇医药
服用方法不正确 某日笔者听到两位妇女的一段对话,妇女甲:“我的孩子这几天发烧,医生说是细菌感染,开了消炎药口服,我按时给孩子服药。为了好得快些,我还加了凉茶,与消炎药混合后一起喂,但就是不见好,不知是不是医生的药不对症?”妇女乙:“是你搞错了,大嫂子!西药与中药不能一起服,会影响效果的。应该将消炎药用热水溶开,然后再喂。”其实这位好心的妇女乙也错了。中药与西药不能一起服用是由于中药的某些化学成分可影响西药的吸收。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抗生素等多数西药亦不宜用热开水拌和,过高的温度可破坏其有效成分,影响疗效。现时有些小儿剂型的口服抗生素可溶在牛奶中给婴儿喂服,不会有明显的药味,这的确大大方便了家长。值得注意的是,要待牛奶降至温热时才加药。
疗程不当 曾经有一患儿,咽炎合并颈淋巴结炎,当时医生开了三天抗生素口服,并嘱服完后再诊。家长也按时给孩子服药,三天后咽痛减轻,颈淋巴结也缩小了,家长以为病好了,就没有再找医生。结果两天后颈淋巴结再次肿大,压之有痛感,家长这才慌了手脚,带着患儿来找笔者。笔者继续给予抗生素口服,直到肿大的淋巴结消退后三天才停药,以后未再复发。这是一例典型的抗生素疗程不足的病例,由于疗程不足,病菌未清除,导致疾病复燃。上述那位医生的交待是正确的,先服药后再复诊,如有效,继续服药直至症状体征消失后三天。与上述情况不同的是,有些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多数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但当感冒症状较重或病程较长时,有可能合并细菌感染,医生可能会给些口服抗生素预防,这时用抗生素主要是预防性质,症状好转即可停药,不必继续服用下去。
, 百拇医药
滥用抗生素 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消炎药,家中备用数种抗生素,有病就随便服一种,一两次无效后又改另一种,毫无目的和规律。曾有一小孩出现低热、刺激性干咳,由于家长是双职工,没时间带小孩看病,将家中存有的羟氨苄青霉素给小孩服,病没好,皮肤还出现了较多的皮疹。经医生检查后诊断为“支原体肺炎,药物过敏性皮疹”,停用羟氨苄青霉素,给予阿奇霉素(一种抗生素)和抗过敏治疗后好转。其实抗生素并不是对所有感染性疾病都有效。平时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上面曾提到的抗生素对病毒感染就无效,对其他病原微生物,所用的抗生素亦应有所选择。该例是支原体感染(并不少见),应该用红霉素一类的抗生素,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等,而家长为贪图方便给了羟氨苄青霉素,病没治好还引起过敏反应,可谓雪上加霜。
打针必然比口服好得快 不少家长都持有这种心态,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医院要求打针、静脉用药。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支原体肺炎等确须静脉用抗生素,然而一般的感染口服抗生素就足够了。笔者在上一期的《家庭医生》中已提到过这个问题。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有些家长在孩子患病时带去医院每日静脉注射抗生素一次,这也是不妥的。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是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都要将一天的总量分次给予,才会有好的效果,无论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都是这样。
总之,口服抗生素须遵循医嘱,合理应用。近年来由于制药工艺的进步,儿童剂型的口服抗生素多带有水果香味,容易服用,副作用也小,这本来是好事,但又会成为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一些药店惟利是图,随便出售抗生素,亦为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正确应用抗生素会引起致病菌耐药,耐药致病菌的流行不仅仅危害到个人,还会危害到某个地区乃至全球,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将口服抗生素列为处方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