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综合信息
编号:11604686
四时调养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36期
     春季阳气上升,万物萌发,使人感到一种万象更新的气息。春季食养的原则是减酸益甘而养脾气。因为春天肝气旺,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不能再助长肝气以免过旺,这样可以保护脾气不受克伐。甘是脾的本味,为了抗御肝气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强脾气,可以此加强机体的防御。又因为春季脾胃容易受损,因此应注意少进难以消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如酒不宜过量,冷饭、粽子、粘冷油腻之物均应严格控制,以免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夏季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此时,人体内的心火也随之旺盛。“心主火,味属苦,火能克金”,与春季当减酸原理相似的生克机理,夏季应减苦而增辛。减苦味拿物可以防止心火过旺,增加辛味食物可增强肺气的抗御能力。另外夏季气温较春季更为升高,湿度也渐渐增大,可是当进甘凉或辛凉解暑的食物和具有清暑利湿功能的食物,但应避免过食冷饮损伤阳气。

    夏季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气,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日子,故谓“夏至一阴生”。夏至与冬至是天地之间阴阳气交的重要时刻,因此也是对人体进行调理和纠正阴阳失调的最佳时机,是治疗寒病痼疾及纠正寒体的最佳时机,所谓“冬病夏至”。《内经》有“春夏养阳”的理论,意思是在此时更应注意培护人体的阳气,可在食疗中适当选用温养之品,如鸡肉、乳鸽、生姜、干姜等。

    秋季气温开始下降,空气中的温度也逐渐下降。秋燥当令,人们往往会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一派燥象。早秋多温燥,晚秋多凉燥。除以润燥为食养的主要原则之外,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是其大法。秋属金,味属辛,此时肺气旺,过食辛味会是肺气更盛而犯肝伤肝,故宜减辛。肝主酸,秋季多食酸味食物则有利于固护肝气,以防肺气之来侵。应注意的是秋季润燥的水果并非人人皆宜,应遵循辩体质选饮食的养生原则,凡脾虚湿重而泄泻者,肺寒咳嗽而痰粘者,仍以少吃养阴留湿之水果为好,否则泄者更泄,咳者痰更多。此时, 苡仁、苦杏仁、白扁豆之类仍应常吃。

    冬属水,味属咸,主于敛藏。冬季肾气旺,其饮食原则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因为过食咸味可使肾气亢盛而伐心火,增加心病的发生率,增加苦味可以增心气之抗病能力而不受邪侵。《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这是因为秋冬季节进入收藏之时,此时对阴精物质的需要量增加,为来年春天的生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冬令进补”已属家喻户晓。具有补阳功能之食物有:羊肉、狗肉、鹿肉、海马、韭菜、核桃仁、麻雀、虾、泥鳅等;具有滋阴功能的食物有:芝麻、木耳、松子、牛奶、兔肉、鸭、蜂蜜、鱼鳔、燕窝、蛤蜊肉、山药等。可根据各人不同的体质选择。,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