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教育 > 学习体会
编号:11604494
医古文中常见成语集萃(三)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41期
     14.生而知之 张机《<伤寒论>序》:“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文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生而知之指秉性异人,不经学习,生来就有知识。《论语·述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汉·蔡邕《太傅胡广碑》:“生而知之,闻一睹十,是以周览六经,博总群议。”

    15.多闻博识 张机《<伤寒论>序》:“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文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多闻博识意为多听广记,即增加见闻,积累广博知识。识,音zhì,记住。《论语·述而》:“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6.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张机《<伤寒论>序》:“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皮之不存,毛将安附,意为皮都没有了,毛长在哪儿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安,哪儿;附,依附。《左传·僖公十四年》:“秦饥,使乞籴于晋,今人弗予。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傅,通“附”。引文用以说明没有健康的身体,身外之物根本没有用处。

    17.朱紫混淆 张介病《病家两要说》:“任医非难也,而难于临事不惑,确有主持,而不致朱紫混淆者之为更难也。”

    朱紫混淆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以邪好而乱正色。”后来以朱紫比喻正邪美恶。《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

    18.讹以传讹 张介宾《<类经>序》:“第以人心积习既久,讹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

    讹以传讹意为把本来不正确的东西又错误地传开去,越传越错。讹,错误。宋·王柏《默成定武兰亭记》:“南渡以来,纷纷翻刻,几千石矣,讹以传讹,仅同儿戏。”明·王骥德《曲律》:“凡此类皆衬字太多之故,讹以传讹,无所底止。”

    19.如临深渊 《素问·宝命全形篇》:“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如临深渊意为好像站在深渊的边缘。比喻心存戒备,小心谨慎。临,面对;渊,深水潭。《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宋·苏易简《陈宫井记》:“唐尧统天,文思安安,御彼黄屋,如临深渊,此避兵之井也。”

    20.弄斧班门 张介宾《<类经>序》:“固非敢弄斧班门,然不屑沿街持钵。故凡遇驳正之初,每多不讳。”

    弄斧班门也作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含不自量的意思。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郢,据《庄子·徐无鬼》记载,是楚国郢都的巧匠。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百拇医药(彭榕华 福建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