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04455
审证求因辨治降压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942期
     临床实践是中医学的命脉,通过实践来验证、完善理论。医生治病要看疗效,疗效体现在患者身上。

    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可概括为七情所伤,内伤虚损,忧思劳倦等引起的肝肾阴阳失调。病因在肝,根源在肾,肝肾阴阳平衡失调为主要发病机制。肝肾两脏的虚实病变,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虽有其各自的主要病理机制,但在同类疾病中有其共性、个性和特殊性;往往病期虽同,而见证却有异。故此,辨证务以“求因”为主,“审证”为凭。对一些乏效,错杂之病变,要变通治之,使四时阴阳有序,理法方药一致,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治疗原则

    1.既要从人的整体上认识高血压病的本质,又要从局部病变的相互关系和证候特点上“审证求因”,调整情志,调整气机,维护调节人体正气,疏通血气,令其调达。使受损的脏器功能得以恢复,使造成高血压的诱因得以控制,从而改善增强活血功能,使气血运行通畅,使血压自我调整到阴阳平衡,从改善病机病证中达到血压下降。
, 百拇医药
    2. 不应受毫米汞柱所限。在某种情况下由于受水银柱高低的影响,常是运用潜镇药而少用或不敢用升阳药(有升举阳气的药),大多认为毫米汞柱高,就需用重镇潜阳药使其下降,而忽视了中医治病是从人的整体观去“辨证论治”,忽视了阴阳寒热虚实的要领。其实有升阳作用的药不完全升血压,潜镇药也不完全降血压。毫米汞柱本身并无寒热虚实和体质强弱之分,水银柱的高低是帮助在治疗中的参考和临证应采取的方法措施,但不能受其所限,不能片面单纯追求降压的思路。对高血压的辨证论治,主要应“求因”、“治本”,要详审“七情”病因和肝肾阴阳失衡等的病机病证,避免牵强附会地将高血压与肝热、肝阳之实热证联系在一起,临证一见血压偏高不辨虚实寒热即投以平肝潜阳类药物,如生赭石、生石决明等。尤其是老年虚性高血压更应该注意此点。

    ⑴重视早期高血压病的治疗

    高血压病初期,内脏器官尚未受损,血压多是不稳,且临床症状较明显,此时要控制病情发展,恰是应用中医药治疗的较好时期。否则使高血压病发展到中晚期,不仅治疗较难,而且会导致心、脑、肾等功能的严重损害,甚至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应重视早期治疗,早期预防。以“治未病”的理念为指导思想,防患于未然。
, http://www.100md.com
    ⑵中晚期高血压病的治疗要领

    中晚期(Ⅱ、Ⅲ期)高血压病已发展到心、脑、肾等功能的病变,此时在治疗上就不能着重以降血压为治疗重点,而应以就诊时的“病证”为其治疗上的重点,通过治疗“病证”得以改善。

    治疗用药

    1.治疗是对体内偏颇的调整,是治本之举。对高血压的治疗多以平肝邪热,降逆熄风,补肾平肝,滋阴潜阳,镇肝熄风等作为治疗用药依据。由于高血压病证错综复杂,因此在治疗上既有常法之策,又要有变法之治,不能拘守一法一方。

    2. 用药既要分清虚实寒热,又要根据不同病期和不同病情遣方用药,临床既要掌握好有升阳作用和潜镇药物对高血压病的辩证关系,避免临床不敢用温补药及有升清作用药物,而只着眼于降压药物。要充分加深理解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的理论含义,才能认识体会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寒湿中阻,脾肾两虚者,方药用苍术20g,党参15g,茯苓15g,肉桂6g,续断15g,吴萸6g,仙茅18g,川楝子10g,桑螵蛸15g,当归10g,泽泻15g,甘草6g,沉香面2g(分冲)。

    肝热阳亢,风痰上扰者,方药用天麻10g,钩藤16g,川芎10g,菊花10g,赤芍15g,珍珠母30g,白蒺藜10g,僵蚕10g,全虫3g,龙胆草8g,大黄炭10g,黄连10g,地龙15g,益母草15g,羚羊粉0.3g(分冲)。

    临证加减

    (1)视力模糊较重时,加蒙花10g,地丁15g,以清肝化瘀而明目;

    (2)肢体活动不利多寐神呆明显时,加菖蒲10g,郁金12g,全虫3g,蜈蚣3条,水蛭3g,以豁痰开窍,搜络解毒,祛瘀生新;

    (3)痰热盛时,加胆星10g,天竺黄10g,半夏10g,以加强清化痰热之力;
, http://www.100md.com
    (4)情志不舒易怒明显时,加柴胡8g,枳壳10g,以舒肝理气而解郁;

    (5)出现肩背肢体串痛时,加葛根20g,秦艽15g,桑枝30g,以解肌祛风而活络;

    (6)见有阴虚(舌转为红,口干)时,加麦冬15g,龟板15g,以育阴潜阳;

    (7)出现烦躁牙痛时,加升麻3~10g,合胆草以清解泻热,升清而降浊;

    (8)大便不畅时,加熟军6~10g,或草决明15~20g,以加强泻热通便之力;

    (9)症兼头晕、胸闷、呃逆时,加复花10g,赭石15g,生杷叶15g,以降肝胃气逆而止头晕呃逆;

    (10)血压波动不稳时,随症选用白芍10g,夏枯草15g,益母草15g,以养血平肝而降血压。

    在治疗过程中,见清阳被扰而出现头昏神呆时,选用升麻、柴胡、葛根等,升阳祛风舒筋活络药,伍以全虫、蜈蚣、水蛭等解毒散结,搜络祛瘀生新药合用(在原服西药降压药减味减量的情况下),血压还能够平稳下降,按中医辨证用升阳类药物,并无升压之虞。, http://www.100md.com(孙伯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