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696152
治感冒的万能方——败毒散和荆防败毒散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17日 《中国医药报》 2008.06.17
     □杨桢 高琳

    败毒散是宋代大医家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名方,由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组成,主治外感风寒湿所致的表证。荆防败毒散出于《摄生众妙方》,是败毒散去人参、薄荷、生姜加荆芥、防风而成,主治同败毒散。

    什么是表证?中医诊断学认为以发热、恶寒、脉浮为特征的证候就是表证。这个概念的外延很大,不仅包括平时常见的感冒,还涉及为数众多的病毒性传染病。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是主要的外感病因。六淫邪气主要侵袭皮毛,或从口鼻而入,侵害肺系,对口、鼻、咽、喉、气管和肺形成损害,症状表现为全身的发热、恶寒、肌肉骨节疼痛,以及局部的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等。

    对这类病证的治疗应该以祛外邪为主。外感六淫中,风寒湿邪关系紧密,常相互交织,杂而为病,有时难以分开。钱乙设计了这张针对多种病因都有治疗作用的败毒散。方中以羌活、独活、生姜散寒,羌独活并用可治疗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合茯苓以祛湿;川芎、薄荷祛散风邪,善治头痛;配伍前胡、枳壳、桔梗、甘草以行气、止咳、化痰,强化治疗肺感外邪之后的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若体虚,以少量人参扶助正气,鼓邪外出;而柴胡则可退正邪交争所生之热。
, http://www.100md.com
    实际上方中柴胡的用法最为巧妙,另有深意。外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寒热经常转化,判断外感风热或由寒化热的标志,往往是病人表现出的热重寒轻的症状。如果从柴胡退热的角度来说,败毒散对风热外感也具有适应性。可以说,败毒散的用药涉及外感六淫中风、寒、湿、火四个环节,几乎可称为一个通治之剂、万能之方。

    研发理由和前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败毒散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菌、提高免疫细胞活性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小儿秋季泄泻以及荨麻疹、湿疹等皮肤过敏性疾病。

    败毒散出现后的900年中,全国风靡,医案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其间许多医家对败毒散进行了加减,以适应不同病人的病情,这就形成了败毒散系列,其中荆防败毒散就是对败毒散的一个高超的改进。荆防败毒散在败毒散基础上加了防风、荆芥,去了温燥大补的人参,作为通治之剂来说更加合理,这也许是多版《中医内科学》把这个方剂列为风寒感冒首选方的主要原因。
, http://www.100md.com
    从目前临床来看,败毒散系列方剂理应具有更大的运用空间,值得大力开发运用,特别是应以荆防败毒散作为主要研发方向。

    这是因为,现行大学教材《方剂学》中,将败毒散列入扶正解表之剂的分类方法(而不是辛温解表),使得许多医学生及低年资医生对败毒散的理解和运用大打折扣。而几个鼎鼎大名的辛温解表的方剂的主治却又十分狭窄,如麻黄汤主治的无汗而喘、桂枝汤主治的汗出恶风,都不是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症候,这常使低年资的医生们无所适从,鲜获良效。另外,还应注意到温病学强势突起后引起的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外感过多依从辛凉解表而治,更多地使用银翘散一类的方剂,这同样是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一个误区。目前市场上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也是辛凉解表药物在大行其道。

    还应特别注意的是,曾经生产的几个败毒散的中成药不仅剂型落后,而且其说明书在主治证的描述上也并不十分理想。比如,有的以临床较为少见的破伤风作为主要治疗方向,或仅仅标明用于时行感冒(流感),这些表述从学理和医理上说都不完整,都值得好好修改,使之更加符合制方的本意。如果开发得当,败毒散系列方剂必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方药系讲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