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脏病知识
编号:13398701
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中医有办法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8日 医药卫生报
     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表现为本虚标实,病情多变,治疗应急则治其标、标本兼治。

    肺肾气虚外感型(肺功能不全合并呼吸道感染) 宜宣肺散寒、祛痰平喘,可用小青龙汤、真武汤等加减。

    小青龙汤:细辛、五味子各3克,炙甘草、桂枝(去皮)各6克,麻黄、芍药、干姜、半夏各9克。先煮麻黄,除去浮沫,然后放入其余7味药,共煎约20分钟,去渣取液。每天1剂,分3次服。

    真武汤:茯苓、芍药、生姜(切)各9克,白术4克,附子1个(炮,去皮,切成8片)。水煎,每天1剂,分两次服。

    气阴两亏(心力衰竭多伴有低钠、低钾) 宜益气养阴,宜用生脉散加减。

    生脉散加味:赤芍药、玄参、西洋参(另煎对服)、生地黄、牡丹皮、天花粉各15克,知母、五味子、黄柏各10克,金银花、麦门冬各30克,鲜白茅根60克,远志、川贝母各12克,水牛角(对服)、羚羊角粉(对服)各2克。水煎服,每天1剂。

    气阴津伤(用激素、抗生素及利尿剂治疗后期) 宜益气养阴、润肺化痰,可用沙参麦冬汤调理。

    沙参麦门冬汤:麦门冬、沙参各9克,玉竹6克,甘草2克,冬桑叶、扁豆、天花粉各3克。水煎服,每天1剂,分两次服。

    提示

    肺肾气虚:咳嗽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息尤甚,气不得续,汗出,肢冷面青,甚则心悸不安,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数。

    气阴两亏:神疲乏力、面白自汗、低热盗汗、少苔、脉细无力。

    气阴津伤:心神不宁、心悸、鼻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摘自《家庭保健报》 李兆园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