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寿世青编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7kb)。
<篇名>寿世青编
书名:寿世青编
作者:尤乘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卷上
<篇名>勿药须知
属性:仙曰∶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至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
犹舍本而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安可得乎?殊不知病由心生,孽由人作。佛氏谓一切唯心
造,良不诬矣。所以人之七情内起,正性颠倒,以致大疾缠身,诚非医药所能治疗,盖药能治五行生克之色
身,不能治无形之七情;能治七情所伤之气血,不能治七情忽起忽灭、动静无端之变幻。故 仙又曰∶医不
入刑官之家,药不疗不仁者之疾。盖福有所主,祸有所司,报复之机,无一不验。因有天刑之疾,自戕之疾。
其天刑之疾,由夙世今生所积过愆,天地谴之以致斯疾,此孽源于心也;其自戕之疾者,风寒暑湿之所感,酒色性气之所伤,六欲七情生于内,阴阳二气攻于外,此病生于心也。《仙经》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
神还虚。
噫!将从何处炼乎?总不出于心耳。故凡思虑伤心,忧悲伤肺,忿怒伤肝,饮食伤脾,淫欲伤肾。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一半则全不系药力,唯要在心药也。或曰∶何谓心药?引林鉴堂诗曰∶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
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那有病来时?此之谓心药。以心药治七情内起之病,此之谓疗心。予考历代
医书之盛,汗牛充栋,反复详明,其要主于却疾。然《内经》有一言可以蔽之,曰“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也。
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吾以为使人疗,尤不若先自疗也。
<目录>卷上
<篇名>疗心法言
属性:《素问·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老子曰∶人生以百年为限,节护乃至千
岁。如膏之小炷与大炷耳。人大言我小语,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
刘河间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根据气立,气合神存。
修真之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持满御神,专气抱一。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神气相合,可以长生。又曰∶
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养之道,初不离乎形气精神。
达摩曰∶心不缘境,住在本源。意不流散,守于内息。神不外役,免于劳伤。人知心即气之主,气即形之
根。形者
气之宅,神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若一事有失,即不合于至理,可能久立焉?
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直指》曰∶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事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
,精全而复实。
《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指归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元道真经》曰∶生可冀也,死可畏也。草木根生,去土则死。鱼鳖沉生,去水则死。人以形生,去气
则死。故圣人知气之所在,以为身宝。
《仙经》曰∶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令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又曰∶毋劳尔形,毋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
《定观经》曰∶惟令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塞。旧孽日销,新孽不造。无所挂碍,迥脱
尘病。
又曰∶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重阳祖师曰∶老人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一切动中,要把心似泰山,不摇不动,谨守四门,眼耳鼻口,不令内入外出。此名养寿,要紧。
《真人大计》曰∶奢懒者寿,悭靳者夭,放散劬劳之异也。田夫寿,膏粱夭,嗜欲多少之验也。处士少疾
,游子
多患,事务简烦之殊也。故俗人竞利,道士罕营。
《唐书》曰∶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元始真经》曰∶喜怒损性,哀乐伤神,性损则害生,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身,气全体平,身安神
逸。此全生之诀也。
《洞神经》曰∶养生以不损为延年之术,不损以为有补卫生之经。
《天真论》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庄子》曰∶能遵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又曰∶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以有
涯逐无涯,殆矣已而。为智者,殆而已矣。
《秋声赋》云∶奈何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此士大
夫通患也。又曰∶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人常有多思多忧之患,方壮遽老,方老遽
衰。反此亦长生之法。
孙思邈曰∶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多言则气乏,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
,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节不定。
《小有经》曰∶才所不胜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任而强
举之,伤也;深忧而不解,重喜而不释、皆伤也。
《淮南子》曰∶太喜坠阳,太怒破阴,是以君子有节焉。
《玄珠》曰∶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脉络伤,伤阳则衄血,伤阴则下血。
《书》曰∶行走勿语,伤气,语多则住而再语。笑多则肾转腰疼。
《神仙传》曰∶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
《素问》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真训》曰∶眼者身之镜,耳者体之牖,视多则镜昏,听众则牖闭。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
面焦,脑减则发素。精者体之神,明者神之宝,劳多则精散,营竟则明消。
《妙真经》曰∶视过其目者明不居,听过其耳者精不守,爱过其心者神不居,牵过于利者动则惧。
《真诰》曰∶镜以照面,智以照心,镜明则尘垢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
《阴符经》曰∶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世之人不能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流浪生死之海
,害生于恩也。
《河图帝视萌》曰∶侮天地者凶,顺天时者吉,春夏乐山高处,秋冬居卑深藏。吉利多福,寿考无穷。
《西山记》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乎天地,应乎万类,和之于始,和之于终,静神灾想,生之道也。
《卫生诀》云∶凡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减之一息则寒,加之一息则热。脏腑不和,诸疾生焉。故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
吕洞宾曰∶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精生气,气生神,神自灵也。是故精绝则气
绝,气绝则命绝也。是故精气神,人身之内三宝也。
齐丘子曰∶乔松所以能凌霜雪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烈火者,蓄至精也。是以大人昼运灵旗,夜录
神芝,觉所不觉,思所不思,可以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故君子藏正气,可以远鬼神 ......
<篇名>寿世青编
书名:寿世青编
作者:尤乘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卷上
<篇名>勿药须知
属性:仙曰∶古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至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
犹舍本而逐末也。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疾愈,安可得乎?殊不知病由心生,孽由人作。佛氏谓一切唯心
造,良不诬矣。所以人之七情内起,正性颠倒,以致大疾缠身,诚非医药所能治疗,盖药能治五行生克之色
身,不能治无形之七情;能治七情所伤之气血,不能治七情忽起忽灭、动静无端之变幻。故 仙又曰∶医不
入刑官之家,药不疗不仁者之疾。盖福有所主,祸有所司,报复之机,无一不验。因有天刑之疾,自戕之疾。
其天刑之疾,由夙世今生所积过愆,天地谴之以致斯疾,此孽源于心也;其自戕之疾者,风寒暑湿之所感,酒色性气之所伤,六欲七情生于内,阴阳二气攻于外,此病生于心也。《仙经》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
神还虚。
噫!将从何处炼乎?总不出于心耳。故凡思虑伤心,忧悲伤肺,忿怒伤肝,饮食伤脾,淫欲伤肾。药之所治,只有一半,其一半则全不系药力,唯要在心药也。或曰∶何谓心药?引林鉴堂诗曰∶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
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那有病来时?此之谓心药。以心药治七情内起之病,此之谓疗心。予考历代
医书之盛,汗牛充栋,反复详明,其要主于却疾。然《内经》有一言可以蔽之,曰“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也。
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吾以为使人疗,尤不若先自疗也。
<目录>卷上
<篇名>疗心法言
属性:《素问·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老子曰∶人生以百年为限,节护乃至千
岁。如膏之小炷与大炷耳。人大言我小语,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
刘河间曰∶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根据气立,气合神存。
修真之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持满御神,专气抱一。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神气相合,可以长生。又曰∶
全生之术,形气贵乎安,安则有伦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有要而不耗。故保养之道,初不离乎形气精神。
达摩曰∶心不缘境,住在本源。意不流散,守于内息。神不外役,免于劳伤。人知心即气之主,气即形之
根。形者
气之宅,神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若一事有失,即不合于至理,可能久立焉?
老子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直指》曰∶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事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
,精全而复实。
《指归》曰∶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指归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妙真经》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
《元道真经》曰∶生可冀也,死可畏也。草木根生,去土则死。鱼鳖沉生,去水则死。人以形生,去气
则死。故圣人知气之所在,以为身宝。
《仙经》曰∶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令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
又曰∶毋劳尔形,毋摇尔精。归心静默,可以长生。
《定观经》曰∶惟令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塞。旧孽日销,新孽不造。无所挂碍,迥脱
尘病。
又曰∶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重阳祖师曰∶老人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一切动中,要把心似泰山,不摇不动,谨守四门,眼耳鼻口,不令内入外出。此名养寿,要紧。
《真人大计》曰∶奢懒者寿,悭靳者夭,放散劬劳之异也。田夫寿,膏粱夭,嗜欲多少之验也。处士少疾
,游子
多患,事务简烦之殊也。故俗人竞利,道士罕营。
《唐书》曰∶多记损心,多言耗气。心气内损,形神外散,初虽不觉,久则为弊。
《元始真经》曰∶喜怒损性,哀乐伤神,性损则害生,故养性以全气,保神以安身,气全体平,身安神
逸。此全生之诀也。
《洞神经》曰∶养生以不损为延年之术,不损以为有补卫生之经。
《天真论》曰∶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庄子》曰∶能遵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又曰∶吾生也有涯,而智也无涯,以有
涯逐无涯,殆矣已而。为智者,殆而已矣。
《秋声赋》云∶奈何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此士大
夫通患也。又曰∶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人常有多思多忧之患,方壮遽老,方老遽
衰。反此亦长生之法。
孙思邈曰∶多思则神殆,多念则智散,多欲则智昏,多事则劳形,多言则气乏,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慑
,多乐则语溢,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节不定。
《小有经》曰∶才所不胜而强思之,伤也;力所不任而强
举之,伤也;深忧而不解,重喜而不释、皆伤也。
《淮南子》曰∶太喜坠阳,太怒破阴,是以君子有节焉。
《玄珠》曰∶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脉络伤,伤阳则衄血,伤阴则下血。
《书》曰∶行走勿语,伤气,语多则住而再语。笑多则肾转腰疼。
《神仙传》曰∶养寿之道,但莫伤之而已。
《素问》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真训》曰∶眼者身之镜,耳者体之牖,视多则镜昏,听众则牖闭。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
面焦,脑减则发素。精者体之神,明者神之宝,劳多则精散,营竟则明消。
《妙真经》曰∶视过其目者明不居,听过其耳者精不守,爱过其心者神不居,牵过于利者动则惧。
《真诰》曰∶镜以照面,智以照心,镜明则尘垢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
《阴符经》曰∶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世之人不能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流浪生死之海
,害生于恩也。
《河图帝视萌》曰∶侮天地者凶,顺天时者吉,春夏乐山高处,秋冬居卑深藏。吉利多福,寿考无穷。
《西山记》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乎天地,应乎万类,和之于始,和之于终,静神灾想,生之道也。
《卫生诀》云∶凡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减之一息则寒,加之一息则热。脏腑不和,诸疾生焉。故元气在保养,谷神在守护。
吕洞宾曰∶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寡嗜欲以养精。精生气,气生神,神自灵也。是故精绝则气
绝,气绝则命绝也。是故精气神,人身之内三宝也。
齐丘子曰∶乔松所以能凌霜雪者,藏正气也;美玉所以能犯烈火者,蓄至精也。是以大人昼运灵旗,夜录
神芝,觉所不觉,思所不思,可以冬御风而不寒,夏御火而不热。故君子藏正气,可以远鬼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TXT附件(6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