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古籍 > 中医书籍700本 > 正文
编号:11610611
472-张卿子伤寒论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59kb)。

    <篇名>张卿子伤寒论

    书名:张卿子伤寒论

    作者:张卿子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严序

    属性:夫前圣有作。后必有继而述之者。则其教乃得着于世矣。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

    神之妙。始兴经方。继而伊芳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俾黎庶之疾 。咸遂蠲除。使

    万代之生灵。普蒙拯济。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

    兹先圣后圣若合符节。至晋太医令王叔和。以仲景之书。撰次成序。得为完帙。昔人

    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迄今千有余年。不坠于地者。又得

    王氏阐明之力也。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究。后虽

    有学人。又各自名家。未见发明。仆忝医业。自幼徂老。耽味仲景之书五十余年矣。

    虽粗得其门而近升乎堂。然未入于室。常为之慊然。昨者邂逅聊摄成公。议论该博。术

    业精通。而有家学。注成伤寒十卷。出以示仆。其三百九十七法之内。分析异同。彰明

    隐奥。候陈脉理。区别阴阳。使表里以昭然。俾汗下而灼见。百一十二方之后。通明名

    号之由。彰显药性之主。十剂轻重之攸分。七精制用之斯见。别气味之所宜。明补泻之

    所适。又皆引内经。旁牵众说。方法之辨。莫不允当。实前贤所未言。后学所未识。是得

    仲景之深意者也。昔所谓慊然者。今悉达其奥矣。亲觌其书。诚难默默。不揆荒芜。聊序其

    略。

    \x时甲子中秋日洛阳严器之序。\x

    <目录>

    <篇名>序

    属性: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芳尹

    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

    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芳尹之法。伊芳尹本神农之经。

    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

    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着论。

    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

    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

    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

    缺于雠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

    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

    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x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x

    <目录>医林列传

    <篇名>张机

    属性: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受业于同郡张伯祖。善于治疗。尤精经方。举孝廉。官

    至长沙太守。后在京师为名医。于当时为上手。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

    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着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

    二方。其文辞简古奥雅。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书为诸方之祖。时人以

    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故后世称为医圣。

    <目录>医林列传

    <篇名>王叔和

    属性:王叔和。高平人也。性度沉静。博好经方。尤精诊处。洞识养生之道。深晓疗病之

    源。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候。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

    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 。纤悉备具。咸可按用。凡九十七篇。

    又次张仲景方论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

    <目录>医林列传

    <篇名>成无己

    属性:成无己。聊摄人。家世儒医。性识明敏。记问该博。撰述伤寒义。皆前人未经道者。指

    在定体分形析证。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古今言伤寒者祖张仲景。但因其

    证而用之。初未有发明其意义。成无己博极研精。深造自得。本难素灵枢诸书。以发

    明其奥。因仲景方论。以辨析其理。极表里虚实阴阳死生之说。究药病轻重。去取加减之意。

    真得长沙公之旨趣。所着伤寒论十卷。明理论三卷。论方一卷。大行于世。

    <目录>

    <篇名>伤寒卒病论集

    属性: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

    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

    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

    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

    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赉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

    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

    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

    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

    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证辨。

    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腑俞。阴阳

    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

    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

    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 。明堂阙庭。尽不见察。

    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

    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x汉长沙守南阳张机着。\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仲景之书。精入无伦。非善读。未免滞于语下。诸家论述。各有发明。而聊摄成氏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

    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初学不能舍此索途也。悉依旧本。不敢去取。

    一、诸家善发仲景之义者。无过南阳。外此如叔维、潜善、洁古、安常、东垣、丹溪、安道。近代如三阳、宇泰诸

    君子。单词短语。虽不尽拘长沙辙迹。实深得长沙精义。急为采入。以补六经未发之旨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TXT附件(25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