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古籍 > 中医书籍700本 > 正文
编号:11610716
367-临证指南医案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28kb)。

    <篇名>临证指南医案

    书名:临证指南医案

    作者:叶桂

    朝代:清

    年份:公元1746年

    <目录>卷一

    <篇名>中风

    属性:钱 偏枯在左。血虚不萦筋骨。内风袭络。脉左缓大。(肝肾虚内风动)

    制首乌(四两烘) 枸杞子(去蒂二两) 归身(二两用独枝者去梢) 淮牛膝(二两蒸)

    明天麻(二两面煨) 三角胡麻(二两打碎水洗十次烘) 黄甘菊(三两水煎汁) 川石斛(四两水煎汁)

    小黑豆皮(四两煎汁)

    用三汁膏加蜜。丸极细。早服四钱。滚水送。

    陈(四七) 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大忌风药寒凉。

    炒杞子 桂圆肉 炒菊花 炙黑甘草 黄 (去心) 牡蛎

    金 失血有年。阴气久伤。复遭忧悲悒郁。阳挟内风大冒。血舍自空。气乘于左。口 肢麻。舌喑

    无声。足痿不耐行走。明明肝肾虚馁。阴气不主上承。重培其下。冀得风熄。议以河间法。

    熟地(四两) 牛膝(一两半) 萸肉(二两) 远志(一两半炒黑) 杞子(二两) 菊花(二两炒)

    五味(一两半) 川斛(二两四钱) 茯神(二两) 淡苁蓉干(一两二钱)

    加蜜丸。服四钱。

    沈(四九)脉细而数。细为脏阴之亏。数为营液之耗。上年夏秋病伤。更因冬暖失藏。入春地气升。肝

    木风动。遂令右肢偏痿。舌本络强。言謇。都因根蒂有亏之症。庸俗泄气降痰。发散攻风。再劫

    真阴。渐渐神愦如寐。倘加昏厥。将何疗治。议用仲景复脉法。(液虚风动)复脉汤去姜桂。

    又 操持经营。神耗精损。遂令阴不上朝。内风动跃。为痱中之象。治痰攻劫温补。阴愈损伤。枯

    槁日甚。幸以育阴熄风小安。今夏热益加发泄。真气更虚。日饵生津益气勿怠。大暑不加变

    动。再商调理。固本丸去熟地加北味。

    天冬 生地 人参 麦冬 五味

    金(六九)初起神呆遗溺。 老人厥中显然。数月来夜不得寐。是阳气不交于阴。勿谓痰火。专

    以攻消。乃下虚不纳。议与潜阳。

    龟腹甲心 熟地炭 干苁蓉 天冬 生虎胫骨 淮牛膝 炒杞子 黄柏

    卢 嗔怒动阳。恰值春木司升。厥阴内风乘阳明脉络之虚。上凌咽喉。环绕耳后清空之地。升

    腾太过。脂液无以营养四末。而指节为之麻木。是皆痱中根萌。所谓下虚上实。多致巅顶之

    疾。夫情志变蒸之热。阅方书无芩连苦降羌防辛散之理。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阳升热蒸液亏)

    鲜生地 元参心 桑叶 丹皮 羚羊角 连翘心

    又 生地 阿胶 牡蛎 川斛 知母

    汪(五三)左肢麻木。膝盖中牵纵忽如针刺。中年后。精血内虚。虚风自动。乃阴中之阳损伤。(阴中阳虚)

    淡苁蓉干(二两) 枸杞(三两) 归身(二两) 生虎骨(二两) 沙苑(二两) 巴戟天(二两) 明天

    麻(二两) 桑寄生(四两)

    精羊肉胶阿胶丸。早服四钱。交冬加减。用人参丸服。

    钱(五八) 用力努挣。精从溺管沥出。已经两耳失聪。肾窍失司。显然虚象。凡肾液虚耗。肝风鸱张。身

    肢麻木。内风暗袭。多有痱中之累。滋液熄风。温柔药涵养肝肾。经言肝为刚脏。而肾脏恶燥。

    若攻风劫痰。舍本求末矣。(阴阳并虚)

    熟地 枸杞 苁蓉 石菖蒲 当归 沙苑 巴戟 远志

    张(四九)中风以后。肢麻言謇。足不能行。是肝肾精血残惫。虚风动络。下寒。二便艰阻。凡肾虚忌燥。

    以辛润温药。

    苁蓉 枸杞 当归 柏子仁 牛膝 巴戟 川斛 小茴

    陈(五九)中络舌喑不言。痛自足起渐上。麻木 胀。已属痼疾。参苓益气。兼养血络。仅堪保久。

    人参 茯苓 白术 枸杞 当归 白芍 天麻 桑叶

    周 大寒土旺节候。中年劳倦。阳气不藏。内风动越。令人麻痹。肉 心悸。汗泄烦躁。乃里虚欲

    暴中之象。议用封固护阳为主。无暇论及痰饮他歧。(阳虚卫疏)

    人参 黄 附子 熟术

    某 阳明脉络空虚。内风暗动。右肩胛及指麻木。(胃虚表疏) 玉屏风散加当归天麻童桑。

    俞(氏)寡居一十四载。独阴无阳。平昔操持。有劳无逸。当夏四月。阳气大泄主令。忽然右肢麻木。

    如堕不举。汗出麻冷。心中卒痛。而呵欠不已。大便不通。诊脉小弱。岂是外感。病象似乎痱中。其因在乎

    意伤忧愁则肢废也。攻风劫痰之治。非其所宜。大旨以固卫阳为主。而宣通脉络佐之。(卫虚络痹)

    桂枝 附子 生黄 炒远志 片姜黄 羌活

    唐(六六)男子右属气虚。麻木一年。入春口眼歪邪。乃虚风内动。老年力衰。当时令之发泄。忌投

    风药。宜以固卫益气。(气虚)

    人参 黄 白术 炙草 广皮 归身 天麻 煨姜 南枣

    凡中风症。有肢体缓纵不收者。皆属阳明气虚。当用人参为首药。而附子黄 炙草之

    类佐之。若短缩牵挛。则以逐邪为急。

    胡(五六)阳明脉络已空。厥阴阳气易逆。风胜为肿。热久为燥。面热。喉舌干涸。心中填塞。无非阳化

    内风。胃受冲侮。不饥不纳矣。有年久延。颇虑痱中。(风阳燥热)

    羚羊角 连翘 丹皮 黑山栀 青菊叶 元参

    花粉 天麻

    张(五七)痱中经年。眩晕汗出。阳气有升无降。内风无时不动。此竟夜不寐。属卫阳不肯交于营阴

    矣。沉痼之症。循理按法。尚难速效。纷纷乱药。焉望向安。议用固阳明一法。(胃虚阳升)

    桂枝木 生黄 川熟附 炒远志 龙骨 牡蛎 姜 枣

    刘(七三)神伤思虑则肉脱。意伤忧愁则肢废。皆痿象也。缘高年阳明脉虚。加以愁烦。则厥阴风动。

    木横土衰。培中可效。若穷治风痰。便是劫烁则谬。

    黄 于术 桑寄生 天麻 白蒺藜 当归 枸杞 菊花汁 加蜜丸

    包 老年隆冬暴中。乃阴阳失交本病。脉左大右濡。内风掀越。中阳已虚。第五日已更衣。神惫

    欲寐。宗王先生议。阳明厥阴主治法以候裁。(肝胃同治)

    人参 茯苓 白蒺藜 炒半夏 炒杞子 甘菊

    某 阳明虚。内风动。右肢麻痹。痰多眩晕。

    天麻 钩藤 半夏 茯苓 广皮

    沈 风中廉泉。舌肿喉痹。麻木厥昏。内风亦令阻窍。上则语言难出。下则二便皆不通调。考古

    人吕元膺。每用芳香宣窍解毒。勿令壅塞致危也。(胞络热邪阻窍)至宝丹四丸匀四服。

    葛(三八)年未四旬。肌肉充盈。中病二年。犹然舌强言謇。舌浓边紫而纳食便溺仍好。乃心胞络间。

    久积之热弥漫。以致机窍不灵。平昔酒肉助热动风为病。病成反聚于清空之络。医药之治

    痰治火。直走肠胃。是以久进多投无效。(至宝丹)

    程 脉濡无热。厥后右肢偏痿。口 舌歪。声音不出。此阴风湿晦中于脾络。加以寒滞汤药。蔽

    其清阳。致清气无由展舒。法宗古人星附六君子汤益气。仍能攻风祛痰。若曰风中廉泉。乃

    任脉为病。与太阴脾络有间矣。(风湿中脾络)

    人参 茯苓 新会皮 香附汁 南星(姜汁炒) 竹节白附子(姜汁炒)

    吕(五九)阳邪袭经络而为偏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TXT附件(6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