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96kb)。
<篇名>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书名: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作者:汪琥辨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医学之有素问灵枢。犹吾儒之有六经语孟也。病机之变。万有不齐。悉范围之。不外是也。古之宗工与今之能手。
师承其说。以之济世寿民。其功不可究殚。顾吾儒率专精制举。以是为方技。而莫之或习。即涉猎亦未尝及之。愚谓先
王之制六经。凡以为民也。有诗书礼乐以正其德。复有刑政以防其淫。其间不顺于轨者。虽杀之而罔或惜焉。然其要则
归于生之而已。至于夭厉为灾。疾病愁苦。坐视其转死而莫之救。而礼乐刑政之用。于是乎或穷。是以上古圣人作为医
术。用以斡旋气运。调剂群生。使物不疵疠。民不夭札。举世之所恃赖。日用之所必需。其功用直与礼乐刑政相为表里。
顾安得以为方技之书而忽之欤。况其书理致渊深。包举弘博。上穷苍 七政之精。下察风水五方之宜。中列人身赅存之
数。与夫阴阳之阖辟。五行之胜复。可以验政治之得失。补造化之不齐。非深于性命之旨者。其孰能与于斯乎。第全书
浩衍。又随问条答。不便观览。虽岐黄专家。尚望洋意沮。况于学士大夫乎。余衡泌之人。无事弃日。不揣固陋。窃欲
比类而分次之。偶见滑伯仁有素问钞一编。其用意颇与余同。然而割裂全文。更为穿贯。虽分门类。而凌躐错杂。遂失
原书之面目。得无疑误后学而获罪先圣也乎。又谓两经从未有合编者。特为珠联。以愚意条析。分为九类。虽有删节。
而段落仍旧。下注出于某篇。不敢谬为参错。其存者要以适用而止。且参酌诸注。务令简明。使读者了然心目。聊取反
约之意。以就正于有道云尔。
\x时康熙己巳夏日 汪昂题于延禧堂\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素问、灵枢各八十一篇。其中病证、脉候、脏腑、经络、针灸、方药。错见杂出。读之茫无津涯。难以得其 会。
本集除针灸之法不录。余者分为九篇。以类相从。用便观览。于各篇之中。复有前后条贯。数仍不离乎九也。
一素问、在唐有王启玄之注。为注释之开山。注内有补经文所未及者。可谓有功先圣。然年世久远。间有讹缺。风
气未开。复有略而无注者。至明万历间。而有马玄台、吴鹤皋二注。事属继起。宜令经旨益明。而马注舛谬颇多。又有
随文敷衍。有注犹之无注者。反訾王注。逢疑则默。亦不知量之过也。吴注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然多改经文。亦
觉嫌于轻擅。余之所见者。三书而已。及书已成。复见张隐 素问集注。刻于康熙庚戌。皆其同人所着。尽屏旧文。多
创臆解。恐亦以私意测度圣人者也。集中遵各注者十之七。增鄙见者十之三。或节其繁芜。或辨其谬误。或畅其文义。
或详其未悉。或置为阙疑。务令语简义明。故名约注。阅三十余年而书始就。诚不自知其无当。唯高明之家教之。
一灵枢从前无注。其文本古奥。名数繁多。观者蹙 颦眉。医家率废而不读。至明始有马玄台之注。其疏经络穴道。
颇为详明。可谓有功后学。虽其中间有出入。然以从来畏难之书。而能力开坛坫。以视素问注。则过之远矣。
一素问治兼诸法。文悉义详。故说理之文多。灵枢专重针灸。故说数之文多。本集以素问为主。而灵枢副之。其素
问与灵枢同者。皆用素问而不用灵枢。至于针灸之法。与医药不同。本集不暇旁及。故概删而不录。然素问所引经文。
多出灵枢。则灵枢在前而素问居后。踵事增华。故文义为尤详也。
一素问所言五运六气。弘深奥渺。灵枢所言经络穴道。缕析丝分。诚秘笈之灵文。非神圣其孰能知之。本集义取纂
要。不能多录。欲深造者。当于全书而究心焉。
一本集所引王注。乃唐太仆启玄子王冰注也。新校正、乃宋秘书林亿诸人所 校之文也。马注、明玄台子马莳注也。
吴注、明鹤皋吴 注也。张注、乃国朝武林隐 张志聪等所注也。
\x 汪昂识\x
<目录>卷上
<篇名>藏象第一
属性:【素】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分布阴阳。主行荣卫。如调元赞化。故曰相傅。
风痹痿 之人。心欲动而手足不随者。以肺病而失其治节故也。)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血。故善谋虑。)胆
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两乳中间名膻中。为气海。气舒则喜乐。不舒则悲愁。按素
问本篇。有膻中而无心包络。灵枢经脉篇。有心包络而无膻中。心包又名心主。居心之下。代心行事。其所生病。亦与
心同。臣使二字。正与君主相对。灵枢胀论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
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居胃之下。受盛糟粕。传入大肠。)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藏精。故多伎巧。)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引导阴阳。开通秘塞。上焦不治。水溢高原。中焦不治。水停
中脘。下焦不治。水蓄膀胱。腔内上中下空处为三焦。马氏乃分割右肾以为三焦。欠是。)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不能化气。则小便不通。)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
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灵兰秘典论)
【素】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
五味。道生智。玄生神。(五营运大论多化生气句。)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五营运大论多在气为柔句。)
在脏为肝。(五营运大论多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
为陨。)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木曰曲直之变也。是为搐搦。)在窍为目。(解精微论又曰。心
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酸能收缩。)
辛胜酸。(皆五行相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
体为脉。(五营运大论多在气为息句。)在脏为心。五营运大论多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化为茂。其虫羽。
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KT 。)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心有余则喜不足则忧。)
在窍为舌。(舌为心苗。素问金匮真言又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昂按。耳为肾窍。然舌无窍。故心亦寄窍
于耳。是以夜卧闻声而心知也。)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大喜坠阳。)恐胜喜。热伤气。(即壮火食气之义。)寒
胜热。苦伤气。咸胜苦。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
体为肉。在脏为脾。(五营运大论多在气为充。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 ......
<篇名>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书名: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作者:汪琥辨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自序
属性:医学之有素问灵枢。犹吾儒之有六经语孟也。病机之变。万有不齐。悉范围之。不外是也。古之宗工与今之能手。
师承其说。以之济世寿民。其功不可究殚。顾吾儒率专精制举。以是为方技。而莫之或习。即涉猎亦未尝及之。愚谓先
王之制六经。凡以为民也。有诗书礼乐以正其德。复有刑政以防其淫。其间不顺于轨者。虽杀之而罔或惜焉。然其要则
归于生之而已。至于夭厉为灾。疾病愁苦。坐视其转死而莫之救。而礼乐刑政之用。于是乎或穷。是以上古圣人作为医
术。用以斡旋气运。调剂群生。使物不疵疠。民不夭札。举世之所恃赖。日用之所必需。其功用直与礼乐刑政相为表里。
顾安得以为方技之书而忽之欤。况其书理致渊深。包举弘博。上穷苍 七政之精。下察风水五方之宜。中列人身赅存之
数。与夫阴阳之阖辟。五行之胜复。可以验政治之得失。补造化之不齐。非深于性命之旨者。其孰能与于斯乎。第全书
浩衍。又随问条答。不便观览。虽岐黄专家。尚望洋意沮。况于学士大夫乎。余衡泌之人。无事弃日。不揣固陋。窃欲
比类而分次之。偶见滑伯仁有素问钞一编。其用意颇与余同。然而割裂全文。更为穿贯。虽分门类。而凌躐错杂。遂失
原书之面目。得无疑误后学而获罪先圣也乎。又谓两经从未有合编者。特为珠联。以愚意条析。分为九类。虽有删节。
而段落仍旧。下注出于某篇。不敢谬为参错。其存者要以适用而止。且参酌诸注。务令简明。使读者了然心目。聊取反
约之意。以就正于有道云尔。
\x时康熙己巳夏日 汪昂题于延禧堂\x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一素问、灵枢各八十一篇。其中病证、脉候、脏腑、经络、针灸、方药。错见杂出。读之茫无津涯。难以得其 会。
本集除针灸之法不录。余者分为九篇。以类相从。用便观览。于各篇之中。复有前后条贯。数仍不离乎九也。
一素问、在唐有王启玄之注。为注释之开山。注内有补经文所未及者。可谓有功先圣。然年世久远。间有讹缺。风
气未开。复有略而无注者。至明万历间。而有马玄台、吴鹤皋二注。事属继起。宜令经旨益明。而马注舛谬颇多。又有
随文敷衍。有注犹之无注者。反訾王注。逢疑则默。亦不知量之过也。吴注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然多改经文。亦
觉嫌于轻擅。余之所见者。三书而已。及书已成。复见张隐 素问集注。刻于康熙庚戌。皆其同人所着。尽屏旧文。多
创臆解。恐亦以私意测度圣人者也。集中遵各注者十之七。增鄙见者十之三。或节其繁芜。或辨其谬误。或畅其文义。
或详其未悉。或置为阙疑。务令语简义明。故名约注。阅三十余年而书始就。诚不自知其无当。唯高明之家教之。
一灵枢从前无注。其文本古奥。名数繁多。观者蹙 颦眉。医家率废而不读。至明始有马玄台之注。其疏经络穴道。
颇为详明。可谓有功后学。虽其中间有出入。然以从来畏难之书。而能力开坛坫。以视素问注。则过之远矣。
一素问治兼诸法。文悉义详。故说理之文多。灵枢专重针灸。故说数之文多。本集以素问为主。而灵枢副之。其素
问与灵枢同者。皆用素问而不用灵枢。至于针灸之法。与医药不同。本集不暇旁及。故概删而不录。然素问所引经文。
多出灵枢。则灵枢在前而素问居后。踵事增华。故文义为尤详也。
一素问所言五运六气。弘深奥渺。灵枢所言经络穴道。缕析丝分。诚秘笈之灵文。非神圣其孰能知之。本集义取纂
要。不能多录。欲深造者。当于全书而究心焉。
一本集所引王注。乃唐太仆启玄子王冰注也。新校正、乃宋秘书林亿诸人所 校之文也。马注、明玄台子马莳注也。
吴注、明鹤皋吴 注也。张注、乃国朝武林隐 张志聪等所注也。
\x 汪昂识\x
<目录>卷上
<篇名>藏象第一
属性:【素】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分布阴阳。主行荣卫。如调元赞化。故曰相傅。
风痹痿 之人。心欲动而手足不随者。以肺病而失其治节故也。)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血。故善谋虑。)胆
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两乳中间名膻中。为气海。气舒则喜乐。不舒则悲愁。按素
问本篇。有膻中而无心包络。灵枢经脉篇。有心包络而无膻中。心包又名心主。居心之下。代心行事。其所生病。亦与
心同。臣使二字。正与君主相对。灵枢胀论曰。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
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居胃之下。受盛糟粕。传入大肠。)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藏精。故多伎巧。)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引导阴阳。开通秘塞。上焦不治。水溢高原。中焦不治。水停
中脘。下焦不治。水蓄膀胱。腔内上中下空处为三焦。马氏乃分割右肾以为三焦。欠是。)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不能化气。则小便不通。)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
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灵兰秘典论)
【素】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
五味。道生智。玄生神。(五营运大论多化生气句。)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五营运大论多在气为柔句。)
在脏为肝。(五营运大论多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
为陨。)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木曰曲直之变也。是为搐搦。)在窍为目。(解精微论又曰。心
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酸能收缩。)
辛胜酸。(皆五行相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
体为脉。(五营运大论多在气为息句。)在脏为心。五营运大论多其性为暑。其德为显。其用为躁。其化为茂。其虫羽。
其政为明。其令郁蒸。其变炎烁。其眚燔KT 。)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心有余则喜不足则忧。)
在窍为舌。(舌为心苗。素问金匮真言又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昂按。耳为肾窍。然舌无窍。故心亦寄窍
于耳。是以夜卧闻声而心知也。)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大喜坠阳。)恐胜喜。热伤气。(即壮火食气之义。)寒
胜热。苦伤气。咸胜苦。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
体为肉。在脏为脾。(五营运大论多在气为充。其性静兼。其德为濡。其用为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TXT附件(19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