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03.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89kb)。
《丹溪心法》~元末明初~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卷三
28:脱肛
脱肛属气热、气虚、血虚、血热。热虚者,补气,参、、芎、归、升麻。血虚,四物汤;血热者,凉血,四物东加炒柏;气热者,条芩六两,升麻一两,曲糊丸,外用五倍子为末,托而上之。一次未收,至五七次,待收乃止。又东北方壁土泡汤,先熏后洗。
〔附录〕肺与大肠为表里,故肺藏蕴热,则肛门闭结;肺藏虚寒,则肛门脱出。又有妇人产育用力,小儿久痢,皆致此。治之必须温肺藏,补阳胃,久则自然收矣。
附方
香荆散治肛门脱出,大人小儿皆主之。
香附子荆芥(等分)砂仁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碗,煎热,淋洗;每服三钱,煎服亦可。
又方
五倍子为末,每用三钱,煎洗。
又方
木贼不以多少,烧灰为末。掺肛门上按入,即愈。
29:呕吐
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胃中有热膈上有痰者,二陈东加炒山栀、黄连、生姜;有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也,用人参、生姜、黄、白术、香附之类。呕吐,朱奉议以半夏、橘皮、生姜为主。刘河间谓呕者,火气炎上,此特一端耳。有痰膈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有食滞心肺之分,而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有胃中有火与痰而呕者。呕吐药,忌栝蒌、杏仁、桃仁、萝卜子、山栀,皆要作吐,丸药带香药行散,不妨。注船大吐,渴饮水者即死,童便饮之,最妙。
附方
理中加丁香汤治中脘停寒,喜辛物,入口即吐。
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各一钱)丁香(十粒)上咀。生姜十片,水煎服。或加枳实半钱亦可。不效,或以二陈东加丁香十粒,并须冷服,盖冷遇冷则相入,庶不吐出。又或《活人》生姜橘皮汤。
《活人》生姜橘皮汤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
上咀。水七盏,煮至三盏,去滓,逐旋温服。
热呕《济生》竹茹汤、小柴胡加竹茹汤,见疟类。
上并用生姜多煎服。
《济生》竹茹汤
葛根(三两)半夏(炮七次,二两)甘草(炙,一两)上咀。每四钱,水一盏,入竹茹一小块,姜五片。
加味二陈汤治停痰结气而呕。
半夏橘皮(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砂仁(一两)丁香(五钱)生姜(三两上水煎服。
吐虫而呕方
黑铅炒成灰槟榔末
米饮调下。
30:恶心
恶心有痰、有热、有虚,皆用生姜,随证佐药。
戴云︰恶心者,无声无物,心中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实非心经之病,皆在胃口上,宜用生姜,盖能开胃豁痰也。
〔附录〕恶心,欲吐不吐,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宜大半夏汤,或小半夏茯苓汤,或理中东加半夏亦可。又胃中有热,恶心者,以二陈加生姜汁炒黄连、黄芩各一钱,最妙。
附方
大半夏汤
半夏陈皮茯苓(各二钱半)上咀。水二盏,姜二钱半,煎八分,食后服。
小半夏茯苓汤
半夏(五两)茯苓(三两)上咀。每服八钱,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入生姜
自然汁投药中,更煎一两沸,热服,无时,或用生姜半斤同煎。
理中汤见中寒。
31:咳逆
咳逆有痰、气虚、阴火,视其有余不足治之。其详在《格致余论》。不足者,人参白术汤下大补丸;有余并有痰者吐之,人参芦之类。痰碍气而呃逆,用蜜水吐,此乃燥痰不出。痰者,陈皮、半夏;气虚,人参、白术;阴火,黄连、黄柏、滑石;咳逆自痢者,滑石、甘草、炒黄柏、白芍、人参、白术、陈皮,加竹荆沥服。戴云︰呃逆者,因痰与热胃火者极多。
〔附录〕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此证最危。亦有热呃。已见伤寒证,其有他病发呃者,宜用半夏一两,生姜半两,水煎热服,或理中东加壳、茯苓各半钱、半夏一钱。不效,更加丁香十粒。吐利后,胃虚寒咳逆者,以羌活附子或丁香十粒。柿蒂十个,切碎,水煎服;吐利后,胃热咳逆者,以橘皮竹茹汤。亦无别病,偶然致呃,此缘气逆而生,宜小半夏茯苓东加枳实、半夏,又或煎汤泡萝卜子,研取汁,调木香调气散热服之。逆气用之最佳。
附方
橘皮干姜汤治咳逆不止。
橘皮通草干姜桂心甘草(炙,各二两)人参(一两)上用五钱,水煎服生姜半夏汤通治咳逆欲死。
半夏(一两)生姜(二两)上以水煎,温作三服。
阴证咳逆
川乌干姜(炮)附子(炮)肉桂芍药甘草(炙)半夏吴茱萸陈皮大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五片煎服。
人参白术汤
人参黄芩、柴胡干葛栀子仁甘草(炙,各半两)白术防风半夏(泡七次)五上咀。每服四钱,姜三片煎。
羌活附子汤治呃逆。
木香附子(炮)羌活茴香(炒,各半两)干姜(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盐一捻,煎二十沸,和渣热服,一服止。《三因》加丁香。
橘皮竹茹汤
橘皮(一升)竹茹(一升半)甘草(炙,二两)人参(半两)枣子(三十个)生姜(半两)上咀。水十盏。煎至三盏。作三服。
小半夏茯苓汤
二陈东加黄芩煎。
木香调气散
白蔻仁丁香檀香木香(各二两)藿香甘草(炙,各八两)砂仁(四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大补丸见补损。
理中汤见中寒。
32:翻胃
翻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兼病。必用童便、韭汁、竹沥、牛羊乳、生姜汁。气虚,入四君子汤,右手脉无力;血虚,入四物东加童便,左手脉无力。切不可用香燥之药若服之必死,宜薄滋味。治反胃,用黄连三钱,生姜汁浸,炒山楂肉二钱,保和丸二钱,为末,糊丸如麻子大,胭脂为衣,人参汤入竹沥再煎一沸,下六十丸。有痰,二陈汤为主寸关脉沉或伏而大;有气结,宜开滞导气之药,寸关脉沉而涩;有内虚阴火上炎而反胃者作阴火治之。年少者,四物汤清胃脘,血燥不润便故涩,《格致余论》甚详;年老,虽不用参术,关防气虚胃虚。气虚者,四君子东加芦根、童便,或参苓白术散,或韭汁、牛羊驴尿。又有积血停于内而致,当消息逐之,大便涩者难治,常令食兔肉,则便利。
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渐。《发挥》备言年高者不治。粪如羊屎者,断不可治,大肠戴云︰翻胃,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但见沫大出者必死。有热者,脉数而有力;有痰者,脉滑数,二者可治。血虚者,四物为主;气虚者,四君子为主;热以解毒为主;痰以二陈为主。
又方
用马剥儿烧灰存性一钱,好枣肉平胃散二钱。
上和匀,温酒调服,食即可下,然后随病源调理。
又方
茱萸黄连贝母栝蒌牛转草
治翻胃
韭菜汁(二两)牛乳(一盏)
上用生姜汁半两,和匀温服,效。
治翻胃、积饮通用
益元散生姜自然汁澄白脚,丸小丸子。时时服。
附方
烧针丸此药清镇,专主吐逆。
黄丹(不以多少)
上研细,用去皮小枣肉,丸如鸡头大。每用,针签于灯上,烧灰为末,乳汁下一丸 ......
《丹溪心法》~元末明初~朱震亨、戴思恭
丹溪心法卷三
28:脱肛
脱肛属气热、气虚、血虚、血热。热虚者,补气,参、、芎、归、升麻。血虚,四物汤;血热者,凉血,四物东加炒柏;气热者,条芩六两,升麻一两,曲糊丸,外用五倍子为末,托而上之。一次未收,至五七次,待收乃止。又东北方壁土泡汤,先熏后洗。
〔附录〕肺与大肠为表里,故肺藏蕴热,则肛门闭结;肺藏虚寒,则肛门脱出。又有妇人产育用力,小儿久痢,皆致此。治之必须温肺藏,补阳胃,久则自然收矣。
附方
香荆散治肛门脱出,大人小儿皆主之。
香附子荆芥(等分)砂仁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碗,煎热,淋洗;每服三钱,煎服亦可。
又方
五倍子为末,每用三钱,煎洗。
又方
木贼不以多少,烧灰为末。掺肛门上按入,即愈。
29:呕吐
凡有声有物,谓之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哕。胃中有热膈上有痰者,二陈东加炒山栀、黄连、生姜;有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也,用人参、生姜、黄、白术、香附之类。呕吐,朱奉议以半夏、橘皮、生姜为主。刘河间谓呕者,火气炎上,此特一端耳。有痰膈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气逆者;有寒气郁于胃口者;有食滞心肺之分,而新食不得下而反出者;有胃中有火与痰而呕者。呕吐药,忌栝蒌、杏仁、桃仁、萝卜子、山栀,皆要作吐,丸药带香药行散,不妨。注船大吐,渴饮水者即死,童便饮之,最妙。
附方
理中加丁香汤治中脘停寒,喜辛物,入口即吐。
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各一钱)丁香(十粒)上咀。生姜十片,水煎服。或加枳实半钱亦可。不效,或以二陈东加丁香十粒,并须冷服,盖冷遇冷则相入,庶不吐出。又或《活人》生姜橘皮汤。
《活人》生姜橘皮汤
橘皮(四两)生姜(半斤)
上咀。水七盏,煮至三盏,去滓,逐旋温服。
热呕《济生》竹茹汤、小柴胡加竹茹汤,见疟类。
上并用生姜多煎服。
《济生》竹茹汤
葛根(三两)半夏(炮七次,二两)甘草(炙,一两)上咀。每四钱,水一盏,入竹茹一小块,姜五片。
加味二陈汤治停痰结气而呕。
半夏橘皮(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砂仁(一两)丁香(五钱)生姜(三两上水煎服。
吐虫而呕方
黑铅炒成灰槟榔末
米饮调下。
30:恶心
恶心有痰、有热、有虚,皆用生姜,随证佐药。
戴云︰恶心者,无声无物,心中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实非心经之病,皆在胃口上,宜用生姜,盖能开胃豁痰也。
〔附录〕恶心,欲吐不吐,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宜大半夏汤,或小半夏茯苓汤,或理中东加半夏亦可。又胃中有热,恶心者,以二陈加生姜汁炒黄连、黄芩各一钱,最妙。
附方
大半夏汤
半夏陈皮茯苓(各二钱半)上咀。水二盏,姜二钱半,煎八分,食后服。
小半夏茯苓汤
半夏(五两)茯苓(三两)上咀。每服八钱,用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入生姜
自然汁投药中,更煎一两沸,热服,无时,或用生姜半斤同煎。
理中汤见中寒。
31:咳逆
咳逆有痰、气虚、阴火,视其有余不足治之。其详在《格致余论》。不足者,人参白术汤下大补丸;有余并有痰者吐之,人参芦之类。痰碍气而呃逆,用蜜水吐,此乃燥痰不出。痰者,陈皮、半夏;气虚,人参、白术;阴火,黄连、黄柏、滑石;咳逆自痢者,滑石、甘草、炒黄柏、白芍、人参、白术、陈皮,加竹荆沥服。戴云︰呃逆者,因痰与热胃火者极多。
〔附录〕咳逆为病,古谓之哕,近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此证最危。亦有热呃。已见伤寒证,其有他病发呃者,宜用半夏一两,生姜半两,水煎热服,或理中东加壳、茯苓各半钱、半夏一钱。不效,更加丁香十粒。吐利后,胃虚寒咳逆者,以羌活附子或丁香十粒。柿蒂十个,切碎,水煎服;吐利后,胃热咳逆者,以橘皮竹茹汤。亦无别病,偶然致呃,此缘气逆而生,宜小半夏茯苓东加枳实、半夏,又或煎汤泡萝卜子,研取汁,调木香调气散热服之。逆气用之最佳。
附方
橘皮干姜汤治咳逆不止。
橘皮通草干姜桂心甘草(炙,各二两)人参(一两)上用五钱,水煎服生姜半夏汤通治咳逆欲死。
半夏(一两)生姜(二两)上以水煎,温作三服。
阴证咳逆
川乌干姜(炮)附子(炮)肉桂芍药甘草(炙)半夏吴茱萸陈皮大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生姜五片煎服。
人参白术汤
人参黄芩、柴胡干葛栀子仁甘草(炙,各半两)白术防风半夏(泡七次)五上咀。每服四钱,姜三片煎。
羌活附子汤治呃逆。
木香附子(炮)羌活茴香(炒,各半两)干姜(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盐一捻,煎二十沸,和渣热服,一服止。《三因》加丁香。
橘皮竹茹汤
橘皮(一升)竹茹(一升半)甘草(炙,二两)人参(半两)枣子(三十个)生姜(半两)上咀。水十盏。煎至三盏。作三服。
小半夏茯苓汤
二陈东加黄芩煎。
木香调气散
白蔻仁丁香檀香木香(各二两)藿香甘草(炙,各八两)砂仁(四两)上为末。每服二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大补丸见补损。
理中汤见中寒。
32:翻胃
翻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兼病。必用童便、韭汁、竹沥、牛羊乳、生姜汁。气虚,入四君子汤,右手脉无力;血虚,入四物东加童便,左手脉无力。切不可用香燥之药若服之必死,宜薄滋味。治反胃,用黄连三钱,生姜汁浸,炒山楂肉二钱,保和丸二钱,为末,糊丸如麻子大,胭脂为衣,人参汤入竹沥再煎一沸,下六十丸。有痰,二陈汤为主寸关脉沉或伏而大;有气结,宜开滞导气之药,寸关脉沉而涩;有内虚阴火上炎而反胃者作阴火治之。年少者,四物汤清胃脘,血燥不润便故涩,《格致余论》甚详;年老,虽不用参术,关防气虚胃虚。气虚者,四君子东加芦根、童便,或参苓白术散,或韭汁、牛羊驴尿。又有积血停于内而致,当消息逐之,大便涩者难治,常令食兔肉,则便利。
翻胃即膈噎,膈噎乃翻胃之渐。《发挥》备言年高者不治。粪如羊屎者,断不可治,大肠戴云︰翻胃,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但见沫大出者必死。有热者,脉数而有力;有痰者,脉滑数,二者可治。血虚者,四物为主;气虚者,四君子为主;热以解毒为主;痰以二陈为主。
又方
用马剥儿烧灰存性一钱,好枣肉平胃散二钱。
上和匀,温酒调服,食即可下,然后随病源调理。
又方
茱萸黄连贝母栝蒌牛转草
治翻胃
韭菜汁(二两)牛乳(一盏)
上用生姜汁半两,和匀温服,效。
治翻胃、积饮通用
益元散生姜自然汁澄白脚,丸小丸子。时时服。
附方
烧针丸此药清镇,专主吐逆。
黄丹(不以多少)
上研细,用去皮小枣肉,丸如鸡头大。每用,针签于灯上,烧灰为末,乳汁下一丸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8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