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1892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598kb)。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篇题解释:

    本篇论述人体十二经脉为气血运行道路,内联脏腑,外络支节。因此,不论外忌、内伤都可由经脉相传而引起体内阴阳气血失调,从而发生虚实病变,所以在治疗上须根据病变部位和虚实变化,调和经脉而使之正常,故本篇名调经论。

    ◆ 主要内容:

    本篇提出"百病之生,皆有虚实",此虚实是由于五脏的虚实变化,即本文所指"心藏神、肺藏气、肝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就是说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神、气、血、形、志这五方面都有虚实。如"神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恐","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志有余则腹胀飱泄,不足则厥。"并介绍了这五方面有余不足的针刺方法,特别强调早期治疗。

    本文指出虚实的病理机制是由气血阴阳相并的结果,即本文所说:"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虚一实。"指出了邪侵部位是由于阴阳属性所确定的,正如本文所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指出寒热的机理是由于阴虚、阳虚的不同,即本文所指出的"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这不但是病理的说明,也是症状的概括。本文最后指出了补虚泻实的针刺方法。

    教学内容

    经脉气血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守经隧"的理论。

    神、气、血、形、志与五脏的关系,及其太过、不及的病证与针刺方法。

    经脉气血输布失调产生虚实证候的原因与机理。

    从经脉气血失调理论,阐述阴阳虚实内外寒热的机理。

    虚实病变的治疗原则、方法及针刺补泻手法。

    目的要求

    掌握本篇的虚实含义,以及虚实形成的机理、原因、治疗原则及针刺补泻手法。

    掌握"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的古今之别。

    了解神、气、血、形、志的含义,及其与五脏的关系。

    理解"守经隧"理论的含义。

    了解神、气、血、形、志有余、不足的机理、病证及治疗。

    掌握"精气自伏"、"真气乃相得"、"泾溲不利"、"巨刺"、"缪刺"

    "针药熨"等词句。

    原文解析

    ◆ 论五脏与神及五脏与经脉的关系。

    ◆ 论述五脏系统的虚实病证及刺治方法。

    ◆ 阐发虚实病机和由此所产生的证候举例。

    ◆ 论述虚实形成的原因。

    ◆ 论述阴阳虚实内外寒热的机理。

    ◆ 论虚实证候的取穴原则和补泻手法。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论五脏与神及五脏与经脉的关系

    原 文

    黄帝问曰:余闻刺法言,有余泻之,不足补之。何谓有余?何谓不足?岐伯对曰: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问?帝曰:愿尽闻之。岐伯曰: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词解:

    刺法:指古代论述针刺方法的文献。 神:《甲乙经》神下补"有",于义为顺。下文"气"、"血"、"形"、"志"并同。

    其气不等:指神、气、血、形、志均可发生不足和有余的病理状态,故曰"不等"。 十六部:诸说不一。张志聪以经脉为释,注云:"十六部者,十六部之经脉也。手足经脉十二,蹻脉二,督脉一,任脉一,共十六部。"

    节:指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而此成形:指五脏是形成身形的根本。《甲乙经》无此四字。

    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志意,代指五神;骨髓,代指五体。言神对形体内脏的作用。张介宾注:"志意者,统言人身之五神也。骨髓者,极言深邃之化生也。五神藏于五脏而心为之主,故志意通调,内连骨髓,以成身形五脏,则互相为用矣。"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经脉贯穿表里,通上下,联络脏腑四肢百骸,运行血气于周身,故为五脏及其与形体诸窍之间相互联系的通道。

    释 义

    本节通过五脏与神,五脏与经脉关系的论述,说明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神为主导,通过经脉的联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五脏藏精舍神,内连六腑、奇恒之府、皮肉筋骨、五官九窍,外应四时阴阳,而经脉是这一整体联系的通道,故无论内伤外感,均可使经脉失调而发病。因此调理经脉,使之通畅,就可使五脏安定,百病可愈,故曰"守经隧"。

    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论述五脏系统的虚实病证及刺治方法

    原 文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小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 ,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余腹胀飱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帝曰:补泻奈何?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帝曰:刺未并奈何?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

    词解: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心藏神,在志为喜,在声为笑。故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金气反胜而为悲。 血气未并:并,偏聚、偏盛。血气未并,指气血和调,无偏盛偏衰之象。

    神之微:谓邪犯部位表浅,尚未入里,气血未偏倾,病情轻微。 勿之深斥: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59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