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1902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69kb)。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 篇题解释:

    汤液和醪醴,是用稻米五谷制成,用以治疗疾病的两种剂型,都是属于酒类。其清稀液薄的是汤液,稠浊甘甜的叫醪醴。

    本篇主要讨论治病的疗效问题,但首先从汤液醪醴的制作及作用谈起,所以用"汤液醪醴"命篇。正如《素问注证发微·卷二》所曰:"内有汤液醪醴,故名篇"。

    ◆ 主题思想:

    本篇强调了治疗疾病决定因素在于人体的神气,针药治疗必须通过人体的正气起作用,从而提出了"病为本,工为标"的观点。同时,又举水气病为例,阐明治疗方法必须根据病情而定的理论。

    ◆ 主要内容:

    讨论了制作汤液醪醴的原料及其用途。指出深重的疾病"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

    "神不使"对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以及"病为本,工为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教学内容

    讲述汤液醪醴的制备方法与用途。

    从"形弊血尽而功不立"着手,重点阐述神机的概念及其对治疗的重要意义。

    讲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的含义,重点阐发其临床意义。

    讲述水肿病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与方法,阐明其临床意义。

    目的要求

    了解汤液醪醴的制作方法及其对后世方剂学的影响。

    掌握神不使的含义及神机对治疗的重要意义。

    理解"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的含义及指导意义。

    掌握水肿病发病机理与治疗原则、方法。

    熟记:"何谓神不使......而病不愈也""其不从毫毛而生......巨气乃平"。

    原文解析

    ◆ 汤液醪醴的制作和使用。

    ◆ 论神机对治疗效果的作用。

    ◆ 水肿病的病机及治疗原则和方法。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汤液醪醴的制作和使用

    原 文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

    词解:

    汤液醪醴:汤,谓米汤,液,一种比较醇美的酒。醪醴为稠浊甘甜的酒。泛指用稻米五谷做成的酒液,是古代人治疗疾病的两种剂型。 稻米者完,稻薪者坚:稻米的气味完备,稻薪的性质坚实。张志聪注:"夫天地有四时之阴阳,五方之异域。稻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气,具天地阴阳之和者也,为中央之土谷,得五方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以养五脏;天地之政令,春生秋杀,稻薪至秋而刈,故伐取得时,金曰坚成,故能至坚也。"

    至完:言稻米滋养之性全。《素问集注·卷二》注:"稻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气,具天地阴阳之和,为中央之土谷,得五方高下之宜,故能至完。" 道德:道与德是万物发生和发展的根据。此处是指维护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养生方法。

    齐毒药:齐,通剂,配伍的意思。毒药,性味猛烈的药物。 镵石:镵,锐器也。即锐利的石针。 语 译

    黄帝问道:用五谷做汤液和醪醴,方法如何?岐伯说:必须用稻米作原料,稻秸作燃料,因为稻米得气完备,稻秸得气坚劲。黄帝说:为什么这样呢?岐伯说:稻米得天地之和气,生长于高下适宜的土地上,所以得气最为完备;稻至秋收割,伐取得时,所以稻秸之质坚劲。

    黄帝说:上古时代的"圣人",作汤液醪醴制成后不使用,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古代"圣人"作汤液和醪醴,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的,因为上古时代的人们,清静无为,患病较少,所以,虽然作成汤液,却是备而不用的。到中古时代,社会道德稍衰,人体比较虚弱,但还未至真气败坏的程度,虽然时常因邪气的侵袭而患病,但多病势较微,所以用汤液醪醴治疗,病即可痊愈。黄帝说:现在的人们,虽然服了汤液醪醴,但病不一定治好,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现在的人们,仅服汤液醪醴是治不好病的,必须调制药物治其中;镵石、针灸以治其外,始能治好病。

    释 义

    本段阐述汤液醪醴的制法及作用,论述古代的治疗方法,从汤液、醪醴到毒药、针石、艾灸的发展过程。

    按 语

    治疗的方法和药物的剂型,随着社会的变迁、疾病的变化而发展。汤液醪醴属于酒类,能够壮神活血、通经御寒,具有恢复疲劳、舒筋活络等作用。对于真气不虚者,有备无患;对于正虚邪侵者,犹能却病;对于真气大虚,病情复杂者,酒力恐不能及,必须以毒药攻其内,镵石针艾治其外,方能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举例】诚如张介宾《类经·论治类》所说:"圣人之作汤液者,先事预防,所以备不虞耳。盖上古之世,道全德甚,性不嗜酒,邪亦弗能害,故但为而弗服也";中古"道德稍衰,天真或损,则邪能侵之,然犹不失于道,故但服汤液醪醴而可万全矣";"今世道德已衰,疾病已甚,故非毒药不能攻其中,非针艾不能治其外"。由此可见,人体的疾病随着社会的演变日趋复杂而严重,从而决定古代的治疗方法由汤液、醪醴到毒药、针石、艾灸这一发展过程。

    素问·汤液醪醴篇第十四·论神机对治疗效果的作用

    原 文

    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不早乎?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词解:

    形弊血尽:形体衰败,血脉竭尽。弊,败坏。尽,耗竭。 神不使:神,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作用。使,运用、役使。神不使,即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作用不能对各种治疗作出反应。张介宾注:"凡治病之道,攻邪在乎针药,行药在乎神气。故治施于外,则神应于中,使之升则升,使之降则降,是其神之可使也。若以药剂治其内而脏气不应,针艾治其外而经气不应,此其神气已去而无可使矣。虽竭力治之,终成虚废已尔,是即所谓不使也。"

    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愈:《甲乙经》无三"不"字。《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精神进,志意定,故病可愈。'《太素》云:'精神越,志意散,故病不可愈。'"《新校正》所云与上下文义较贯,可从。 泣:通涩。在此有二义:一涩滞,二枯涩。

    何暇:《太素》作"可谓"。《新校正》云:"按别本'暇'一作'谓'。" 标本不得:医生的诊断、治疗,与病人的病情不相符合。

    病为本,工为标:病,指病人的神机,工指医工的医疗方法、措施等。虽病似极微极轻,但如果病人体内神机不使,则医工的治疗措施必将归之无效。基于此,中医养生治疗重视病人的"神",以此为本。

    语 译

    黄帝说:有的病人,经用药物、针灸等法治疗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