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1953
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N.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83kb)。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一、爱情的概念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其特点是:

    (一)爱情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不含同性恋。

    (二)爱情是在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幼儿没有爱情体验。

    (三)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四)爱情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上的依恋。

    (五)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

    二、爱情的发展阶段

    社会交换论者视求爱者为理性主义者,人们总是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和幸福的人做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利益和价值两者都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据此理论,爱情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一)取样与评估

    男女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消后的赢余。如果收益及赢余超过自己期待值,则对方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二)互惠

    在此阶段,双方尽可能交换收益,即为对方提供收益,也从对方获益,同时力求降低成本。如一起聊天,互赠礼品,共同讨论有兴趣的话题等,但避免进人对方的私密性领域。在交换中,双方互惠,两个人亲密感随着加强。

    (三)承诺

    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的,因此停止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双方关系相对固定,开始一对一频繁交往。

    (四)制度化

    随着亲密感不断加强,双方都觉得离不开对方,又担心对方离开自己,希望能通过契约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如订婚、办理结婚手续等。契约使双方的关系具有排他性,彼此忠诚。

    三、爱情的形式

    爱情在不同情境以及不同的需要背景下有以下六种常见的形式:

    (一)激情式 双方初次见面立即互相吸引,一见钟情。

    (二)友谊式 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并非神秘莫测。

    (三)游戏式 "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互相发现。"

    (四)占有式 "如果我怀疑我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我的神经就紧张。"

    (五)逻辑式 最好与一位和自己背景相似的人相爱。

    (六)忘我式 "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我爱的人受苦。"

    应该指出,以上六种爱情形式并不互相排斥,比如任何一种爱情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占有成分。只不过,一定时期或者情境下,人们的爱情形式可能会以某种形式为主。

    四、爱情三角形

    有的学者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策、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爱情三角形

    从上图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条边和三角形内共有七种类型的爱情。根据三因素的平衡程度,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 (三因素完全平衡),也可以是非正三角形(以一因素为重点的不平衡三角形),按强度又可分高强度爱情三角形和低强度三角形。

    专栏

    浪漫爱的理论

    专栏

    浪漫爱能持续多久

    第二单元 婚姻

    一、婚姻的概念

    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婚姻行为决定于婚姻动机。婚姻动机不仅是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满足夫妻双方的性需要,继而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而且还包含经济方面的考虑。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有的学者认为,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其次、经济第三。现代社会,由于妇女地位发生了变化,个人自由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追求,爱情变成婚姻的主导动机,而后是繁衍和经济动机。

    二、夫妻关系的类型

    (一)爱情型

    它有两种亚型,一类是由美貌与性吸引而导致的结合。这种类型潜伏着一种风险,美貌及性魅力会逐渐减退,假如婚姻缺乏其他基础,或不能过渡到以双方人格相似性为基础的爱情,那么这种婚姻往往迟早出现危机;另一类是人格型夫妻,是以人格的相似性或互补性为基础的结合。由于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像体型、性魅力那样易变,这种结合一般能使婚姻平稳而幸福。

    (二)功利型

    此类型的婚姻是以爱情之外的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为基础的结合。当双方收益与成本基本平衡时,婚姻能持续,双方感到满足。其风险是,如双方收益与成本不平衡,往往出现不满,导致危机;其次,由于夫妻关系的理性色彩浓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往往双方关系紧张时,一方寻找婚外情,从而导致关系破裂。

    (三)平等合作与分工型

    前者夫妻双方平等分担家务,后者是双方根据各自特点分工,料理家政。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双方均进入自己的角色,又对对方有相应期待,彼此都认识双方在家庭中的价值,有较强责任感,家庭生活较为和谐、稳定。

    (四)建设性

    这种类型的夫妻,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生活和工作。他们有创家立业、教育子女等共同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密切合作。达到一个目标后又追求新的目标。生活中勤奋肯干,能抑制家庭消费;在共同努力中感爱生活的意义,使婚姻维持与发展。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当达到目标后,一方可能变得满足继而懒散,以致出现裂痕。

    (五)惰性型

    这种类型的夫妻,迅速对婚姻失去热情。他们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愿进行新的尝试,只希望按老样子生活。没有紧张、冲突,也没有乐趣,缺乏享受和乐趣会对婚姻有涣散作用。

    (六)失望型

    失望型夫妻在新婚时百般努力,力求建立美满的婚姻生活,对婚姻有很高的期待。但他们不久就发现,婚姻生活中有种种不满意,"现实不理想,理想不现实",对方的表现也远非当初所料,因此感到失望。

    (七)一体型

    这种类型的夫妻在较长的共同生活中相互体贴、合作,在性格、爱好、习惯上彼此适应,融为一体。双方均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相敬如宾、心心相印。此型关系稳定、 美满。不足之处是较为封闭,如一方离去,另一方寂寞难忍。

    第三单元 离婚

    离婚是依法解除婚姻关系。夫妻彼此心理的不协调、背离或对立,会造成双方的心理冲突。心理冲突往往是离婚的原因和前奏,而离婚往往是心理冲突激化的结果。

    一、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

    夫妻心理冲突多由下列因素引发:

    (一)需求不满

    婚姻是双方为互相满足需要而结成的伴侣关系,婚姻的稳定性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如果双方的需要均在共同生活中得到满足,任何一方都不觉得感情疏离和心理孤寂,这种婚姻就是稳定的。反之,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欲求不满)则会感到心情不舒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