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皮肤组织学.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588kb)。
第三章 皮肤组织学
皮肤的表皮来自外胚层,真皮是由中胚层的间充质衍化而来。
在正常皮肤组织切片中,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凹凸不平,形成许多真皮乳头(Dermal papillae)和表皮突(Rete ridges)
一、表皮
表皮主要由角朊细胞组成,另外还有树枝状细胞和Merkel细胞。
(一)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
角朊细胞与树枝状细胞不同,具有细胞间桥和丰富的胞质。在其向角质层细胞演变过程中,一般分为4层,即基底细胞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前3层合称为生发层或马尔匹基层(Stratum malpighii)。此外,在颗粒层和角质层较厚的表皮,特别是掌跖部位,在角质层的下方还可见到透明层。
1. 基底细胞层(Stratum basale) 由一层圆柱状基底细胞所组成。细胞排列成栅栏状,其长轴与表皮和真皮的交界线垂直。胞质呈强嗜碱性,核卵圆形,着色深,基底细胞之间以及与其上方的棘细胞间有细胞间桥或桥粒(Desmosomes)相连接。基底细胞的底部则附着于表皮下基底膜带(Subepidermal basement membrane zone),可用PAS染色来显示。
基底细胞内含黑素含量与皮肤色泽一致。在白皮肤的人,基底细胞内仅含少量小的黑素颗粒,用HE染色不易见到。而在晒黑或黑皮肤的人,其基底细胞内则含有大量黑素颗粒,常呈帽状,排列在核上方,也可散布于胞质中。
电镜下,基底细胞间有桥粒相连,每个桥粒有两个电子致密附着板(Attachment plaque),位于桥粒连接的两相邻细胞膜的内侧。张力细丝(Tonofilaments)的一端附着于附着板上,另一端则游离在近核的胞质内。桥粒中心处可见细胞间粘合质,靠近胞膜外叶层电子密度最大,中央部分为电子透明区,其正中处尚有一条细的电子致密线,因此,桥粒亦称为细胞间接触层(Intercellular contact layer)。基底细胞底部的胞膜内只有一个附着板为胞质内张力细丝所附着,称半桥粒(Hemidesmosomes)。半桥粒使基底细胞依附在致密板(Lamina densa)上。
基底细胞内含有成束或散在的张力细丝,其直径为7~8nm,走向很规则,常与表皮表面垂直,是形成角蛋白的前身物质之一。
基底细胞内黑素小体(Melanosomes),属成熟型,往往在核的上方排列成帽状,也可分散在整个胞质内。
基底细胞有活跃的分裂能力,分裂后,部分细胞向上推移,分化为棘细胞,部分细胞仍留在原位,保持未分化状态。
2. 棘层(Stratum spinosum) 由5-10层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角形,当细胞移向表皮时变成扁平,其长轴与皮肤平行。细胞伸出许多细短的棘状突起,称为棘突(Prickle)。正常皮肤的棘突在高倍镜下看不清楚,但在有细胞水肿时,则清晰可见。相邻细胞的棘突以细胞间桥或桥粒相接。用PAS、阿新蓝和胶体铁染色,细胞间隙轻微着色,因而考虑其含有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s)。若预先用透明质酸酶处理,则胶体铁染色大受影响,表明透明质酸是糖胺多糖的一个重要部分。
电镜下,棘细胞内张力细丝多会聚成束,排列较致密,并终止于桥粒。胞质内还有一种卵圆形的电子致密颗粒,称膜被颗粒(Membrane coating granules)或板层颗粒(Lamellated granules),外胞质膜,内部充满与颗粒长轴相垂直的板,板厚2nm。颗粒最初见于Golgi复合体附近,以后散在分布于胞质各处。
3.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通常有1~3层菱形或扁平细胞组成。颗粒层厚度与角质层厚薄有关,在角质层薄的部位,颗粒层只有1~3层,而在角质层厚的部位,如掌跖,则可多达10层。
颗粒层细胞胞质内充满着大小形状不宜的透明角质颗粒(Keratohyaline granules),HE染色呈强嗜碱性。电镜下,颗粒无包膜,电子密度较大,由直径2nm的细粒所组成。最早形成的透明角质颗粒是由电子致密的核糖核蛋白颗粒沿张力细丝聚集而成,并随着核糖核蛋白颗粒的外周聚集而逐渐增大,以后它们围绕愈来愈多的张力细丝并沿着张力细丝延伸,最后覆盖全部张力细丝。在角化过程中,透明角质颗粒形成两种结构:原纤维间基质(Interfibrillary matrix或Filaggrin)和角质细胞的内部衬里(Inner lining of the horny cells),即所谓的边缘带(Marginal band)。透明角质颗粒含有富于组氨酸的蛋白-原纤维间基质前体(Filaggrin precursor)。当颗粒细胞转化成角质细胞时,把原纤维间基质前体分解成许多原纤维间基质单位,然后原纤维间基质作为角蛋白细丝的"胶粘物",将角蛋白细丝聚集在一起。
颗粒层细胞内的膜被颗粒亦称Odland体或角蛋白小体(Keratinosomes)。膜被颗粒最早出现在棘层细胞核周的胞质中,在表皮浅层迅速增多、增大,且向细胞边缘移动,最后与颗粒层细胞质膜融合,并将其内容物排入细胞间隙,构成细胞间质的一部分,有助于细胞之间的粘合和防止水溶性物质的流失。
颗粒层相当于表皮的角质形成带,细胞核和细胞器将在该带内溶解。颗粒层中的溶酶体酶,如酸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与基底细胞层和棘层不同,呈弥漫性染色,它们可能在颗粒层内发生的自溶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角质层(Sstratum corneum) 是表皮最浅的一层。此层细胞的核消失,胞质呈嗜伊红性。角质层厚度常由于其外层不断脱落而难以确定。在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中,大多数角质层往往呈网篮状,这是在制片过程中造成的。相反,在戊二醛和四氧化锇固定的电镜标本中,角质细胞内部结构可以保存下来,并在应用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后使角质细胞内含物着色。用荧光染色技术还能显示出有规则垂直排列的角质细胞。
颗粒层细胞常常是突然转化为角质细胞的。电镜观察,深层角质细胞的胞质中相对地显示出约8nm粗的电子透明的张力细丝,包埋在与透明角质颗粒具有同样高电子密度的细丝间物质中。然而,浅层角质细胞失去其细丝结构,随同角质细胞的突然角化,一条电子致密的均质边缘带在紧挨三层质膜的外周胞质中形成。深层角质细胞质膜在边缘带外被保存下来。中层角质细胞的质膜是断续的,随后脱落,以致边缘带起着细胞膜的作用。浅层伴随角质细胞的变性和脱落,边缘带亦常消失。桥粒在角质细胞脱落前消失。
5.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经切片和HE染色后,在角质层的最底层出现一薄层均匀一致的嗜伊红性带,称之为透明层。在角质层厚的掌跖皮肤最为明显。此层曾称之为结合层(Stratum conjunction)。
角朊细胞除了在表皮角化过程中产生角蛋白外,还可产生具有免疫功能的各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胸腺样激素(Thymuslike hormones),α-干扰素(Alpha-interferon)、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on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和白细胞介素1样分子(Interleukin 1-like molecule) ......
第三章 皮肤组织学
皮肤的表皮来自外胚层,真皮是由中胚层的间充质衍化而来。
在正常皮肤组织切片中,真皮与表皮交界处凹凸不平,形成许多真皮乳头(Dermal papillae)和表皮突(Rete ridges)
一、表皮
表皮主要由角朊细胞组成,另外还有树枝状细胞和Merkel细胞。
(一)角朊细胞(Keratinocytes)
角朊细胞与树枝状细胞不同,具有细胞间桥和丰富的胞质。在其向角质层细胞演变过程中,一般分为4层,即基底细胞层、棘层、颗粒层和角质层。前3层合称为生发层或马尔匹基层(Stratum malpighii)。此外,在颗粒层和角质层较厚的表皮,特别是掌跖部位,在角质层的下方还可见到透明层。
1. 基底细胞层(Stratum basale) 由一层圆柱状基底细胞所组成。细胞排列成栅栏状,其长轴与表皮和真皮的交界线垂直。胞质呈强嗜碱性,核卵圆形,着色深,基底细胞之间以及与其上方的棘细胞间有细胞间桥或桥粒(Desmosomes)相连接。基底细胞的底部则附着于表皮下基底膜带(Subepidermal basement membrane zone),可用PAS染色来显示。
基底细胞内含黑素含量与皮肤色泽一致。在白皮肤的人,基底细胞内仅含少量小的黑素颗粒,用HE染色不易见到。而在晒黑或黑皮肤的人,其基底细胞内则含有大量黑素颗粒,常呈帽状,排列在核上方,也可散布于胞质中。
电镜下,基底细胞间有桥粒相连,每个桥粒有两个电子致密附着板(Attachment plaque),位于桥粒连接的两相邻细胞膜的内侧。张力细丝(Tonofilaments)的一端附着于附着板上,另一端则游离在近核的胞质内。桥粒中心处可见细胞间粘合质,靠近胞膜外叶层电子密度最大,中央部分为电子透明区,其正中处尚有一条细的电子致密线,因此,桥粒亦称为细胞间接触层(Intercellular contact layer)。基底细胞底部的胞膜内只有一个附着板为胞质内张力细丝所附着,称半桥粒(Hemidesmosomes)。半桥粒使基底细胞依附在致密板(Lamina densa)上。
基底细胞内含有成束或散在的张力细丝,其直径为7~8nm,走向很规则,常与表皮表面垂直,是形成角蛋白的前身物质之一。
基底细胞内黑素小体(Melanosomes),属成熟型,往往在核的上方排列成帽状,也可分散在整个胞质内。
基底细胞有活跃的分裂能力,分裂后,部分细胞向上推移,分化为棘细胞,部分细胞仍留在原位,保持未分化状态。
2. 棘层(Stratum spinosum) 由5-10层细胞组成。细胞呈多角形,当细胞移向表皮时变成扁平,其长轴与皮肤平行。细胞伸出许多细短的棘状突起,称为棘突(Prickle)。正常皮肤的棘突在高倍镜下看不清楚,但在有细胞水肿时,则清晰可见。相邻细胞的棘突以细胞间桥或桥粒相接。用PAS、阿新蓝和胶体铁染色,细胞间隙轻微着色,因而考虑其含有中性粘多糖和酸性粘多糖-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s)。若预先用透明质酸酶处理,则胶体铁染色大受影响,表明透明质酸是糖胺多糖的一个重要部分。
电镜下,棘细胞内张力细丝多会聚成束,排列较致密,并终止于桥粒。胞质内还有一种卵圆形的电子致密颗粒,称膜被颗粒(Membrane coating granules)或板层颗粒(Lamellated granules),外胞质膜,内部充满与颗粒长轴相垂直的板,板厚2nm。颗粒最初见于Golgi复合体附近,以后散在分布于胞质各处。
3.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通常有1~3层菱形或扁平细胞组成。颗粒层厚度与角质层厚薄有关,在角质层薄的部位,颗粒层只有1~3层,而在角质层厚的部位,如掌跖,则可多达10层。
颗粒层细胞胞质内充满着大小形状不宜的透明角质颗粒(Keratohyaline granules),HE染色呈强嗜碱性。电镜下,颗粒无包膜,电子密度较大,由直径2nm的细粒所组成。最早形成的透明角质颗粒是由电子致密的核糖核蛋白颗粒沿张力细丝聚集而成,并随着核糖核蛋白颗粒的外周聚集而逐渐增大,以后它们围绕愈来愈多的张力细丝并沿着张力细丝延伸,最后覆盖全部张力细丝。在角化过程中,透明角质颗粒形成两种结构:原纤维间基质(Interfibrillary matrix或Filaggrin)和角质细胞的内部衬里(Inner lining of the horny cells),即所谓的边缘带(Marginal band)。透明角质颗粒含有富于组氨酸的蛋白-原纤维间基质前体(Filaggrin precursor)。当颗粒细胞转化成角质细胞时,把原纤维间基质前体分解成许多原纤维间基质单位,然后原纤维间基质作为角蛋白细丝的"胶粘物",将角蛋白细丝聚集在一起。
颗粒层细胞内的膜被颗粒亦称Odland体或角蛋白小体(Keratinosomes)。膜被颗粒最早出现在棘层细胞核周的胞质中,在表皮浅层迅速增多、增大,且向细胞边缘移动,最后与颗粒层细胞质膜融合,并将其内容物排入细胞间隙,构成细胞间质的一部分,有助于细胞之间的粘合和防止水溶性物质的流失。
颗粒层相当于表皮的角质形成带,细胞核和细胞器将在该带内溶解。颗粒层中的溶酶体酶,如酸性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与基底细胞层和棘层不同,呈弥漫性染色,它们可能在颗粒层内发生的自溶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4. 角质层(Sstratum corneum) 是表皮最浅的一层。此层细胞的核消失,胞质呈嗜伊红性。角质层厚度常由于其外层不断脱落而难以确定。在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中,大多数角质层往往呈网篮状,这是在制片过程中造成的。相反,在戊二醛和四氧化锇固定的电镜标本中,角质细胞内部结构可以保存下来,并在应用醋酸铀和柠檬酸铅染色后使角质细胞内含物着色。用荧光染色技术还能显示出有规则垂直排列的角质细胞。
颗粒层细胞常常是突然转化为角质细胞的。电镜观察,深层角质细胞的胞质中相对地显示出约8nm粗的电子透明的张力细丝,包埋在与透明角质颗粒具有同样高电子密度的细丝间物质中。然而,浅层角质细胞失去其细丝结构,随同角质细胞的突然角化,一条电子致密的均质边缘带在紧挨三层质膜的外周胞质中形成。深层角质细胞质膜在边缘带外被保存下来。中层角质细胞的质膜是断续的,随后脱落,以致边缘带起着细胞膜的作用。浅层伴随角质细胞的变性和脱落,边缘带亦常消失。桥粒在角质细胞脱落前消失。
5.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经切片和HE染色后,在角质层的最底层出现一薄层均匀一致的嗜伊红性带,称之为透明层。在角质层厚的掌跖皮肤最为明显。此层曾称之为结合层(Stratum conjunction)。
角朊细胞除了在表皮角化过程中产生角蛋白外,还可产生具有免疫功能的各种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胸腺样激素(Thymuslike hormones),α-干扰素(Alpha-interferon)、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on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s)和白细胞介素1样分子(Interleukin 1-like molecule)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158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