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1906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570kb)。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 篇题解释:

    本篇主要论述了咳的病因病机、辨证分类、传变规律及针刺治疗原则,是《内经》论述咳病的专篇,故马莳说:"内论五脏六腑之咳,各有形状治法,故名篇。"

    ◆ 主要内容:

    指出了咳的成因和病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从其合也。"另一种情况是"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指出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及其相传情况。"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它的发病情况是"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泻、为痛。乘秋肺先受邪。乘春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它的传变情况是"五脏之久咳不已,乃移于六腑。"六腑之咳多为表里相传,如心咳不已,小肠受之。

    同时指出治咳的针刺原则为"脏病治俞,腑病治合,泻肿治其经。"

    教学内容

    "外内合邪"致咳及"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机理。

    咳病的脏腑分证及五脏咳、六腑咳的形成、分证要点、病机与转归。

    咳病分证论治的针刺取穴原则。

    "外内合邪"致咳及"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机理。

    咳病的脏腑分证及五脏咳、六腑咳的形成、分证要点、病机与转归。

    咳病分证论治的针刺取穴原则。

    目的要求

    掌握"内外合邪"的致咳原理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病理整体观及其临床意义。

    理解咳"皆聚于胃、关于肺"的病理学意义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五脏六腑咳的分证要点。

    了解咳病的治疗原则。

    原文解析

    ◆ 咳嗽的病因病机。

    ◆ 咳嗽的分证及治则。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咳嗽的病因病机

    原 文

    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五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词解: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指恣食生冷,伤犯于胃,因手太阴肺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故寒饮食所伤之邪沿肺脉入犯于肺,成为肺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其时,指五脏分别主旺的季节,如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受病,即感受相应的时令之邪而发病。

    非其时,各传以与之:非其时,指非肺所主的秋季。此语正对上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是指五脏在各自所主节令感受邪气发病后,分别波及于肺而引起咳病。 治时:治,主也。治时,即五脏分别所主旺的时令。

    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咳为肺病症状。泄与痛是指五脏六腑受邪致咳所产生的兼症举例。 乘:趁,顺应。《字·丿部》:"乘,趁也,又因也。"

    语 译

    黄帝问道:肺有病为何可以使人发生咳嗽?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有病,都可以使人咳嗽,不单单是肺。黄帝说:我愿听你详细谈一下。岐伯说:皮毛是肺之所合,外邪侵入人体,首先伤及皮毛,邪气就会侵入皮毛而合肺,使肺受邪(如寒邪)。寒饮寒食入胃,寒气就会沿着手太阴肺经上至于肺。(因为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导致肺寒,外感之寒与内伤之寒相合伤肺,就会引起肺气不降的咳证。五脏均在其所主的时令受邪发病,如在非肺所主的秋季,则其它四脏先受邪发病,而后再传给肺脏。这是因为人与天地相通应,故五脏均有其所主时令,如果肺感受风寒之邪,病轻时只表现为咳,病重就会传之于其他四脏,而变生泄泻、疼痛等证。在秋季是肺先受邪,在春天是肝先受邪,在夏天是心先受邪,在长夏季是脾先受邪,在冬天是肾先受邪。

    释 义

    本节集中论述了咳的发病原因、肺咳形成机理,以及咳与四时五脏的关系。

    咳是肺病的主要见症。"肺之令人咳"把咳与肺联系在一起,明确了咳与肺的关系。本节指出肺咳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外有风寒所伤,二是内有寒饮食所伤。

    咳与四时五脏关系。人体与四时季节相应,因而在不同季节感受时令邪气,均可引起相应内脏受伤而发病,内脏受损,波及于肺而生咳嗽。【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如在秋季肺脏先受邪发病,亦可传到其他四脏而生相应病证,即咳证亦有其他脏腑的病证,此亦属于五脏六腑咳的内容。

    按 语

    内外合邪,伤肺成咳。就肺咳而言,是"外内合邪,因而客之"的结果。肺为娇脏,若风寒之邪伤于外,寒饮寒食伤于内,外内之邪相合,致使肺气失于宣降而发生咳。【发病机理的认识】当然外邪因素不限于感寒,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皆可致咳,而以

    寒邪为多。内伤因素也不限于寒饮寒食。

    发病机理的认识:对于肺咳这一发病机理的认识,《内经》之论凡三见。除本篇外,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道(逆) 而上行。"《灵枢·百病始生》则概括说:"重寒伤肺",都十分明确地指出肺咳的形成不外乎内伤饮食与外感寒邪两端,这一认识为后世对咳的辨证论治有重要指导作用。

    咳不离于肺,然不止于肺。咳是肺的主要病症,但五脏六腑有病均可影响到肺而发咳证。这是因为五脏六腑之间是密切联系,不可区分的。【以肺为例】如果各脏有病,均可累及肺脏而发生咳嗽。

    各脏有病:如脾虚生痰,痰饮内停,可上渍于肺,可影响气机出入,形成咳嗽,此为母病及子;肝气郁滞化火,每致木火上炎,导致肝火犯肺咳嗽,称之为"木火刑金";肾阴不足,或阴虚火旺,影响津液输布,则金水不得相生,引起肺肾阴虚咳嗽,此为"子盗母气"(张介宾:"肺金之虚,多由肾水之涸,正以子令母虚也")。所以,张介宾又称:"内伤之咳,先伤他脏,故必由他脏以及肺,此他脏为本而肺为标也。"

    咳病与季节气候关系 本节明确地指出四季皆可发生咳病,虽然不同季节有不同

    的气候特点,但都可影响相关脏腑而波及于肺而致咳,充分体现了五脏对相应季节时邪的易

    感性,也反映出《内经》四时五脏发病观。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咳嗽的分证及治则

    原 文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欬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欬之状,欬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欬之状,欬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欬之状,欬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欬剧。肾欬之状,欬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欬涎。

    帝曰:六府之欬奈何?安所受病?岐伯曰:五藏之久欬,乃移于六府。脾欬不已,则胃受之,胃欬之状,欬而呕,呕甚则长虫出。肝欬不已,则胆受之,胆欬之状,欬呕胆汁。肺欬不已,则大肠受之,大肠欬状,欬而遗失。心欬不已,则小肠受之,小肠欬状,欬而失气,气与欬俱失。肾欬不已,则膀胱受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57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