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考试内容.doc查体.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92kb)。
第二站考试内容
第四部分 体格检查
第1节 血压
1. 血压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血压测量有两种方法:①直接测量方法,即将特制导管经穿刺周围动脉,送入主动脉,导管末端经换能器外接床边监护仪,自动显示血压数值。此法优点是直接测量主动脉内压力,不受周围动脉收缩的影响,测得的血压数值准确。缺点是需用专用设备,技术要求高,且有一定创伤,故仅适用于危重和大手术病人。②间接测量法,即目前广泛采用的袖带加压法,此法采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以汞柱式最为常用。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特殊的设备,随处可以测量。缺点是易受周围动脉舒缩的影响,数值有时不够准确。由于此法是无创测量,可适用于任何病人。
2.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病人应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测的上肢(一般为右上肢)裸露,肘部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弯横纹上2-3厘米。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接触,不可压得太重,不得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在袖带下。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2.6-4.0kPa)后,开始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听到第一声响时的数值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数值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3. 高血压、低血压的判定标准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1.高血压 收缩压达到140mmHg(18.7kPa)或以上,和(或)舒张压≥90mmHg
(12.0kPa),称为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如达到此标准,不论收缩压如何,均为高血压。也有舒张压正常,而收缩压达到上述水平者,称为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主要见于高血压病即原性高血压,亦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和髓质肿瘤、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颅内压增高等,称继发性高血压。
2.低血压 血压低于90/60mmHg(12.0/8.0kPa)时,称为低血压。常见于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包填塞、肺栓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也可见于极度衰弱者。
4. 正常血压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理想血压 < 120mmHg 及 < 80mmHg
正常血压 < 130mmHg 及 < 85mmHg
正常偏高型血压 130 - 139mmHg 或 85 - 89mmHg
第2节 浅表淋巴结
1. 局部淋巴结肿大应想到哪些疾病?
(一)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相应淋巴结所引流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所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初肿时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到一定程度即停止增大。慢性者较硬,最终可缩小或消退。
(二)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呈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疤痕。可伴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三)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时,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象皮样感,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部淋巴结群转移。胃癌、食道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为胸导管进入颈静脉入口。因此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部位推测肿瘤来源。
(四)恶性淋巴瘤
早期可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呈软骨样,可活动,亦可粘连融合成块。
2. 为什么胃癌、食道癌易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胃癌、食道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为胸导管进入颈静脉入口。因此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部位推测肿瘤来源。
3. 淋巴结结核所致淋巴结肿大有何特点?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呈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疤痕。可伴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4. 如何鉴别良、恶性淋巴结肿大?
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及各特点:
良性 :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所属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周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初肿时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较硬,最终仍可缩小或消退。
2.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到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
3.其他:局部感染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
恶性:
1.白血病及淋巴瘤: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而有弹性,多无疼痛或压痛,不与皮肤粘连,不破溃。有的发展迅速,形成肿块。
2.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感,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部淋巴结群转移;胃癌多向左侧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特称为 Virchow淋巴结,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第3节 眼
1. 支配眼球运动有哪几种颅神经?
主要是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2. 自发眼震见于哪些疾病?
自发的眼球震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的疾患等。
3. 检查对光反射的目的是什么?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见于什么疾病?
对光反射是检查瞳孔的功能活动的,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见于昏迷病人。
4. 支配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的颅神经有哪些?
主要是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第4节 颈部
1. 甲状腺肿大分几度?如何判断?
一、 甲状腺肿大分度
1.Ⅰ度肿大为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
2.Ⅱ度肿大为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外缘以内者。
3.Ⅲ度肿大为肿大的甲状腺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2. 甲状腺肿块与其他颈前肿块如何鉴别?
甲状腺(thyroid)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正常约15-25g,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在作吞咽动作时可随吞咽向上移动,以此可与颈前其他包块鉴别。
3. 常见的导致甲状腺肿大的疾病有哪几种?
1.甲状腺功能亢进 肿大的甲状腺质地较柔软,触诊时可有震颤,或能听到"嗡鸣"样血管杂音,是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速的结果。
2.单纯性甲状腺肿 腺体肿大很突出,可为弥漫性,也可为结节性,不伴有甲状腺功
能亢进体征。
3.甲状腺癌 触诊时包块可有结节感,不规则、质硬。因发展较慢,体积有时不大,易与甲状腺腺瘤、颈前淋巴结肿大相混淆。
4.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 ......
第二站考试内容
第四部分 体格检查
第1节 血压
1. 血压的测量方法有哪些?
血压测量有两种方法:①直接测量方法,即将特制导管经穿刺周围动脉,送入主动脉,导管末端经换能器外接床边监护仪,自动显示血压数值。此法优点是直接测量主动脉内压力,不受周围动脉收缩的影响,测得的血压数值准确。缺点是需用专用设备,技术要求高,且有一定创伤,故仅适用于危重和大手术病人。②间接测量法,即目前广泛采用的袖带加压法,此法采用血压计测量。血压计有汞柱式、弹簧式和电子血压计。以汞柱式最为常用。间接测量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不需特殊的设备,随处可以测量。缺点是易受周围动脉舒缩的影响,数值有时不够准确。由于此法是无创测量,可适用于任何病人。
2. 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病人应在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采取仰卧位或坐位,被测的上肢(一般为右上肢)裸露,肘部应与心脏同一水平,上臂伸直并轻度外展,袖带气囊部分对准肱动脉,紧贴皮肤缚于上臂,袖带下缘应距肘弯横纹上2-3厘米。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肘窝处肱动脉上,轻压听诊器胸件与皮肤接触,不可压得太重,不得与袖带接触,更不可塞在袖带下。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30mmHg(2.6-4.0kPa)后,开始缓慢放气,两眼平视汞柱缓慢下降,听到第一声响时的数值为收缩压,声音消失时数值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
3. 高血压、低血压的判定标准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1.高血压 收缩压达到140mmHg(18.7kPa)或以上,和(或)舒张压≥90mmHg
(12.0kPa),称为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如达到此标准,不论收缩压如何,均为高血压。也有舒张压正常,而收缩压达到上述水平者,称为收缩期高血压。高血压主要见于高血压病即原性高血压,亦可见于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和髓质肿瘤、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颅内压增高等,称继发性高血压。
2.低血压 血压低于90/60mmHg(12.0/8.0kPa)时,称为低血压。常见于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包填塞、肺栓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也可见于极度衰弱者。
4. 正常血压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理想血压 < 120mmHg 及 < 80mmHg
正常血压 < 130mmHg 及 < 85mmHg
正常偏高型血压 130 - 139mmHg 或 85 - 89mmHg
第2节 浅表淋巴结
1. 局部淋巴结肿大应想到哪些疾病?
(一)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相应淋巴结所引流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所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龈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初肿时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到一定程度即停止增大。慢性者较硬,最终可缩小或消退。
(二)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呈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疤痕。可伴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三)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时,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象皮样感,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部淋巴结群转移。胃癌、食道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为胸导管进入颈静脉入口。因此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部位推测肿瘤来源。
(四)恶性淋巴瘤
早期可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呈软骨样,可活动,亦可粘连融合成块。
2. 为什么胃癌、食道癌易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胃癌、食道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为胸导管进入颈静脉入口。因此可根据淋巴结转移的部位推测肿瘤来源。
3. 淋巴结结核所致淋巴结肿大有何特点?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呈多发性,质地较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则可触及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疤痕。可伴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4. 如何鉴别良、恶性淋巴结肿大?
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及各特点:
良性 :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所属部位的某些急慢性炎症引起,如化脓性扁桃体炎、牙周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初肿时柔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肿大到一定程度即停止。慢性较硬,最终仍可缩小或消退。
2.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常发生在颈部血管周围,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如组织发生干酪性坏死,则可触到波动。晚期破溃后形成瘘管。
3.其他:局部感染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有压痛。
恶性:
1.白血病及淋巴瘤:常有全身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而有弹性,多无疼痛或压痛,不与皮肤粘连,不破溃。有的发展迅速,形成肿块。
2.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转移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橡皮样感,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窝或腋部淋巴结群转移;胃癌多向左侧淋巴结群转移;因此处系胸导管进颈静脉的入口,这种肿大的淋巴结特称为 Virchow淋巴结,为胃癌、食管癌转移的标志。
第3节 眼
1. 支配眼球运动有哪几种颅神经?
主要是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2. 自发眼震见于哪些疾病?
自发的眼球震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的疾患等。
3. 检查对光反射的目的是什么?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见于什么疾病?
对光反射是检查瞳孔的功能活动的,直接、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见于昏迷病人。
4. 支配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的颅神经有哪些?
主要是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第4节 颈部
1. 甲状腺肿大分几度?如何判断?
一、 甲状腺肿大分度
1.Ⅰ度肿大为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
2.Ⅱ度肿大为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外缘以内者。
3.Ⅲ度肿大为肿大的甲状腺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2. 甲状腺肿块与其他颈前肿块如何鉴别?
甲状腺(thyroid)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正常约15-25g,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在作吞咽动作时可随吞咽向上移动,以此可与颈前其他包块鉴别。
3. 常见的导致甲状腺肿大的疾病有哪几种?
1.甲状腺功能亢进 肿大的甲状腺质地较柔软,触诊时可有震颤,或能听到"嗡鸣"样血管杂音,是血管增多、增粗、血流增速的结果。
2.单纯性甲状腺肿 腺体肿大很突出,可为弥漫性,也可为结节性,不伴有甲状腺功
能亢进体征。
3.甲状腺癌 触诊时包块可有结节感,不规则、质硬。因发展较慢,体积有时不大,易与甲状腺腺瘤、颈前淋巴结肿大相混淆。
4.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 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92kb)。
闄愪簬鏈嶅姟鍣ㄥ帇鍔涳紝缃戠珯閮ㄥ垎淇℃伅鍙緵鐖卞績浼氬憳鎴栨湁涓€瀹氱Н鍒嗙殑娉ㄥ唽浼氬憳娴佽銆�
姝� doc鍏ㄦ枃 闇€瑕� 5 绉垎锛堝厤璐规敞鍐岀櫥褰曞悗姣忓ぉ鍙互棰嗗彇10涓Н鍒�锛夈€�
鏂囩珷鐗堟潈灞炰簬鍘熻憲浣滄潈浜猴紝鑻ユ偍璁や负姝ゆ枃涓嶅疁琚敹褰曚緵澶у鍏嶈垂闃呰锛岃閭欢鎴栫數璇濋€氱煡鎴戜滑锛屾垜浠敹鍒伴€氱煡鍚庯紝浼氱珛鍗冲皢鎮ㄧ殑浣滃搧浠庢湰缃戠珯鍒犻櫎銆�
寰俊鏂囩珷
鍏虫敞鐧炬媷
璇勮鍑犲彞
鎼滅储鏇村
鎺ㄥ瓨缁欐湅鍙�
鍔犲叆鏀惰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