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4 > 正文
编号:11611659
针刀镇痛原理.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9kb)。

    针刀镇痛原理

    "针刀镇痛的科学基础,是源于针刺镇痛的神经科学基穿近20年来有关针刺镇痛的机理的大量实验生物医学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中西医发展全程中的空缺部分--实验医学,也证实了针灸疗法的科学性,使中国针灸学成为中国针灸医学科学。针刀镇痛与针刺镇痛有共同的科学基础,但针刀镇痛的个性有三个特点:①针刀有针、刀、铲三种性能;②以局部取穴(以痛为脱)的治则;③上下、纵横,三维针刀方法。针刀治疗时,一针刀一次就能达到病人可耐受的合理的"伤害性刺激程度",该刺激量超过A(纤维阈值以上,并达到C纤维阈值,而产生最佳的镇痛效应。即针刀一次治疗,就能激发脊髓内镇痛系统(闸门控制功能)和脑内抗癌系统功能,通过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DNIC),而引起局部节段性和全身广泛性双重协同镇痛效应。因此针刀镇痛比通用的毫针法镇痛迅速,而且镇痛持续时间也较长。针刀镇痛法是现代的更安全,更合理的"对抗刺激疗法",也属于生理疗法或/和自然疗法的一种。 "

    疼痛是大多数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史以来人类一直努力探求缓解疼痛的方法。无论是中国、印度、埃及或古希腊和罗马,几乎整个人类医学史都是对疼痛的挑战。现代治疗疼痛的方法,包括生理疗法\药物疗法、手术方法和心理疗法等,但是其中生理镇痛法是唯一可以常规采用的方法,没有成瘤,副作用少的一种有效的控制疼痛的方法。

    我国古今医家应用针灸镇痛治病,为人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针灸从古代的吸石。九针发展到现代常用的毫针及多种针法。至80年代针刀疗法形成以来,经许多医生临床实践证明:针刀镇痛法的疗效优于一般毫针法。针刀镇痛的镇痛作用,主要是来自针刺效应。针刺效应包括:镇痛效应、应激效应、免疫效应和内分泌效应。本文根据笔者应用针刀疗法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结合古今文献与现代生物实验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仅对针刀镇痛效应的现代科学基础作一初步探讨如下:

    针刀镇痛效应是属于生理学控制疗法。疼痛的生理控制疗法是源于古代人类的本能医学和经验医学,同针灸疗法的形成一样,包括各种不同的物理疗法,如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从古至今,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应用这些疗法来治疗疾病和缓解疼痛,即使医学科学进步和发展至今天,这些原始的生理疗法仍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保留至当代,并且有些将继续保留延用下去。针刀法和针灸法(包括火针、挑治、割治等)均带有伤害性刺激成分,以病人能耐受的"小痛治大痛"。它也属于古老的诱导疗法(用于抗炎和医治疼痛的方法),它如同古盎格鲁一撒克逊人创造的一个词:对抗刺激(Counterirritation)这种古老的疗法,至今一些阿拉伯国家还把作为一种常用的传统治风湿痛和内脏痛的方法。针刀镇痛法和治内病法与对"对抗刺激疗法"相类似。

    针刀疗法虽然也属于对抗刺激疗法,但现今通用的针刀更现代化了并有自己的特色,即针刀合一,实际上也可称为"扁刃针"。该针刀的主要特点:不同于针刀一体,针与刀各居一端的在石古针;也不同于针与刀分开,各成一体的九针,而是针与刀合为一体,均为一端,该端不是针尖,而是一直向的小平刃刀(0.8-1mm),即"针亦刀,刀亦针";针体呈圆柱形,直径kmm,长短均有;针柄呈扁叶形,与针刀刃相平行,以便掌握刀刃的方向。这种针刀兼有:针、刀、铲三种性能,故有刺人、切割、铲剥和分离四大作用,因此现代通用的针刀,能更合理、更安全、更有效和更充分发挥 "对抗刺激疗法"的效应。正如我国先哲们早已指出:"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灵枢·官针》)。但是现代的针刀是集"九针"之长为一身,具有多种功用,如:针刺、切割、挑治、放血、排液、正骨和骨外固定等。仅就针刀镇痛法而言,也不同于毫针的"捻、转、提、插等行针法,而是按针刀四步进针法之后,可施行三维针刀法:在浅层皮肤病结点,行刺切剥离软化法;在中层压病点或肌硬结,可行针刀纵横疏通法;对深层骨的病所点(骨所),则行针刀刺摩骨所八法之k-2法。当针刀进人皮。肉、骨三个不同组织层次。在刺、切、铲、剥。上下、纵横疏通时,针体对不同组织的牵拉。推挤、挑拔和弹压等运针手法,所兴奋各种神经感受器多而广,包括皮肤、筋膜、肌肉、液膜、韧带、骨膜和骨关节的多种感受器和游离神经末梢。主要A(类纤维,其次C纤维,特别是刺激A(类纤维,通过脊髓内镇痛系统,迅速发挥节段性镇痛效应。而且,由于一针刀比一毫针的一次刺激强度约大30倍,所以一针刀一次即可达到阈刺激,而引起神经生物电传导和内源性生化反应,通过脑内抗痛系统,产生最大的DNIC(弥漫性伤害抑制性控制)效应,而产生显著的镇痛作用。

    针刀镇痛机理的现代科学基础

    针刀镇痛机理是源于针刺镇痛机理。针刺镇痛是针灸疗法应用最广的领域,在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最早的针灸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公元前6至2世纪),其主要内容就是用灸法治疗各种痛症,如腰痛、夹脊痛、胁痛、手痛、颈痛、心痛和腹痛等里表各种疼痛。成书于秦汉之际我国最早最有权威的医典《黄帝内经》更有大量篇幅论述针灸治疗各种疼痛病症,而且多以局部取穴为主,"以痛为腧"成了重要的治则。从以后的历史针灸专著中,也多论及局部或近区取穴的原则。到本世纪50年代,我国医生们开始用针法治疗腰腿痛、风湿病和手术后疼痛等。1958年吉林金惠生首创"斑螫丹灸"治疗风湿痛及神经痛等疾病140例;同年上海严惠珠针刺合谷穴的麻醉成功切除了扁桃腺。1959年12月西安出版了《针灸麻醉》专著。1971年7月25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发表了现场参观针麻下行肺切除术的纪实文章,轰动了美国及全世界从而引起了国内外许多著名实验室对针刺镇痛及其机理的研究,无论是在神经形态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化学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的成果。特别是本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有关针灸的"实验生物医学"的大量研究资料和丰硕成果,成为针灸医学的现代科学基础;并为中国医学全面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填补了一段空缺部分,即实验生物学(如中医发展模式:本能医学?经验医学?朴素理论医学?实验医学(空缺部分)?现代理论医学,即中国医学科学)。

    针灸的经络论和神经论,是同源的和相通的。针刀镇痛的科学基础是源于针刺镇痛的机制三个方面,通过国内外30多年的研究,对针刺镇痛机制已有了很深人的阐述。因此,至少可以说:中国针灸机制研究已经在中西医结合方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其中有两个划时代的突破性的贡献,其一,初年代Wakk和Mekzack和"闸门控制学说";其二,7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脑内存在有"内源性抗痛系统"的实验研究。也就是说,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体内有两大相关的镇痛系统:即节段性脊髓内镇痛系统和全身脑内抗癌系统。本文仅就这两方面神经生理学研究成果加以综合性简介,并附加说明针刀镇痛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一、脊髓内镇痛系统(节段性镇痛效应、闸门控制学说)

    根据近几十年的研究,用较弱的手针或电针刺激穴位,常在局部观察到镇痛效应和痛阈升高。这种镇痛效应在脊髓水平就能完成,在"闸门控制"系统下发挥作用。"闸门控制学说"的创立是在1965年,Wakk和Melzack 在一系列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的评价了特异学说和型式学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9kb)